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江苏经济发展分析王萍(淮阴师范学院)摘要: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多年来,多项经济指标位于全国前列,然而江苏的经济发展却极不平衡。区域发展差异比较大,尤其是苏北与苏南的差距更大。本文从经济总量、均量、外向程度、产业结构、居民生活等方面,首先定量分析了1995年以来苏北、苏中、苏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轨迹;进而阐释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立足于欠发达的苏北,提出了缩小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战略对策。Jiangsuisaneconomicprovince.Foryears,manyeconomicindexislocatedinthefrontinthewholecountry,Buttheeconomicdevelopmentofjiangsuprovincebutisextremelyuneven.Regionaldevelopmentdifferenceisbig,Especiallywiththegapbetweenthenorthernsouthbigger.Thisarticlefromtheeconomicoutput,finally,extroverteddegree,theindustrialstructure,peoplelifeandsoon,Firstthequantitativeanalysissince1995,thesouthofjiangsuprovince,themiddlethree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ofthedifferencesbetweentheevolvementtrack;Andthenillustratesthemainreasonforthisdifferenceformation;Finallybasedinlessdevelopednorthernjiangshuprovince,Putforwardthenarrowingjiangsu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strategiccountermeasuresforthedifference.关键词:江苏;经济发展;区域经济;苏南;苏北前言:江苏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但由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诸因素叠加的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阶梯特征。目前,苏南工业化程度比较高,已经形成了从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苏中地区总体处于工业化初期,也基本形成了沿江工业化集聚带。但苏北仍处于工业化初期。正文:一(1)差异体现经济总量1990年代中期以来,苏北与苏南的综合经济实力都在迅速增强。至2005年末,苏北与苏南的GDP分别达到3220.08亿元、9591.77亿元,占全省份额依次为20.7%,61.8%。从GDP增长率看,1995年至2005年,苏北与苏南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9%,14.2%。苏南增速明显快于苏北。就总体看,90年代中期以来,苏北与与苏南的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经济均量1995年,苏北与苏南的人均GDP分别为3859元、13657元,比值为1:3.54。到2005年,苏北与苏南的人均GDP分别为9971元、42710元,比值变为1:4.28。苏北与苏南的差距明显扩大。从增长速度看,苏北与苏南人均GDP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1.1%、13.5%。苏北比苏南慢2.4个百分点。(2)差异成因1.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基础设施的不健全,投资环境差,是造成长期以来苏北地区落后于苏南地区的一个主要客观因素。2地理位置苏北地处苏鲁豫皖四省边界,与江苏经济核心区相距甚远,受其辐射较弱。加上与之相邻的地区也多为各省边远且贫困地区,广大区域范围内缺乏实力雄厚的增长极,而且实际上各自长期处于分散发展状态,唯一的沿海港口城市连云港也发展滞后,缺乏对腹地的带动能力。苏中地处江苏中部,依靠便捷的长江通道,实现了与全省政治、文化中心南京及苏南发达城市的广泛联系,获得了经济核心区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辐射带动力。苏南地处长三角这一全国主要的经济核心区和城市密集带,紧邻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基本上属于上海1小时辐射圈内,故发展极为迅速。3人文环境在现代经济中,基于文化底蕴的人文环境越来越成为主导城市与区域形象的窗口和标志。深厚的文化积淀往往是城市与区域的魅力所在,成为吸纳投资的磁力源。一定程度上,三大区域人文环境的差异亦是经济差异形成并得以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苏南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几千年来,源远流长的吴文化得到了良好的继承和发扬,成为吸引外来资本的重要源泉。吴文化内涵中的商业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人才意识等与现代市场经济融为一体,锤炼成开放、开拓、自立、拼搏等为精神内核的苏南文化,加速了苏南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了区域发展的机遇意识。4外来投资从世界范围看,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也不例外,高投入、高消耗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对于沿海省开份江苏来说,尤为突出。与此同时,特别是苏南凭借政策和区位优势,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全社会固定与资产投资密度远高于苏中、苏北,投资的巨大落差直接导致了苏北与苏中、苏南经济的巨大差距。二差异缩小近年来,江苏省苏北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些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甚至超过了苏南地区,使两大区域的差距出现了缩小的迹象。这是由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加大了苏北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重大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也给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为进一步缩小苏南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应继续加强苏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抓住沿海开发的机遇,发挥苏北地区的区位优势,政府要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加大苏北地区引用外资的力度。(2)原因分析:1,基础设施的完善近几年来,苏北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逐步完善了交通网络,改善了投资环境。2008年6月,江苏省目前跨度最大的跨铁路大桥—徐州和平大桥正式通车;淮安民用机场,总投资4.46亿元,已于2010年建成通航;江苏最大的陆海通道—洋口港的正式通航使江苏告别了连云港以南上千公里海岸线无深水大港的历史;现如今,苏北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39公里,占全省总长度的41.1%,苏北成为全国高速公路网密度最高地区之一……公路、铁路、港口、航道、机场批重大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实施和不断完善,给苏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带动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2.政府的政策扶持为了缩小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差距,推进两大区为了缩小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差距,推进两大区域共同发展,政府部门根据实际制定一些政策来扶持苏北地区,一定程度上给苏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支持。