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哭小弟宗璞课题解析哭小弟这个词组是什么结构?哭是动词,小弟是名词,是哭的对象,该词组是动宾结构。思考:1、小弟是什么样的人?2、作者为什么哭小弟,又哭蒋筑英和罗建夫?这样写对思想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教学目的1.理解本文的立意,学习我国优秀的知识分子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2.理解和鉴赏本文选用典型材料、在记事基础上通过抒情和议论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深化主题的方法。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本文的主题。2.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特点及其作用。教学课时:二课时评论资料:冯亦代:“读她(宗璞)的文章,好有一比,如我们南方人的嚼橄榄,初嚼时,五味俱全,最后却是满口留香。”孙郁:“我读其作品,觉得真情难得。她(宗璞)不假声假气,又不像一般女人那样自恋。写己身之苦,不捶胸顿足,那是成熟女性含笑的泪。”孙郁:“文章平淡地开头,又平淡地收尾,内中叙述旧事的苦乐,或静或动,或急或缓,读起来轻松自然,可味道却醇厚得很。这大概是她(宗璞)所说的音乐的美吧。”以上摘自《铁箫声里玉精神:宗璞》,常莉著,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10作者简介宗璞(1928—),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抗战胜利后就学于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后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1988年宗璞60岁生日时,《南渡记》即将出版,父亲冯友兰为女儿拟了一副寿联:“百岁继风流,一脉文心传三世;四卷写沧桑,八年鸿雪记双城。”上联说的是家学传统,出于河南唐河的冯氏家族,书香门第,世代绵传。冯友兰先生的姑姑是一位早慧的女诗人;他的妹妹冯元君,更是“五四”时期的一代才女。女儿宗璞承家学渊源,散文与小说都颇有成就,是中国当代少有的大家闺秀式的作家。生长於美国的孙女,用英文写作也很有文采。冯友兰先生是一代哲学宗师,他的哲学头脑和文学修养给了宗璞很大的影响。下联即是说宗璞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这部小说最初名为《双城鸿雪记》。冯友兰先生曾经对女儿说,当一个作家,要努力读懂自然、社会、人生这三部“无字天书”还要用至精至诚的心劲把“无字天书”酿造为“有字人书”。这“至精至诚的心劲”正是父女二人一脉相承的写作精神。关于宗璞的创作及其作品如何使人生富有意义,使平凡的生命获得价值,使人的心灵纯洁,精神崇高,使飘泊不定的灵魂能有一个美丽的皈依,可以认为是这位艺术个性独特的女作家不离不弃的向往和憧憬。论及她笔下的人物,不管是祖国青春时代的热情、纯真的江玫、苏倩;灾难时代历尽沧桑的菩提、方知;还是历史性转折时期生活激浪中的米莲予、柳清漪,她们的心灵无不回响着人生追求的呼唤。她的创作如她的为人:真诚而严谨。她完全写与自己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特定的生活阅历有关的人物事件,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宗璞笔下经常出现的花,大凡是丁香、二月兰、玉簪、藤萝、木模等,作者表现了对这些平凡花草的特殊感兴。它们不富贵、不骄奢、不夺人耳目,但却有一份清白、高雅、坦诚、温馨,一种坚实的甚至抗争的生命力。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受。宗璞是从这些微小的生命中提炼出来那充盈其间的强大与伟力的。这使人联想起宗璞的气质和修养以及她的道德人生观念。她有儒家重实践的精神,崇尚现实,直面人生的欢欣与痛苦。她做人做文重精神不重外表,她美学观念也是:“美文不在辞藻,如美人不在衣饰,而在天真烂漫舒卷自然之中,匠心存矣。”(《丁香结》代后记)这些即景抒情文章辉映着她本人的天性醇厚,心如璞玉。迄今出版的作品有中篇小说《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散文集《丁香结》(1987年,百花文艺出版社),童话集《风庐童话》(1984年,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再版),四卷本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第一卷《南渡记》(198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另《冯宗璞代表作》(1987年,黄河文艺出版社);《宗璞》(中国当代作家选集;199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宗璞散文选集》。《弦上的梦》、《三生石》为全国获奖之作。《丁香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有译作几种。