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中医儿科学分册上半部分
目录上篇总论第一章导言第二章中医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第三章辨证论治概要第一节诊法概要第二节治法概要下篇中医儿科常见疾病第一章肺系疾病第一节感冒第二节咳嗽第三节肺炎喘嗽第四节哮喘第二章脾系疾病第一节厌食第二节积滞第三节泄泻第三章心肝系疾病第一节病毒性心肌炎第二节多发性抽动症第四章肾系疾病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第二节肾病综合征第三节遗尿第五章其他疾病第一节紫癜第二节汗证第三节胎黄附录一:儿科常用方剂附录二、儿科常用中成药中医儿科学分册上篇总论第一章导言一、中医儿科学定义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一门临床医学。二、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主要四个阶段。(一)、中医儿科学的孕育与萌芽(远古~南北朝)追溯中医儿科学起源远在战国时期,约四百多年前已有小儿医,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这是我国历史上对儿科医生的最早记载。随着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在中医著作中就开始有了关于中医儿科内容的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说:“乳子病热,脉弦小者何如?歧伯曰:手足温者生,寒者死。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歧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者生,急者死”。《汉书艺文志》中有《妇人婴儿方》十九卷;长沙出土的西汉墓中《五十二病方》帛书中有“婴儿病痉”、“婴儿瘛”的记载,这些记载均为中医儿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阶段。(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朝)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中医学有了明显的发展,中医儿科也现雏形:唐代的医制,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少小科(即儿科)学制五年,考试合格者为儿科医生。唐代儿科专科医学教育的开展,为促进儿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医儿科学在宋代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专门儿科医家和儿科著作的不断出现,理论体系开始形成。北宋钱乙,字仲阳,他的学术建树由其弟子阎季忠所著《小儿药证直诀》三卷传世。书中记载了小儿生理、病理、诊法、治法特点,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首重望诊,尤其提出“面上证”、“目上证”、小儿特有的指纹望诊法;创立了以五脏为纲的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成为中医儿科学中最主要的辨证方法;区分五脏的寒热虚实,创制泻白散、泻黄散、导赤散、泻青丸、六味地黄丸等五脏补泻的方剂,创134方,许多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医师所用。书中对儿科的四大证(痧、痘、惊、疳)有较详细的认识,提出“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的著名论点。钱乙为中医儿科学体系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北宋年间,天花与麻疹流行,我国第一部痘疹专著是董汲撰写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书中善用寒凉法治疗痘疹。而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首创以附、桂、丁香等燥热温补之剂治疗痘疹阴盛阳虚而出迟或倒塌者,每获奇效,不仅对痘疹治疗有创见,对小儿杂病的诊治及小儿保育亦有独到见解。书中提出的“养子十诀”倡导小儿要“头凉”、“脚暖”等观点,其学术思想对儿科学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陈文中的温补与钱乙、董汲的寒凉两种学术思想的争鸣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元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金元、明清时期,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名医辈出,儿科专著不断刊行。对疾病认识更加深入,药物剂型更丰富。如元代曾世荣著《活幼新书》,书中对惊风抽搐一证的辨证与治疗有独特精确之处,对小儿致病的原因、病理、治疗原则,编成七言歌括四句,以便初学者容易理解。明代名医万全著有《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心书》等。书中提出小儿肺脾肾不足,心肝有余的五脏特点,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万氏首先将推拿手法用于儿科,丰富了儿科治疗方法。预防医学方面薛铠、薛已父子著《保婴撮要》20卷,书中提出新生儿破伤风的病因是断脐不洁感染所致,发明了烧灼法断脐以预防。中医儿科学在痘疹的防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现有痘疹专书120余种,大部分出在此期,特别是“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和推广开创了世界免疫学先河,为人类消灭天花作出了巨大贡献。(四)、中医儿科学的创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儿童健康,中医儿科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层次教材的相继问世,对中医儿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均有了较为规范的继承和发扬。综上,中医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儿科学应以史为鉴,在继承好传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基础上,更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现和创新,从而让中医儿科学走向世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第二章中医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小儿自出生到成人,始终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小儿看成成人的缩影。把握小儿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不仅能指导临床诊治用药,更对小儿保育有重要意义。古医家从《内经》开始就有此认识,经历代医家努力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生理、病理特点理论。这个理论古医家用“纯阳”、“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作了精辟的概括,而当代医家则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加以说明。一、生理特点(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1、含义:脏腑即五脏六腑,娇,指娇气,不耐攻伐;嫩,指嫩弱;形,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气指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肾气等。充,指充实。脏腑娇嫩,是指小儿机体各个器官的发育不全和脆弱;形体未充,指小儿形态和功能均未臻完善。五脏六腑的形和气都相对不足,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2、主要表现:从脏腑娇嫩的具体内容分析,五脏六腑的形和气皆不足。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1)肺常不足肺为娇脏,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故卫外功能不固,寒暖不能自调,且脾肺为母子之脏,小儿时期脾常不足,故肺脏尤娇。