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GMP基础知识培训(公司培训)
GMP基础知识培训GMP的概念和理解什么是GMP:是GoodManufacturningPracticesforDrugs的英文缩写,一般译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最佳生产工艺规范”。它的根本原则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保证药品质量.GMP是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的最低要求。GMP的诞生原因人类历史上药物灾难事件导致GMP的诞生人类社会发生的药物灾难,促成了GMP的诞生。20世纪世界范围内发生12次较大药物伤害事件。本世纪初,美国一本《从林》之书,揭露食品生产不卫生状况,美国国会1906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食品药品管理法。要求产品必须检验才能销售。30年代美国发生磺胺类药物中毒事件,造成107人死亡,1938年美国国会修改《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要求生产厂商在产品上市前必须是安全的。GMP的诞生原因60年代欧洲发生反应停事件,在17个国家造成12000多例畸形婴儿,美国由于严格的审查制度,避免了此次灾难。但引起了美国药品管理局的警觉。GMP最初由美国坦普尔大学6名教授编写,1963年由美国FDA颁布实施,其理念、原则至今仍被采用。影响较大的几次药害事件1、反应停事件:反应停(沙利度胺)最早于1956年在原西德上市(格兰泰制药),主要治疗妊娠呕吐反应,期临床疗效明显,因此迅速流行于欧洲、亚洲(以日本为主)、北美、拉丁美洲的17个国家,美国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批准该药在美国上市,只有少数患者从国外自己购买了少量药品。到1960年左右,上述国家突然发现许多新生儿的上肢、下肢特别短小,甚至没有臂部和腿部,手脚支接连在身体上,其形状酷似“海豹”部分新生儿还伴有心脏和消化道畸形、多发性神经炎等。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这种“海豹肢畸形”是由于患儿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沙利度胺所引起。“海豹肢畸形”患儿在日本大约有1000名,在西德大约有8000名!全世界超过1万人!死亡率50%以上!二十世纪发生在全世界的重大药害事件促使GMP的诞生。2、齐二药事件:2006年4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中用二甘醇代替丙二醇,导致众多患者急性肾衰竭、死亡。3、欣弗事件:2006年8月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注射液因未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工艺进行灭菌,造成无菌不合格,患者使用出现10多人死亡,总经理裘祖贻不堪压力,上吊自杀。4、广东佰易药业免疫球蛋白事件:2007年1月,多名患者使用免疫球蛋白后出现,丙肝抗体呈出阳性。经检验药品中未含有丙肝病毒,但公司违反GMP规范生产,国家药监局收回了佰易药品公司的GMP认证书,涉嫌的产品全部暂停销售使用。5、上海华联:2007年7月华联制药厂在生产过程中将硫酸长春新碱尾液混于注射用甲氨蝶呤及盐酸阿糖胞苷等批号药品中,导致多批次的药品被污染,造成了重大的药品生产质量责任事故,致残上百人,华联制药厂有关责任人还有组织地隐瞒违规生产事实。国家药监局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相关责任人刑事拘留。一家具有60年历史的老牌国有企业轰然倒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行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共14章313条,第一章总则,第14章附录。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实施GMP的目的(GMP的核心):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防混淆、防人为差错。了解几个概念1.污染:在生产、取样、包装或重新包装、贮存或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原辅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成品受到具有化学或微生物特性的杂质或异物的不利影响。2.交叉污染: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发生的相互污染。3.混淆: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他原材料或成品与已标明品名等的原料或成品相混,俗称混药。4.差错:主要是指错误或意外的变化。质量事故中人为差错占15%左右;主要原因主要是(1)人员心理、生理疲劳、精神不够集中等引起;(2)工作责任心不够;(3)不作能力不够;(4)培训不到位GMP实施基础和管理对象GMP实施的基础总结起来为三要素:1.硬件是基础,是实施GMP与药品生产的平台;2.软件是保障,是药品良好质量的设计与体现;3.人员的关键,是软硬件实施结合的主体,是工作质量的直接体现。GMP各要素可归类为:人、机、料、法、环。1、人(组织机构、人员、培训)2、机(设施、设备的技术要求、安全操作、维护保养、状态标志、设备的记录)3、料(物料管理基础、物料管理与生产、物料管理与质量)4、法(法与文件、文件管理、如何使用文件)5、环(污染和污染媒介、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GMP实施基础和管理对象人--组织机构GMP规定:企业应当建立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组织机构图。组织机构是我们开展GMP工作的载体,也是GMP体系存在及运行的基础。建立一个高效、合理的组织机构是我们开展GMP的前提。组织机构设置应把握一个总有原则,那就是:“因事设人”,以避免出现组织机构重复设置、工作低效率。人--人员企业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质(含学历、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应当明确规定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的职责。关键人员应当为企业的全职人员,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人的工作质量决定着产品质量。人--培训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要求相适应。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职责、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人--培训培训目的:1、适应环境的变换2、满足市场的需求3、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4、提高企业效益人--培训培训之后我们应对培训效果进行确认,确认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操作技能确认、口试、笔试。