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2广东高考作文剖析
2012广东高考作文百度:lovinglky新浪微博:LI-QUEENIE——剖析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850字左右文章。作文题目材料剖析一、作文题型分析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卷依然是由广东省自主命题,作文题是一道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写作题型。材料有两段文字,第1段文字是汤因比曾经说过的话;第2段文字是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的信中说过的话。引出的写作范围有两方面,其一是“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其二是“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这道写作题,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比较有了变化。变化一,是把导语变成材料;变化二,是没有直接给出标题。题型虽然有变化,但没有超纲,依然在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说明的作文题型示例范围之内,与示例第30题题型大体相同。二、关于材料的解读1.材料第1段,汤因比的话,表层包括了两个意思:其一,汤因比选择出生的时代是公元一世纪,他愿意选择的出生地点是中国的新疆。其二,汤因比选择“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的原因,是“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汤因比的话,表面在谈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深层是要表达他喜欢文化,并且喜欢多种文化交汇。更深一层是要表达他对文化的重视。汤因比为什么喜欢文化,并且喜欢多种文化交汇?因为他“醉心于古文化研宄”。汤因比为什么重视文化?因为他在研究文化的过程中,深深地感悟到文化之于生活的重要影响。人的生活,需要物质,更离不开文化。所以,他向往能生活在文化丰富的时代和地方。这是汤因比所说的这段话的深层意蕴。2.材料第2段,表层包括了三个意思:其一,涵娜愿意选择生在一世纪以前。其二,伊雷娜宁可生在未来的世纪里。其三,居里夫人并不在乎出生在哪个时代,因为她认为“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涵娜、伊雷娜都选择出生的时代,而居里夫人却不选择,为什么?因为居里夫人认为,生活不是被动地受制于时代,生活是由人主动去创建的。这就是居里夫人认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的深层意蕴。将两段文字结合起来解读,这个材料主要是谈论“时代与生活”的话题。汤因比、涵娜和伊雷娜三人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认为,时代影响着人的生活,生活在怎么样的时代,就会有怎样的生活。而居里夫人却与三人的看法相反,居里夫人则认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三、关于材料与写作范围的把握1.题干中“上面的材料”明确指示了材料与写作范围有密切关系,因此不能脱离材料的表层意或引申义作文。但可以将材科引入文章,也可以不引入文章。2.题干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因此,可以从材料的第1段自选角度,或从材料的第2段自选角度;也可以将材料的第1段和第2段结合起来自选角度。3.可以在材料的表层意中自选角度;也可以在写作指导关于把握作文题题意的五条评分细则1.材料与写作范围有密切关系,不能脱离材料的表层意或引申义作文。但可以将材料引入文章,也可以不引入文章。2.可以从材料的第1段自选角度,或从材料的第2段自选角度;也可以将材料的第1段和第2段结合起来自选角度。3.可以在材料的表层意中自选角度;也可以在符合材料表层意的引申义中自选角度。“表层意”角度与“引申义”角度没有优劣之分。4.不能只选材料中的某个词作为“自选角度”。5.不能脱离材料表层意任意引申出角度。具体问题:•对材料的解读粗浅(审题习惯)•思想幼稚,述多论少(思想积累)•文思不清晰,中心不明确(思维水平)•明知不能“套”还硬“套”。(写作态度)•高考作文,难度系数最高、考查级别最高、综合素质要求最高,却变成考生最容易对付的一道题。•高考作文,分值最大,备考时间理应花得最多,然而,考生却舍不得花时间备考作文,错误认为无法备考,无需备考。•高考作文考什么?•考思想•考思维•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法国的高考作文题:•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2.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3.“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有一个确切的答案?•4.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5.什么是公众所能承受的真理?•6.我们是否有可能成为某种科技产品的奴隶?•7.解释卢梭《爱弥尔》的一个节选段落。“材料引……”作文题型的应试技巧“材料引……”题型应试技巧点•(一)解读材料•(二)选好角度•(三)确立中心•(四)建构思路•(五)引用材料•一、对材料的解读,要进行表层解读和深层解读。•表层解读——是指对材料进行客观的整体理解。•深层解读——是指阅读者结合自己的体验,或结合时代去感悟其引申义。•广东题材料的表层解读:•1.汤因比在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选择的原因是他注重文化。•2.居里夫人的外甥女愿意出生在一世纪以前。•3.伊雷娜宁可生在未来的世纪里。•4.居里夫人不选择,因为她认为,“人们在每一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广东题的深层解读:•引申话题一:文化与生活•引申话题二:时代与生活•引申话题三:人与生活•二、广东题的好角度:•例4(表层意之“为什么选”角度)•例5(表层意之“为什么选”角度)•例6(引申义之“文化”角度)•例7(引申义之“人与时代”角度)•例8(表层意之“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角度)•例9(表层意之“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角度)•例10(表层意之“为什么选”角度)•选好角度,•很重要!怎样选好角度?•1.找准提示选角度。(例1、例2、例3)•2.深层解读悟引申。①事件材料一般是“以事明理”②寓言材料一般含哲理③诗歌材料一般由意象寓意④哲理材料一般藏义较深,反复咀嚼。•⑤文字+图片材料一般要图文并读。怎样选好角度?•1.找准提示选角度。•2.深层解读悟引申,选引申义角度。•3.表层解读需整体并客观,贴紧原意选角度。三、训练确立中心•中心明确,文思畅达,首尾贯通。优秀范例:活在当下一、社会的每一时期都有各自特点。二、二战时期很糟糕,但出了名人。三、当下和平繁荣,但不是糟糕透顶。四、活在当下,活出自己。五、我们只能把握当下。六、他们生得逢时。七、活在当下,生活更精彩。四、训练建构思路•必须想好了再写•不能边写边想五、训练引用材料处理材料的两种写法:•暗合写法例4例5例7•明“引”写法例6例8材料作文一般将“材料”写入文章更好•通过引用材料,体现用材料的水平;•通过引用材料,解决“无话可说”;•通过引用材料,显示表达水平。引用材料的技法:•1.直接引用(不能有错漏)•2.间接引用(体现引用意图)•3.夹引夹议(引议一致)祝您成功!
本文标题:2012广东高考作文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08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