因此在病理上,表现为易伤难调。临床上小儿肺系病证既是常见病、多发病,亦可为危重证、难治之证等,且诊治疗效常受饮食、生活起居调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脾常不足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比成人多,但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成熟,稍有乳食不节,喂养不当,饥饱不适,便因损伤脾胃而患病,影响生长发育。故在儿科的保育和诊疗工作中,应重视小儿脾胃的这一特点。(3)肾常虚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之气要发挥它的作用,必须有后天之气不断化生气血滋养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而后天之气之所以能够化生气血,又必须依赖先天之气的温煦作用。小儿肾气未盛,脾常不足。所以,万全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中将此特点概括为“脾常不足肾常虚”。3、“稚阴稚阳”学说:“稚”是指幼小、幼稚;阴是指体内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血脉等有形之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活动。“稚阴稚阳”是说明小儿时期机体的阴阳均不完善、不成熟。“稚阴稚阳”学说,高度概括了小儿时期,无论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1、含义:生机,指生命力、活力;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是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方面都迅速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方面发展。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一旦患病则脏腑的修复能力强;而且小儿病因相对单纯,多为外感六淫、时邪疠气或内伤乳食;少久病痼疾,少情志干扰;同时小儿脏腑清灵,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捷。故虽然病情传变较快、易见危重证候,但只要抓住病机,及时正确的审慎施治,则病情好转多比成人快。2、主要表现:小儿一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时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越快。周岁内的小儿在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出牙、囟门关闭等方面,每个月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如体重至周岁可增长3倍,身高增长1.5倍,头围增长0.5倍,动作发育及语言、智力、脏腑功能活动均快速发育,不断向完善成熟发展。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越明显,古医家用“纯阳”学说对此特点进行了概括。3、“纯阳”学说: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著作《颅囟经》中,首先提出了“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纯阳”是说小儿时期的阴阳是生理状态下的阳相对旺盛,阴相对不足,故当代医家将“纯阳”的生理含义释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另一方面叶天士在《幼科要略》中云:“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故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一旦患病,病邪易从阳化热,而且热邪易化火动风,这就是“纯阳”的病理意义。“稚阴稚阳”和“纯阳”理论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稚阴稚阳”是说明小儿肌肤柔嫩,筋骨未坚,阴阳二气均幼稚不足;“纯阳”是说明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既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现象,同时又相对感到阴常不足。二、病理特点(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抵御疾病的能力未成熟完善,故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较成人更易发病,而且表现为变化迅速,年龄越小,则越显得突出。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提出:“稚阳体,邪易干”。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说:“其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遍;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这两段理论说明了小儿这一病理特点。因小儿对病原抵抗力差,加上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易外感六淫、时邪疫疠之气,故肺系病证及脾胃系病证多见;而一旦患病,则病情的变化很快,往往可呈现一种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病况,即“易虚易实”、“易热易寒”。“易虚易实”是指小儿一旦患病,则正气易虚而邪气易实。实证可以较迅速转化为虚证,或出现虚实并见的证候;例如感冒患儿,可迅速转变成肺炎喘嗽,出现咳嗽、气急、鼻煽等症状,如失治误治,则又可出现心阳虚衰、邪陷心肝等变证。“易热易寒”是说小儿发病过程中,由于“稚阴未长”而易伤阴;又由于“稚阳未充”,则易伤阳虚脱,表现出阴寒之证。如小儿外感风寒证,若不及时疏解,使邪外出,则风寒之邪即可迅速化热传里,转为里热证。(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一旦患病则脏腑的修复能力强;而且小儿病因相对单纯,多为外感六淫和内伤乳食为主;少痼疾顽症,少情志干扰;同时小儿脏腑清灵,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捷。故虽然病情传变较快易见危重证候,但只要抓住病机,及时正确的辨证施治,就能随拨随应,病情好转多比成人快。反之,失治误治则正气易衰,邪气易盛,延误病情。第三章辨证论治概要第一节诊法概要中医辨证讲究四诊合参,相互配合,不可偏废。但由于小儿口不能言,或虽能言但不足信,问诊难,小儿与成人在形态、生理及病理等方面均有差异,且婴幼儿不会言语,小儿诊病时往往啼哭叫扰,声色俱变,脉息难凭,对诊断造成困难,所以历代医家都很重视望诊,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望诊历代儿科医家把望诊列为四诊之首位,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清《幼科铁镜·卷二·望形色审苗窍从外知内》说:“而小儿科,则惟以望为主,问继之,闻则次,……”。儿科望诊内容十分丰富,临床把握儿科望诊的技巧,更能体现“望而知之谓之神”的意义。(一)望神色: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及面部气色。凡小儿有神则表现为二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红润、反应敏捷,呼吸调匀,均为气血调和,神气充沛的表现,反之则为失神。1、五色主病望神色时尤以面部望诊更为重要,我国小儿的常色为色微黄;透红润、显光泽。面部望诊中主要观察方法为五色主病和五部配五脏。所谓五色指红、青、黄、白、黑而言。面呈白色,主虚,主寒。歌曰:白色属肺主虚寒,面色黄白吐泻兼,面色晄白肺气损,乍黄乍白虫积疳,是气血不荣,络脉空虚所致。外感起初,面白无汗,是风寒外束;阵阵面白,啼哭不宁,常为中寒腹痛;突然苍白,肢冷汗出,多是气阳暴脱;面白无华,爪甲苍白,多为营血亏虚;面白色滞,肢面浮肿,多属阳虚水泛。若小儿少见风日,面肤白皙又当别论。面呈黄色,主伤食、湿滞。歌曰:黄主湿郁病属脾,鲜明湿热暗寒湿;身目俱黄是胎疸,眼角鼻黄脐风急,面黄兼黑脾肾衰,青黄相兼乳食积,白点蟹纹属虫病,黄而萎白是疳疾。面色萎黄,是脾胃气虚;面黄浮肿,是脾虚湿滞;面色枯黄,是气血枯竭。面呈青色,主风
本文标题:中医儿科学分册上半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98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