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1.2环境问题概述[2]
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湘教版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课时】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耗损和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一)全球性的环境污染①全球气候变暖由于大量燃烧矿石燃料和砍伐森林,大气中的CO2逐年增加,温室效应更为明显。1.原因:2.现状及趋势:温室效应逐渐加剧,地球温度不断升高;20世纪气温上升了0.3-0.6℃;预计到2030年还要上升1.5-4.5℃,海平面将升高20-140厘米。3.主要危害:南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②酸雨1.概念及形成原因:pH5.6,SO2和氮氧化物排放引起。2.现状及趋势: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洲、我国南方);我国酸雨主要的分布地区有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市。3.主要危害:水体和土壤酸化,动植物死亡,腐蚀建筑物、铁路和桥梁等设施;我国因酸雨和SO2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100多亿元人民币。③臭氧层破坏1.臭氧(O3)层:人类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2.破坏原因:地球的保护层。3.现状及趋势: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系统,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破坏地球生态系统。4.主要危害:1985年,人类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2400万平方公里),随后在北极上空也观察到“臭氧空洞”。(二)大面积的生态破坏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增加,气候异常,物种消失,温室效应加剧。例如——森林面积锐减1.原因:人口的过度增长会毁林开荒、毁林建房,从而导致对森林的乱砍滥伐。2.现状及趋势:世界:每年的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1/10左右。中国:人均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3.主要危害:②生物多样性减少1.概念2.现状3.后果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食物来源,影响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人类60%的药品依靠野生动植物]影响生产资料供给。③土地荒漠化3.危害:破坏土地资源,气候异常(沙尘暴),物种消失,使人类、动植物失去生存的家园。1.概念2.现状水土流失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近40%(三)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两个特点:1.事故带有突发性,往往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2.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1.关于大气环境问题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全球变暖均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有关B.二氧化碳的增多与毁林有关C.大气中臭氧含量的减少完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D.大气保温气体的增多主要是近百年来人类活动造成的2.为了保护臭氧层,我们应该()A.保护森林B.采用新能源,代替煤炭C.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D.人工制取臭氧,向大气排放3.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A.光污染B.生物多样性遭破坏C.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D.垃圾污染与危险废物转移CCA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判断4-5题。4.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A.土地荒漠化、酸雨污染B.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C.土地荒漠化、水环境恶化D.酸雨污染、气候变暖5.图中问题①、②产生的后果分别是()A.引发赤潮现象;臭氧层出现空洞B.产生“公害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小C.酸雨现象;气候恶化D.鱼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洪水灾害增多(第3-4题)CD
本文标题:1.2环境问题概述[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7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