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班级经营中的若干问题
班级经营中的若干问题钟志农一、班级群体化对班级经营的影响1、班级群体化的概念群体可以被定义为使彼此之间能够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的集合。班级群体化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前沿问题。相对于教育的个性化而言,班级群体化强调的是成员之间的相互接纳、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强调的是成员之间的协作和群体技能的培养,以改善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人性环境。它使非人性化的学校变得人性化,它也是当前实施创新教育和合作学习的基础。2、班级群体化对班级经营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1)班级群体化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康的自我概念人们的自我概念是通过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互动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人们是通过他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的。许多学生正是在班级内外的各种人际互动中,由于受到家长的“高期待”、同伴的“高排斥”、教师的“低关注”、群体的“低内聚”和学业的“低评价”等负面影响,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低自尊”。在自我概念中出现“低自尊”的学生,至少在三个方面会给自己带来消极的情感体验:A、对学业失败的害怕导致对学习活动挑战产生逃避。B、与同伴相比较感觉自己无用、沮丧、隐藏敌意,它会直接打击学生努力学习的情绪和愿望。C、持有“低自尊”的学生容易做白日梦或出现行为不端,还倾向于尽可能地辍学、退学。总之,学校中同伴群体生活是发展学生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学生所处环境中的核心人物能以支持性的方式回应学生时,学生健康的自我概念能得到提高。事实上,每个学生都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满意和奖励,这使他们感到这样做是值得的、受人尊敬的;而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惩罚和不赞同,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适当的和无价值的。从根本上说,群体既能使个体感觉到可靠、快乐,也能感觉到疏离和不开心。(2)班级群体化能满足学生的归属、自尊、成功等基本需要每一个学生来到学校,首先关心的是自己是否被接纳、是否有影响力、是否有能力,都有归属的、自尊(权力)的、成功的需要。班级群体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这些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正常的满足。除非是学生的早期经验极度糟糕,否则他们总会充满好奇、渴望和探索的欲望,并使自己的努力朝向积极的目标。如果学生在班级群体中得不到归属感,就会反向演化出孤独感、疏离感、背叛感、复仇感等等。(3)班级群体化能为学生成长和应对危机性事件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在一个复杂的班级结构中,心腹之交能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和孤独。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需求所做出的敏锐反应与同伴群体间的积极互动,能够酝酿出班级中健康的核心情感。对学生而言,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在同伴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不是教师给自己布置了什么工作。同伴在班级群体化的过程中有相当的影响力。当学生试图从对家庭和其他成人的依赖中挣脱出来或者遇到其它难题的时候,同伴可以为他提供重要的情感上的支持。反之,在班级中,同伴间也可以相互造成威胁,使班级生活不那么舒坦和快乐。在班级中遭到同伴排斥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它会使人感觉像社会流浪者一样被遗弃了。每当这种情形出现时,被遗弃者会变得非常敏感,处处设防,并极力去指责那些给自己造成痛苦的同伴。对于自己持消极感受的学生也会倾向于用消极的情绪去对待他人,他们的攻击性和敌视反应又会反过来强化别人对他们的消极评价,其结果是不断地增加学生之间的疏离、攻击性、暴力和辍学。(4)班级群体化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起着直接的放大或缩小的作用。当一个学生感到被同伴所抛弃的时候,是很难在学习活动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的。教学活动包含着大量的情感成分。同样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却因为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不同关系而变得复杂起来。