“南北挂钩,结对互助”政策确立了南京与淮安、无锡与徐州、苏州与宿迁、常州与盐城、镇江与连云港五对“城市联盟”,出台了向苏北地区进行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政策等措施,“江宁淮阴”、“无锡新区—新沂”、“常熟—泗洪”、“宿豫—张家港”等首批10个南北共建工业园区在苏北地区成立。3.重大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给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沿海开发战略是继沿江、沿沪宁线、沿东陇海产业带之后,江苏省又一次最重要的生产力战略布局。三未来协调发展(一)继续加强苏北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政府已经加大了对苏北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还没有完全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还需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继续努力使苏北的交通网络更加完善。(二)发挥苏北地区的区位优势,抓住沿海开发的机遇苏北属于全国沿海、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临日本和韩国,有利于苏北地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接受国际资金、技术、信息等的辐射和转移。沿海的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区位条件优越,要抓住此次沿海开发的机遇,使沿海地区形成产业带,从而成为苏北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政府必须要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加大苏北地区引用外资的力度目前,由于苏北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很多大型的投资项目都落户苏北,苏北地区必须要利用好这些资金、技术和经验,提高利用效率,切实地为本地区的发展发挥作用。原有的支持苏北的政策不仅要坚决执行,还得加大力度继续贯彻实施,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四)营造良好软环境,发展苏南苏北市场拓展型企业联系由于在区内政策、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苏北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继续利用现有政策和资源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软环境。首先,要加速苏北市场化改革进程,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逐步消除市场壁垒,放宽苏南企业的市场准入,扩大对苏南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接纳。其次,要大力发展教育。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是苏北引进苏南投资的传统优势,但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优势不复存在。因此,多渠道提高苏北劳动力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是苏北劳动力资源赢得真正和长远优势的关键所在。(五)实行产业互补,发展苏南苏北成本节约型企业联系苏北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利资源、土地资源等,劳动力资源充沛且价格低廉,不仅能支撑苏南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而且也能为苏南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外迁提供广阔的空间。苏南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高,资金及融资实力强,技术及管理水平高,信息灵通。通过建立企业联系,各自所长为对方所短,这为苏南苏北经营资源优化配置,实施产业互补,发展成本节约型企业联系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苏北企业应根据苏南近期吸引外资、民资的状况和重大制造业项目的投资状况,主动联系,建立发展该类型的企业联系。(六)主动接受苏南转移产业,发展苏南苏北产业转移型企业联系由于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苏南必须淘汰一部分旧产业。苏北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主动接受苏南转移来的产业,通过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发展苏北企业,壮大苏北经济。同时,由于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和服装、食品和饮料、塑料和皮革、部分家电等技术含量低、高耗能的产业,给苏北经济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因此,苏北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各项配套工作。结论: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扎实行动。苏北乃至全省各地各级领导需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苏北在整个江苏的地位、苏北经济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真正认识到“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的份量和含义。苏北的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需认真地思考一下,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尤其是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从大局考虑,从自身做起,打一场苏北经济发展的翻身仗。既不能妄自菲薄,认为差距太大而自甘落后;也不能盲目乐观、冒进,急功近利,指望在一日之内赶上人家;更不能不以为然,继续混日子,而应根据苏北的实际,扎实行动,踏实工作,逐步缩小两地间的差距。要自觉融入上海经济区,接受上海的辐射。要抓住江苏省沿江开发的契机,进一步研讨苏北的发展战略,要充分利用苏北的自然优势,抓好东陇海经济带的开发,做足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的文章,准备苏北沿大运河经济带的开发等。苏北与苏南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不应是永远存在的事实。在苏南经济飞速发展之时,苏北如何正视现实和差距,寻找对策,发挥后发优势,奋力追赶,逐步缩小差距才是当务之急。苏北、苏南两地的差距不是一日形成的,有着各方面的原因。当前不仅要认识到差距的存在、正视差距的存在,更要统一思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苏北经济的发展,从而确保江苏“两个率先”的实现。参考文献:《建设跨江大桥对苏南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联动影响》刘庆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区域差异_来自苏南_苏中_苏北的实证分析》孙国锋,高艳春(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29)《苏北与苏南_经济发展对比分析》单大明《苏北与苏中_苏南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及成因探析》简晓彬,沈正平,刘宁宁(淮海发展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9;21徐州师范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009;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江苏徐州221008)《苏南_苏北区域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简述》柏鹤,董瑞芝《苏南_苏中和苏北经济发展差异分析》缪维维,章一鸣《苏南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的原因探析》
本文标题:江苏经济发展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34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