本文的创作背景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结束十年浩劫以后,科教兴国的呼声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显示出重要。可是,八十年代初,一批批五十岁上下的知识分子过早夭亡的消息却时有所闻。于是,“人到中年”、“关心中年知识分子”的话题开始引人注目。追溯中年知识分子过早天亡的根源,原因有诸多方面:“十年浩劫”的摧残与折磨、超负荷的工作重担、艰苦的生活条件、“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无暇顾及,造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场面。作家宗璞在小弟去世后,怎么也不相信这个事实,同时又联想到一些中年知识分子的英年早逝,强忍痛悲,写下了这篇浸透泪水的悼念散文。一、分析结构,理清思路(一)通读全文,说说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依据是什么?[提示]文章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开头至“我那唯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追述冯钟越由生病住院到终于不治身亡这段时间内的种种情景,并回忆了冯钟越的一生。第二部分(从“他是积劳成疾”到结尾)着重探讨小弟英年早逝的原因,进一步抒发痛失小弟的悲恸之情,呼吁全社会都来努力,“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文章的思路:1.追忆小弟早逝的情景——为家庭哭(家痛)2.追思小弟早逝的原因——为国家哭(国痛)(二)阅读文章第一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提示]这部分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从开头到“过早地永远地去了”止。这一层的情感基调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这种情感的?[提示]这一层的情感基调是痛惜早逝,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作者是用一张不能再用的名片,三件小事,一个细节来写的,文中反复出现“过早”两字和类似的意思。第二层,“我长小弟3岁”到“竟先我们而离去了”。简述小弟的成长经历。但着眼点仍在本该“会为国家做点实际的事”而“竟先我们而离去了”。第三层从“去年夏天”至“任何事业也不是只坐在北京就能有建树的”。这一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小弟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是怎样表现他的这些品质的?[提示]这一层一写冯钟越手术时的情况,一写他回京养病的经过,最后带出他大学毕业后频繁调动的工作经历。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把国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置个人得失于不顾的品格高尚的人,是一个深受群众爱戴的人。尽管他的病已回天乏力,但他依然没有丧失生的希望,因为他觉得为祖国为事业“远没有累够”。作者在这里主要是通过周围同事们对他的态度,和他对疾病的态度来表现的。第四层从“我曾经非常希望小弟调回北京”到“我那唯一的弟弟永远地远去了”。这一层集中写作者失弟和老父丧子之“家痛”。有两层意思,一是抒发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伤,强调的还是小弟“本不该去而还是过早地去了”;二是说明小弟早逝对他们家族带来的实际利益上的损害。(三)阅读第二部分1.说说小弟得病早逝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作者分析小弟得病早逝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过重的工作和精神负担;二是对工作极端负责任以至于忘了自己存在,因而延误诊治;三是各级医院的一再误诊。2.从中可以看到像小弟这样的知识分子怎样的品质?并且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提示]从这里我们看到像冯钟越这样的知识分子身上所负载的沉重的历史使命,他们自觉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但是这样的人才却英年早逝,壮志未酬,冯钟越的境遇在当时的情况下,当然不是个别现象,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的。作者的用意是通过探析亲弟英年早逝的原因,为像她弟弟那样的一些知识分子呼吁:大家都来关心、爱惜知识分子,改善他们的境遇,“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地延长他们的光彩”,为祖国的四化大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而这正是冯他们一代知识分子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心愿。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意义。