在某些班级里,同伴关系强烈支持用一种创造性的气氛去提升教与学的效果;在另一些班级里,却因为非支持性的同伴关系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有的学生从来未获得被群体包容其中的感觉,他们随即产生焦虑,缺乏自信,萌生敌意并直接阻碍其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一项实验已经证明:在不安全、不可靠的人(包括教师)身边学习,学生认知活动的水平就会降低。当由于他人的存在而感觉到焦虑或害怕时,学生会难以准确地感知世界。来自他人的威胁越大,学生的感知歪曲就越显著,以至于他们不能有效地表现自己的学习行为。班级中的人际威胁性增加时,学生运用智力的水平就降低了;而另一方面,攻击性的暴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却会大幅度上升。对学习活动的消极影响,主要发生在非支持性的人际竞争环境下。只有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个人化目标被相互依赖地联结在一起,由此才可能在所有的学生中形成一种积极的联合。(5)班级群体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班级气氛是指班级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各种非正式互动关系中的情感氛围,它反映了班级群体化发展的水平。存在着竞争、敌意和疏远气氛的班级会导致学生的焦虑和不适,并且不能促进多数学生的智力发展;一个充满支持、信任、包容气氛的班级能够促进学生自尊心的发展并满足其基本的需要,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学生在其中能感受到自豪感、安全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对自己的影响力以及班级群体对自己的吸引力。班级气氛常常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人际互动反映出来。但是,非正式的人际互动往往被班主任所忽视,尽管它是那样地重要。学生之间的友谊、影响、威信、尊重等等非正式的关系,对于个体完成学生角色的正规要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非正式的关系通常充满着情感牵连,给学生的心灵世界带来光明或者是阴影。例:高一新生入学一月,为什么害怕到学校?3、班主任为促进班级群体化应做些什么?(1)班主任对班级群体化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当中的每时每刻,班主任都在发挥着影响作用,但是班级最开始的那几天是最为关键的。班主任要从第一天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和指导班级群体化的发展过程。如果班主任不注重在班级成员之间建立起人与人的信任感、亲密感和开诚布公的交流方式,那么更为复杂的群体合作就会变得困难重重。在班级初建阶段(几个星期内),要侧重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群体化进程的四种能力:A、欢迎所有的同伴成为班级群体的正式成员,收集起周边同伴足够的信息,并慎重地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包容和心理认同;B、在班级群体中与同伴进行平等交流,寻找适合自己的可靠定位,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彼此提供安全感和舒适感;C、相互鼓励和支持,去追求个人和群体的学习目标;D、和所有的同伴一起共同合作,为班级群体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班级初建阶段可使用的活动——个人信息卡(一卡四角,如姓名、家乡、爱好、个性特点)——知你识我(随便走动、初步相识、2人一组自我介绍3分钟)——对对碰(4人一组、他者介绍2分钟、自由交谈几分钟)——连环自我介绍(8人一组围坐、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姓名、来自哪里、某一特点,后者必须重复前者说过的所有的话)——你问我答(每人都可以向对方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但不得伤害或难为对方)——循环沟通(里外两圈面对面交流,每隔2分钟向右挪动一个座位与新伙伴交流)(2)要特别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因为出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特别容易降低自尊水平。消极的评价、消极的个人特征往往和这些学生联系在一起。他们在班级同伴中,有更多的可能遭受着自尊心的丢失,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是如此之少,而感受失败体验的机会却是如此之多。(3)在班会课和心理辅导课上,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便让学生之间进行非正式互动联系。围绕某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聊天、讨论和分享是学生满足社会性情感需求的必不可少的形式。但是,现在的学校活动结构单一而刻板,不仅是班会课、心理辅导课的时间,而且连课外活动、午休的时间都被侵占,有时甚至是完全被取消了。这使我们的学校丧失了人性化,也使班级失去了应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其结果只是对“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的一种反动罢了。