当效果确认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进行培训、考核。培训档案:当每次培训结束之后,我们建立培训档案,作为我们培训的原始依据。机--设施、设备的技术要求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厂房、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动物进入。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未经批准人员的进入。生产、贮存和质量控制区不应当作为非本区工作人员的直接通道。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天棚)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当进行消毒。生产设备不得对药品质量产生任何不利影响。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清洁状态。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当搬出生产和质量控制区,未搬出前,应当有醒目的状态标识。衡器、量具、仪表、用于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以及仪器应当有明显的标识,标明其校准有效期。不得使用未经校准、超过校准有效期、失准的衡器、量具、仪表以及用于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机--设施、设备的技术要求机--设施、设备的安全操作安全操作:在对设施、设备进行操作时,必须依“法”操作,确保安全。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人关心安全,事事注意安全。在操作岗位中一定要做到“一平、二净、三见、四无”。即:一平:工房四周平整。二净:玻璃、门窗净,地面通道净。三见:轴见光、沟见底、设备见本色。四无:无油垢、无积水、无杂物、无垃圾。机--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所有的设施、设备应进行日常巡回检查,巡检中发现损坏要立即汇报并按维修规程组织维修,填写维修记录。检修前要做到“三定、四交底、五落实”。即:定项目、定时间、定人员;工程任务交底、设计图纸交底、检修标准交底、施工及安全措施交底;组织落实、资金落实、检修方案落实、材料落实、检修技术资料及工具落实机--设施、设备状态标志主要固定管道应当标明内容物名称和流向。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目的是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愿被别人伤害。”机--设备的记录设备记录是追溯设备是否保持良好状态的唯一依据。设备记录应能回答以下问题:设备何时来自何地设备的用途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情况设备清洁卫生情况此项工作谁执行设备的效果评估设备累计运行时间切记:记录填写要及时准确料--物料管理基础管理的对象包括: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物料管理的目标:1、预防污染、混淆和差错。2、确保储存条件,保证产品质量。3、防止不合格物料投入使用或成品出厂。4、控制物料及成品的:追溯性、数量、状态、效期。料--物料管理基础--规范购入规范购入、合理储存、控制放行与发放接收、有效追溯。物料的规范购入应包括:从合法的供应商购进符合规定标准的物料,并规定入库。料--物料管理基础--规范购入通过以下措施保障: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定点采购。按批验收和取样检验。料--物料管理基础--合理储存物料的合理储存需要按其性质,提供规定的储存条件,并在规定使用期限内使用,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分类储存。规定条件下储存。规定期限内使用。设施与养护。料--物料管理基础--合理储存分类储存常温、阴凉、冷藏及低温等分开。固体、液体原料分开储存。挥发性物料避免污染其他物料。特殊管理物料按相应规定储存和管理并立明显标志。料--物料管理基础--合理储存规定条件下储存:物料储存必须确保与其相适宜的储存条件,来维持物料已形成的质量在此条件下物料相对稳定。规定的储存条件:温度:冷藏2~10度,阴凉20度以下,常温0~30度。相对湿度:一般为45%~75%,特殊要求按规定储存。储存要求:遮光、干燥、密闭、密封、通风等。料--物料管理基础--合理储存规定期限内使用:物料使用期限:物料经过考察,在规定储存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质量能保持相对稳定,当接近或超过这个期限时,物料趋于不稳定,甚至变质。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无规定使用期限的,其储存一般不超过3年,期满后应复验。料--物料管理基础--合理储存仓储设施与定期养护:仓库五防设施:防蝇、防虫、防鼠、防霉、防潮。五距:垛距、墙距、行距、顶距、灯距(热源)。料--物料管理基础--控制放行与发放接收物料状态与控制:物料的质量状态有三种:待验、合格、不合格。使用黄、绿、红进行标识区分。待验:黄色,标识处于搁置、等待状态。合格:绿色,标识被允许使用或被批准放行。不合格:红色,标识不能使用或不准放行。料--物料管理基础--控制放行与发放接收物料发放和使用:要点:依据生产、包装指令发放。发放领用复核,防止差错。及时登记卡、账,便于追溯。物料拆零环境与生产环境相适应,防止污染。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料--物料管理基础--控制放行成品放行:成品放行规定由质量管理部门评价和批准决定,即使检验合格但未经审核批准的成品不得发放销售。料--物料管理基础--有效追溯物料的编码系统:物料、中间产品、成品均要建立系统唯一的编码,能区别于其他所有种类和批次。包括:物料代码。物料批号。产品批号。料--物料管理基础--有效追溯账卡物相符:物料账:指同一种物料的相关信息登记,包括来源去向及结存数量。用于统计一种物料的使用情况。货位卡:用于标志一个货位的单批物料的产品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和来源去向的卡片。识别货垛的依据,并能记载和追溯该货位的来源和去向。物料签(或实物):用于标志每一件物料或中间产品品名、批号和数量的卡片。用于识别单独一件物料或中间产品的依据和标识。料--物料管理与生产--药品生产依据标准药品生产必须依据批准的工艺规程,按规定的处方、批量和制法进行。依据工艺规程制定批指令和生产记录,用与记载单批的生产历史和与生产质量相关信息。料--物料管理与生产--药品生产依据标准批:经一个或若干加工过程生产的、具有预期均一质量和特性的一定数量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或成品。为完成某些生产操作步骤,可能有必要将一批产品分成若干亚批,最终合并成为一个均一的批。在连续生产情况下,批必须与生产中具有预期均一特性的确定数量的产品相对应,批量可以是固定数量或固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量。批号: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和(或)字母的
本文标题:GMP基础知识培训(公司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69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