3.为什么在结尾处作者要说“小弟,我不哭”?有什么深刻含义?[提示]“哭小弟”从字面上看,自然是为小弟的早逝放声一哭,以舒泄自己心中悲痛的意思。但就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看,含有远比抒发失去亲人之痛更为深刻的意义。文章从失去亲人联想到亲人生前的崇高品质,联想到他壮志未酬的遗憾,更联想到类似于小弟那样许多“迟开而早谢”知识分子的境遇,因而要为更多的人避免重演小弟的悲剧而呼吁。但要使整个社会真正重视这个问题,又谈何容易,因此不能一味沉溺于悲痛之中,而要化悲痛为力量,振作精神!去奔走,去号呼,去努力,这是“不哭”的一层意思。文中写到党和政府已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领导同志也亲自写了文章,因此,改善知识分子的境遇的愿望成为事实大有希望,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因此不哭。这是第二层意思。二、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提示]本文的主题至少包含三个层面:1.为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尤其是像作者小弟那样一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的知识分子立传,表彰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作出的贡献,发扬他们为中华民族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2.为自己家庭过早地失去一位骨肉至亲,为国家民族过早地失去一位英才放声一哭,抒发心中的悲痛。3.呼吁大家都来关心、爱惜知识分子,改善他们的境遇。三、为什么文章不按照次序来写小弟的生平呢?[提示]这是因为散文中的叙事固然要服务于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的需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服从于抒情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同时事实又必须体现作者的感情深化和思想发展的过程。文章打乱自然的顺序,重新组织,形成现在这样的两大板块,充分体现了作者思想感情不断深化的脉络。四、本文艺术特色(1)以“哭”字为中心点的放射性结构文章自始至终围绕一个“哭”字,使“哭”字成为行文的中心点,从这个中心点出发,写回忆、写惜别、写追念、写沉思。文章连续出现“小弟去了”、“过早地永远地去了”、“他去了”、“永远地离去了”等语句,以此作为段落的过渡、层次的转换,又紧紧扣住一个“哭”字。于是,文章产生了一哭三叹,痛惜之至的艺术效果。文章的这种结构避免了写法的单调刻板,既严谨又富于变化。放射性的结构方法又避免了单线式的顺叙结构容易产生的一览无余的不足。文章末尾一句“小弟,我不哭!”使全文沉痛的情绪为之一转,使读者在突兀中产生遐想。因为类似小弟这样的事例何止二个、三个?同时,小弟也不会喜欢姐姐老是流泪。因此,这个“不哭”正是全文中心“哭”的延伸。(2)记事、抒情、议论溶为一体记叙、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事、情、理水乳交融,是本文在写作上最为鲜明的特点。这种特色具体表现为:以叙为主,夹叙夹议,叙中带议,以叙带议;即事抒情,情理统一。在炽烈的情感中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在深沉的议论中流露出强烈的感情,两者交相辉映,对揭示事实蕴涵的意义,升华人物的思想境界,深化主题,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加强了作品感人的力量。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是现在怎么能轮得到小弟!他刚五十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这儿,记事、抒情、议论的融合已经到了难以分辨的地步了。(3)细节刻画,侧面烘托,成功地塑造小弟形象一篇文章能感人至深往往离不开细节。小弟动了手术;卧床不起,还留着几份国际航空资料;小时候在昆明时冬天里不怕生冻疮,用冷水洗脸;取出的肿瘤有一个半成人拳头大……读到这些细节,会使人久久难忘。文章还用一封信,讲述了小弟带病工作的感人情景。父亲写的挽联、周围人的议论和评价,都从一个个侧面烘托出小弟“是好党员,是好干部”、“丹心一片向将来”的崇高品质。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作品既从正面表现冯钟越的优秀品质,又从多个侧面烘托他的高大形象,增强了人物的立体感。课堂练习(一)我们是在“又红又专”的要求下长大的。当然,有的人永远也没有能达到要求,像我。大多数人则挑起过重的担子,在崎岖的、荆棘丛生的、有时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那几年的批判斗争是有远期效果的。他们不只是生活艰苦,过于劳累,还
本文标题:哭小弟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12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