(4)要善于引导和运用学生之间的非正式群体,使学生之间表现出更多的相互依赖性、出现更多的面对面对话和积极的交互影响,以增进班级群体对个体的凝聚力和支持性。要了解自己班里的学生,是否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可以信赖的同伴,要让学生了解: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断的相互帮助。一个温暖的、安全的非正式关系,会使学生个体得到社会情感需求的满足。因此,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互依赖关系的班主任,往往更容易创建有凝聚力和支持性的班级。(5)班主任要为自己班级的群体化发展设计一个长远的目标体系。如果群体能够同时追求一个以上的目标类型,那么,它就会变得更加有效。如果班主任经常分析自己班级的社会情感过程,那么他就可以帮助班级群体创造出更加显著的学习成效。二、编班方式对班级经营的影响1、编班方式混合编班(常态编班、异质编班)能力编班(程度编班、同质编班、快慢班)分科编班(文理科编班)特色编班(特长班、奥赛班)滚动编班(有进有出、开放式)(1)混合编班每个班学业成就的上中下人数基本相同。上智下愚同坐,贤良顽劣并列。不带任何歧视意味,班级结构更趋多元化,本质更接近社会形态。若能好好经营,则学生社会化的历程反而正常,他日进入成人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反而较佳,班级的内部组织结构反而更为平稳,班级面貌反而更为多姿多彩。(2)能力编班同质性很高,层次分明、等级森严。带有严重的歧视色彩。或者明争暗斗、互不服气,或者同流合污、互为消极影响,形成“马太效应”。滋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学生的社会化较为不利,他日进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较差。(3)分科编班依据学生的学科能力、性向、兴趣是否相同或相近来编班。我们现在的文理编班基本是按成绩来决定的。你对此类班级的班级经营有何体会?(4)特色编班你对体育、艺术特长班的班级经营有何经验体会或看法?你对奥赛班(包括临时组建的奥赛班)的班级经营有何经验体会或看法?(5)滚动编班不同于“走班制”,因为“走班制”实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不是一种行政编班方式。滚动编班被“滚动”的总是少数,你对这一种班级的班级经营有何经验体会或看法?2、编班方式是我们左右不了的,我们能改变的是在了解编班方式的特点之后,改变我们的班级经营方式。要特别注意的是:(1)班级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无论教师如何苦心经营,或以很高的智慧去防微杜渐,却总难避免班级结构的深层下面潜藏着的危机。教师对于各种偶发状况要有心理准备,一旦出现危机,既无需自责,又不可措手不及。(2)班级如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班级如剑,既能用于团结战斗,也能不经意间刺伤自己。特别是由于编班带来的班级中的“次级文化”(各种非正式群体及其内部的游戏规则、群体意识),这种“次级文化”(例如对自己所在班级的看法、对自己所属群体的定位等等),有时几乎会扩张到居于“主流文化”的地位。这种“次级文化”肯定是良莠不齐的,教师要经营好一个班级,就必须对自己班里的学生“次级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有可能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对各种“次级文化“保持一种远近、亲疏适度的距离。如果采取一种漠然置之的态度,早晚有一天教师自己就会倒霉。(3)由于家庭背景、男女性别、居住地区、学科成绩或入学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品行相貌、与教师关系亲疏等因素的影响,班级中会形成许多事实上的小团体,自发形成许多的领袖式小人物,由此使班级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这些多元化的元素之间会产生各种互动,包括良性的互助互利和恶性的互拒互斥,使班级结构变得更为朴朔迷离。包含着许多元素的多元化班级犹如一个昏暗的迷宫,教师只有带着一盏明灯,才能照亮迷宫里的底里,走进班级的最内层,并将自己和学生带向光明的前程。这盏明灯就是教师自己的“诚心”。例:放牛班的春天三、班主任工作风格对班级经营的影响1、班主任工作风格与班级社会心理环境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关联。班主任在师生互动上的态度和行为,是决定班级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其中,班主任态度上是“友善”或是“敌对”,比班主任行为上是“严格”还是“宽松”的影响要大得多。就学生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而言,班主任如果倾向于以亲切、关注、接纳和帮助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的发展就有积极作用;如果倾向于用冷漠、疏离、批评和责罚的态度对待学生,则对学生的发展有消极作用。2、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风格恩威并施,严慈相济,以“领导”、“协助”为核心特质(即支配型)。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格,指挥、支
本文标题:班级经营中的若干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9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