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课件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思考写出Na与O2,Fe与H2O蒸汽,Al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金属易失电子,绝大多数在自然界是以化合态存在.4Na+O2=2Na2O2Na+O2Na2O23Fe+4H2O(g)Fe3O4+4H2↑2Al+2NaOH+2H2O=2NaAlO2+3H2↑一、氧化物学与问钠表面的氧化物和铝的氧化膜都是金属氧化物,它们的外观形态和性质相同吗?对内层金属的保护作用一样吗?Na2O、Al2O3都是白色固体,但附在银白色的金属钠或铝上均显暗灰色。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Na2O能溶与水生成NaOH,Al2O3不溶与水;Na2O能与酸反应,Al2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Na2O疏松,对内层金属不起保护作用,而在空气中铝表面的Al2O3是致密的薄层,对内层铝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练习:写出Na2O、CaO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有什么规律?Na2O+H2O=2NaOHCaO+H2O=Ca(OH)2练习:Fe3O4中铁元素有2/3为+3价,1/3为+2价试写出Fe3O4、Al2O3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O4+8HCl=2FeCl3+FeCl2+4H2OAl2O3+6HCl=2AlCl3+3H2O一、氧化物1.与水反应:可溶或微溶碱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Na2O、K2O、CaO、BaO)实验3-5Al2O3+2NaOH=2NaAlO2+H2ONa2OMgOFe2O3CuO水溶性氧化物色状白色固体溶黑色固体红棕色固白色固体不溶CuO+2HCl=CuCl2+H2O蓝绿色Fe2O3+6HCl=2FeCl3+3H2O黄色MgO+2HCl=MgCl2+H2O无色Na2O+2HCl=2NaCl+H2O无色不溶不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溶液颜色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3.Al2O3的特性: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金属氧化物1、多数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不能跟水直接反应2、少数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碱3、少数金属氧化物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4、多数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5、Al2O3——两性氧化物Al2O3+6H+===Al3++3H2OAl2O3+2OH-===AlO2-+H2O6、一些重要的金属氧化物的性质、生成和用途NaO、Na2O2、CaO、MgO、Al2O3、FeO、Fe2O3、Fe3O4、CuO、Cu2O、7、铝热反应:一些金属氧化物与Al粉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二、氢氧化物你知道的氢氧化物有哪些?它们的水溶性如何?都有些什么性质?氢氧化物固体颜色水溶性与盐酸反应(方程式、溶液颜色)NaOH白色溶NaOH+HCl=NaCl+H2O无色Mg(OH)2白色不溶Mg(OH)2+2HCl=MgCl2+2H2O无色Cu(OH)2蓝色不溶Cu(OH)+2HCl=CuCl2+2H2O蓝绿色Fe(OH)2:FeSO4+2NaOH=Fe(OH)2↓+Na2SO4Fe(OH)3:FeCl3+3NaOH=Fe(OH)3↓+3NaCl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1.铁的氢氧化物(1)制取①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使我们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的Fe(OH)2沉淀吗?难溶氢氧化物一般由盐与碱溶液反应制取(2)性质Fe(OH)2易被氧化4Fe(OH)2+O2+2H2O=4Fe(OH)31.铁的氢氧化物③Fe(OH)3受热分解难溶碱受热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水,易溶强碱受热不分解。红棕色粉末规律:2Fe(OH)3Fe2O3+3H2O↑②Fe(OH)3+3HCl=FeCl3+3H2OFe(OH)2+2HCl=FeCl2+2H2O白色沉淀溶解得浅绿色溶液红褐色沉淀溶解得黄色溶液(可溶、不可溶氢氧化物都有的性质)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2.氢氧化铝(1)制取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现象: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继续加氨水至过量,沉淀不溶,说明Al(OH)3不溶于氨水。(2)化学性质①两性——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Al(OH)3+3HCl=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想一想:制取Al(OH)3时用NaOH溶液好还是用氨水好?为什么?②加热分解2Al(OH)3=Al2O3+3H2O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练习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②Al③Al2O3④Al(OH)3⑤AlCl3⑥CuO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D.