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
货币金融评论2003年第4期1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李文[摘要]产业结构的变迁主要受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比例以及中间需求的结构、消费需求结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比例、投资需求结构等需求因素和劳动力的数量及质量、资本的数量及投向、技术进步等供给因素的影响,而税收政策能够通过对需求和供给的多方面的作用最终影响产业结构。我国的现行税收政策虽不乏对产业结构转变的正面影响,但其不足之处仍很多。本文在研究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运用大量数据对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结构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关键词]税收政策;产业结构;需求;供给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与新古典主义建立在竞争均衡假设之上的观点不同,结构主义认为产业结构的转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如钱纳里(H.Chenery)认为,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的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变。经济增长实际就是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和合理化的结果。由于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随人均收入的增长,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有一般规律可循的,但是,由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众多,各国在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各不相同,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以“矫正”产业结构的不利演进或在先行国的经验基础上加速本国产业结构的转变,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就成为各国政府的选择。我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转轨国家,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存在巨大差异。首先,由于历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产业结构具有相当程度的偏差,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失调,第一产业仍滞留了过多的劳动力,效率低下;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很不合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比重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其中的信息产业的水平仍较低。产业结构的这些偏差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大削弱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急需调整;其次,作为后起国,我国力图将工业化国家长时期的产业结构演进过程浓缩在较短的时期内,以加速本国的经济增长。这些都需要在市场的力量之外,加入政府的影响,因而产业政策对于我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政策的手段比较宽泛,从指令性很强的直接管制,到指导性的产业发展计划,其中,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政府的产业结构政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也实施了大量的产业政策,其中不乏税收措施,其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当前的税收政策也存在失当之处,使得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鼓励不足。本文将在分析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础上,研究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途径,并详细探讨我国当前的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效果。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2一、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配第、克拉克、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而言,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将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将首先上升,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时,随着非工业化阶段的来临,又会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则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状况见表1。表1不同收入国家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比较项目国家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GDP)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GDP)制造业增加值比重(%GDP)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GDP)19902000199020001990200019902000低收入国家2924303218184144中等收入国家139393625254755其中:中低收入国家2113404127273945中高收入国家97393224235262法国43302621196671英国21352923186370丹麦43272618176971德国21383128236068资料来源:TheWorldBank:《2002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pp.208-210.表1为人均收入不同的国家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比较,由于原资料中缺乏高收入国家整体的相关指标,因此,随机选取了法国等四个高收入国家的数据作为替代。从表1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就不同国家的同一时间截面而言,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不断降低,从低收入国家的近30%,降到了高收入国家的2%、1%;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则不断提高,从低收入国家的超过40%提高到了高收入国家的70%;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则大致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较低,中等收入国家则相对较高,但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动幅度较小。而就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而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规律均为由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产业向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产业转变。产业结构之所以以这样的规律演进,是因为不同产业的生产效率不同,而逐利的本质驱使资本不断地从效率低的产业向效率高的产业流动,从而不断地从总体上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进而促成了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增长。产业结构演进的具体影响因素较多,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需求需求主要从如下方面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货币金融评论2003年第4期31、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比例以及中间需求的结构中间需求指各产业部门对一次就将其自身的全部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的需求;最终需求则是全部需求中除中间需求之外的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及出口等需求。各产业由于生产资料需求及产品性质不同,其中间需求率(即某产业的产出中作为其他产业中间需求的部分与该产业总产出之比)及最终需求率(即1-中间需求率)均有差别,中间需求率较高的产业为中间产品型产业,中间需求率越高,该产业就越带有原材料产业的性质,而中间需求率较低的产业则为最终产品型产业。