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学生如何理性爱国?首先,要明白爱国使命的意义作为当代中学生,首先你是学生,要注重学习,学习好了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把祖国建设强大了,社会建设美好了,就是最好的爱国。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强大的时候是不会受到欺侮的。君不见,美国强大的根源在于人才!其次,正确表达爱国情。爱国不能诉诸暴力!拒绝暴力,理性爱国!!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限定。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审时度势,牢牢把握什么是我们正在全力做、应当做、必须做的事,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第三,要懂得责任。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要把爱国的热情转化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要刻苦读书,立志成才。我们一定切记空谈,爱国就要脚踏实地,把自己对祖国的爱,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第四,懂得遵纪守法社会发展需要有序进行,每个成员都应当自觉遵守社会的规范。在一个法制的社会里,不应当也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违法行事。“爱国无罪”但爱国也必须依法进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混入爱国者行列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甚至做出有损于国家的事情。爱国是好事但一定要依法理性。爱国不是虚幻的口号,需要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维护公共秩序。怎样做才是爱国?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一、了解革命历史,培养民族荣誉感“中国人”!多么神圣的字眼!身为中国人,我们就有义务了解祖国的革命史,知道它的成长过程,知道为了它的成立而光荣牺牲的革命先驱,清楚他们的英雄事迹,沿着他们的足迹,寻找中国的昨天!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学习他们英勇无畏、大公无私;学习他们心怀祖国、为国争光;学习他们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在先烈们身上,我们看到祖国的希望,他们的爱国热情怎能不让人们为之感动?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觉得,大学生爱国,首当其冲是要了解中国革命史,培养民族荣誉感,为自己能成为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生长在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不得不让我们为之自豪。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让后人惊叹不已。这之中,自然留下许许多多的典故和传统美德。比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谦虚礼貌、团结互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用时间沉淀下来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与感悟。在此,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亘古不变的传统。孰不知,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这一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无不为之震惊。伤亡不计其数,失踪人数更是与日俱增。面对这一灾难,全国人民无不哀悼流泪,看着一幕幕悲剧的上演,身为一奶同胞的我们怎么忍心眼睁睁看着四川人民受苦而袖手旁观?目前,社会各界人士在沉重哀悼死难者的同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主动捐款捐物,其中还有很多人献出自己的鲜血去救助那些危在旦夕的人们。他们的行为为援救工作提供了极大帮助。国家更是调集大量人力物力前赴四川灾区进行紧急救援。中国武警部队、解放军、消防官兵及大批医护人员早已做好一切救援准备,进行了实地救援。面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灾难,我们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患难与共,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的时候到了,面对这一挑战,我们不会选择退缩,大家手牵手、肩并肩,显示出团结一致的精神,面对困难,我们勇往直前!作为一名大学生,难道不该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表现自己的爱国热情吗?近日,全国各地大学生纷纷组织“捐款捐物,抗震救灾”活动,并且集体默哀,点灯为死难者祈福!这些大学生的行为,无一不证明他们的爱国热情。国务院规定5月19日至5月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三天当中,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并且下午14时28分,每个人都要默哀3分钟,为死去的同胞哀悼,为灾区的同胞祈福。大学生们手持蜡烛,眼含泪光,为远在天国的死难者哭泣,为还处在废墟中的遇难者祈福······这样的行为难道不证明他们的爱国之情吗?三、修身养德、博学志远“修身养德”不仅仅是对大学生的一种标准,更是每一个人所应做到的。如果人们的自身修养都达到一个标准的话,相信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生活在一个好的和谐的社会就不再是个幻想。“博学志远”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知识的海洋,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探寻与钻研,能够博学,说着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你可能读过很多方面的书,但你并不一定会懂每本书的实质,认清它的价值。志远更是难上加难。人要学会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这就需要考验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拥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并为这个长远的目标付出努力!寒窗苦读十余载,只有能踏入这大学之门,才能有更好的机会学习更多更深奥的知识,那么,真正来到大学之后,是否还能像想象中那样完美的度过大学时光呢?在大学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展示自己,每个人也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时间大部分由自己控制,你可以用一部分去学习如何修身养德,为人处世,你也可以花一部分时间去博学知识,探究知识宝藏。但,当今时代所需要的更多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所以,打好基础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大学生们,从现在起,就要记住修身养德,博学志远,为自己的爱国付诸行动吧!四、涉足社会、参与实践所谓“学以致用”,就是号召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那么,作为社会未来的主人公,我们更该早日投身社会,把握每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要有科学的头脑和熟练的动手能力,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去创造。如果,只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却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便等于是空中楼阁,反之,只知道如何做,从不懂得用头脑去考虑问题、去创新,总是墨守成规的做一件事,就等于事死做。单有任何一面,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必须二者结合才可以。处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过渡段的大学生们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既要有所学,又要又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更好的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此同时,也展露出其爱国的热情。既然事爱国,就要有所为,有所做。当然,学以致用也仅仅是根本。要想真的能够涉足社会,融入社会,你还必须了解社会,了解其发展趋势和所求。当前,我们要紧跟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学习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要想做到这些,你就必须学会关注社会的发展,关心国家的走向,归根结底,还是要爱国!五、关心国家大事古人有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对于我们这些国家的栋梁们呢?国家的兴亡更像是一种责任。“大学生”是一个强大的社会团体,他们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对于国家发生的大事,他们的反映,更代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态度。
本文标题:中学生如何理性爱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12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