全部练习2、3《实验报告册》P28C金属氢氧化物通性:①少数易溶于水或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②多数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水③少数能直接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④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⑤少数能跟盐溶液反应三、盐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物质Na2CO3NaHCO3俗名色态水溶性与酚酞作用热稳定性与酸反应与碱反应小苏打纯碱、苏打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易溶溶液变红,显碱性稳定,加热不分解NaHCO3+NaOH=Na2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易溶Na2CO3NaHCO3溶液变红,显碱性不稳定,加热不分解Na2CO3=不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CO32-+2H+=H2O+CO2↑HCO3-+H+=H2O+CO2↑反应速率:Na2CO3NaHCO3NaHCO3+Ca(OH)2=CaCO3↓+NaOH+H2ONa2CO3+NaOH不反应NaOH、Ca(OH)2物质Na2CO3NaHCO3与CaCl2反应相互转化Na2CO3NaHCO3CO2+H2O①加热,②OH-区别Na2CO3和NaHCO3的方法?想一想区别Na2CO3和NaHCO3的方法:①加热加热固体,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②滴入CaCl2或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③逐滴滴入稀盐酸首先产生气体且反应较剧烈的是NaHO3Na2CO3+CaCl2=CaCO3↓+2NaClNaHCO3+CaCl2不反应思考与练习1、如何下列物质总的少量杂质(括号中为杂质)?①Na2CO3(NaHCO3)固体②NaHCO3(Na2CO3)2、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跟过量稀盐酸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NaHCO3消耗盐酸多②Na2CO3消耗盐酸多③Na2CO3放出CO2多④NaHCO3放出CO2多⑤Na2CO3放出CO2较快⑥NaHCO3放出CO2较快②⑥加热向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亚铁盐(Fe2+)铁盐(Fe3+)与碱作用与KSCN溶液作用氧化还原性不反应(遇KSCN溶液颜色无变化)遇KSCN溶液变红(用于检验)Fe2++2OH-=Fe(OH)2↓Fe3++3OH-=Fe(OH)3↓还原性2FeCl2+Cl2=2FeCl3氧化性2FeCl3+Fe=3FeCl2浅绿色黄色黄色浅绿色(2)Fe3+的氧化性和Fe2+的还原性Fe、Fe2+、Fe3+的转化关系(铁三角)例1:下列4种铁的化合物溶于稀盐酸后,滴加KSCN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氯水呈红色的是()A.FeOB.Fe2O3C.FeCl3D.FeSO4A、D例2:为了防止试剂变质,配制FeSO4的溶液在试剂瓶中除加入少量H2SO4外,还要加入()A.加入CuB.通入Cl2C.加入FeD.加入KSCNC阅读思考明矾为什么能够净水?明矾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可以吸附悬浮在水中的泥沙等固体物质,并形成沉淀沉降下来,从而使水澄清,因此可用明矾净水。3、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4、铜盐误食重金属盐中毒的原因:重金属离子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蛋白质失去了生理活性。5、焰色反应实验步骤:①将铂丝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火焰颜色与原来相同;②用铂丝蘸取待测碳酸钠溶液放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③用盐酸洗净铂丝,在外焰上灼烧至火焰无色后,再蘸取碳酸钾溶液在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注意:①每次实验必须用盐酸洗净铂丝,并灼烧至火焰与原来相同;②钾的焰色必须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避免钠等杂质的焰色的干扰。)几种金属的焰色:LiNaKCaSrBaCu紫红黄紫砖红洋红黄绿绿(1)Fe2+、Fe3+与KSCN溶液的作用①在试管中加入5mLFeCl2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观察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色。②在试管中加入5mLFeCl3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______________色。溶液颜色无变化变为血红色①在盛有2mL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色,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②再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颜色_______________;③再加入几滴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2)Fe3+的氧化性和Fe2+的还原性黄浅绿2FeCl3+Fe=3FeCl2FeCl3Fe不显血红色血红色Fe2+被氯水氧化Fe3+2FeCl2+Cl2=2FeCl3FeCl2
本文标题: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7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