因此,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比例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中间产品型产业和最终产品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决定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比例的最重要因素是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如原材料利用率、能源利用率等,如果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较高,则各产业的中间投入率(原材料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就较低,附加价值率(即1-中间投入率)则较高,在总规模一定的经济中,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就较少,而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则相应增加,从而在限制中间需求型产业发展的同时,鼓励最终需求型产业的发展。中间需求的结构则会最终决定中间需求型产业的内部结构。而中间需求的结构则与不同产业的投资方向及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当某一中间需求型产业的下游产业发展较快时,必将增加对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从而带动该产业快速发展;技术进步则可能导致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替代,从而导致新材料生产部门的发展和传统材料生产部门的萎缩。2、消费需求结构消费需求结构直接对生产消费品的产业的结构产生影响,并间接对为消费品产业提供中间产品的产业的结构产生影响。消费需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私人消费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私人消费需求包括个人消费需求和企业消费需求(企业的招待费等),其中,个人消费需求构成私人消费需求的主体;政府消费需求指政府日常的商品和劳务购买。消费需求结构通过三个方面影响产业结构:(1)私人消费需求结构。私人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收入的分配状况以及不同消费品的比较价格。首先,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逐渐从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用于食品的支出比重不断降低,工业品尤其是服务在消费中的比重必然上升,从而导致第一产业比重的不断下降和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其次,在同一人均收入水平下,收入的分配状况不同也会影响消费结构。对于收入分配较平均的社会而言,不同个体的消费具有同质性,而对于贫富悬殊的社会而言,不同收入水平个体的消费则具有很大的异质性,消费需求呈现离散状态,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受到压抑;同时,由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体其边际消费倾向不同,因而收入的分配状况还可能影响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再次,在同一人均收入水平下,不同消费品的比较价格不同同样会影响人们对消费品的选择,进而影响消费需求结构。(2)政府消费需求结构。政府消费需求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与私人消费需求结构相同,政府消费需求结构同样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首先,政府消费需求结构受人均收入水平、政府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技术的影响。一般而言,人均收入越高,政府管理的复杂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4程度就越高,而较高的人均收入也为政府消费提供了较好的财力保证;政府管理范围的大小和管理技术手段的应用也对政府消费的总量和结构都有影响。其次,与私人消费需求相同,消费品比较价格的变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3)私人消费需求与政府消费需求的比例。虽然同为消费需求,但主要用于满足家庭生活需要的私人消费需求的结构与用于满足社会管理需要的政府消费需求的结构很显然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因此,消费需求中私人消费需求与政府消费需求的比例会对整个消费需求结构产生影响。而私人消费需求与政府消费需求比例的重要决定因素是收入中私人收入与政府收入的分配比例,不同的收入分配比例将决定私人消费需求结构与政府消费需求结构对整个消费需求结构影响的权重。3、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比例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比例直接影响消费品产业与投资品产业的比重,并对相关的中间产品供给产业产生间接影响。由于私人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两方面,因此,储蓄增加,私人消费必将减少,而储蓄是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所以,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受储蓄率的影响,而储蓄率的高低取决于消费与储蓄的比较利益、社会保障的完备程度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4、投资需求结构投资需求结构直接影响了生产投资品的产业的结构,并间接影响相关的中间产品供给产业的结构。投资需求分为私人投资需求和政府投资需求两部分,投资需求结构通过以下方面影响产业结构:(1)私人投资需求结构。私人投资的主要投向为竞争性产业,因此,其需求结构归根结底受各被投资产业比较收益率的影响,某产业比较收益率高,私人投资需求就更倾向于用于该产业的投资品。此外,政府的相关政策也会直接改变私人投资需求结构,如政府通过提高环境污染行为的经济成本导致企业对环保设施的购买;政府通过差别税收政策改变相关投资品的比较价格,从而影响私人投资需求结构。(2)政府投资需求结构。政府投资一般主要用于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主要目的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因此,政府投资需求结构主要受当期政府政策的影响。(3)私人投资需求与政府投资需求的比例。由于私人投资与政府投资的主要投向相异,因此,私人投资需求结构与政府投资需求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而二者的比例将决定私人投资需求和政府投资需求在整个投资需求中的权重,从而二者的比例不同,整个投资需求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二)供给供给主要从以下方面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1、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劳动力的数量决定了一国的产业可以调动的劳动力的最大极限,若劳动力的数量较少,货币金融评论2003年第4期5该国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规模就会受到限制;反之,若劳动力的数量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就有可能,同时,为了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成为最优选择。劳动力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一国的人口数量,而一国的人口数量则受人口基数、社会观念和政府政策的影响。除劳动力的数量外,劳动力的质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升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各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二是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大。这种状况要求一方面必须拥有足够的必要质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劳动技能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产业专属性,因此,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也必须以劳动技能的转换为前提。若符合素质和技能要求的劳动力的数量较少,即使全部劳动力的数量充足,也无法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劳动力的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水平,基础教育、在职教育和再就业培训都对劳动力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2、资本的数量和投向资本的数量决定了一国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能力,资本数量的短缺
本文标题: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11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