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崆峒山大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崆峒山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院系: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班级:地理科学142班学号:20140203050214姓名:梁红伟2017年6月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不少民众休闲娱乐的选择,国内旅游业也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地都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其中一些景区的开发不尽人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有甚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升级。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既要求我们要有探索性,又要正确认识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景区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能持续、健康的发展。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人们对旅游业的消费需求也在进一步提升,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有力地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但同时,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国对于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等都还处于摸索和成长阶段,旅游企业和部门都应该高度重视和关注,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正确地引导和控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旅游景区的开发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崆峒山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一、崆峒区旅游业概况1.1地理位置平凉市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东临泾川,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镇原毗邻,境内平阳高速、天平高速、302省道贯穿全境,宝中铁路连接周边各省市。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崆峒区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1.2著名景名崆峒区区境内先后发掘出仰韶、齐家和商周文化遗址15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珍藏文物1300多件。崆峒玄鹤、太统屯云、龙泉滴珠、柳湖晴雪、宝塔曦照、东湖荷花、天坛月夜和浚古烟村等十大景观闻名省内外。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名胜古迹百余处,山势雄伟,烟波浩淼,林海幽深,建筑独特。1.3旅游时间崆峒区四季皆宜旅游。崆峒区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最高气温35.9℃,最低气温-15.2℃,年平均气温10.6℃,年降雨量466毫米,日照2455.7小时,无霜期180天。1.4历史文化崆峒区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崆峒是全省文物大市,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历史年代齐全。区博物馆珍藏文物2491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64件。在这些文物中既有新、旧石器时代的产物,也有商、周时代的铜器以及出土的历代陶器及瓷器、古字画等,商代的铜爵,西汉的铜灯,战国的铜簋,西周早期的铜鼎,新石器时代的白彩尖底瓶等都是馆藏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藏品。二、崆峒区旅游业发展现状2.1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11过分追逐商业利益在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过度建设、无序开发。旅游景区开发和经营主体过分追逐商业利益,在景区修建大量旅游接待设施,过多的电缆、索道、公路、宾馆、通讯工程的建设,使得景区旅游人工化、城市化现象严重,破坏了景区生态环境,也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感受。但是在我省的的一些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落后,缺乏资金和宣传力度,导致景区开发难度大,保护措施不完善,基础设施投入量不足。2.13重开发,轻保护在我国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个别地方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理,出现旺季游客数量失控、白色污染、文物屡遭破坏等问题。少数地方的个别政府干部为谋局部利益而不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急于招商引资而默许企业不做环境评价,把牺牲环境作为投资条件,还有部分经营者缺乏诚信守法意识。旅游景区的开发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旅游规划要有利于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开发时要寻找它们的平衡点,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生态与经济双向良性循环的路子,规划是为了发展,保护与开发也同样是为了发展。2.14忽视文化内涵,景区资源品位遭破坏每一个旅游景区的规划过程都是一个文化繁殖和创造的过程。缺乏文化基础、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的简单规划,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规划。一方面,旅游景区开发者由于自身文化素养的限制,对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影响景区资源的品位,如在修复古建筑中,没有很好地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得旅游资源不能体现其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另一方面,一些保护和修护工作需要和国际接轨,不能盲目采用现代的工艺技术和建筑材料,要尊重历史,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的大修就招致“非议”。所以,要求尽可能使用原材料并维持建筑原本结构进行修复。2.15重视规划,忽视监管旅游景区规划为景区今后的开发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合理、有效的依据。但是,从目前来看,不少地方是怀着满腔热情在编制规划,但完成后却束之高阁,只是挂在墙上,放在桌上,谈在嘴上,用以应付检查。旅游景区规划的终极价值体现在实践工作上,一些景区的规划失去了指导和约束实践的功能。同时,旅游景区规划编制工作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需要进行公开招标投标。但在现实操作中,从邀请的方式和对象来看,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的存在,使评审工作在很多时候成为了一种形式,严重影响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要规范我国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加强对实际工作的监督和约束,建立科学有效的整体规划。2.2崆峒区旅游发展现状2.21崆峒山景区发展机遇截至今年6月底,平凉市接待各类旅游者743.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6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8.01%和23.4%,全市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健康有序、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平凉市以促进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重点,以推进旅游产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化为统揽,着力推动旅游大景区和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在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品牌营销、融合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崆峒区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加快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崆峒区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依托崆峒山形成了崆峒山大景区产业园。2.22崆峒山大景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崆峒山位于平凉市城西12公里,崆峒山大景区新规划总面积为314.5平方公里,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罕见的集北雄南秀于一身、融自然美和人文美于一体的人文生态旅游景区,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和“西镇奇观”之美誉。崆峒大景区产业园由16个独资注册法人企业组成,其中:入库的文化产业单位分别有:平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统山景区有限公司、崆峒山广告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崆峒山演艺有限公司、崆峒武术表演团有限公司、崆峒山智慧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由平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管理。崆峒大景区产业园前三季度资产总计占全区文化产业资产总计75.68%,增加值占35.41%。自崆峒山大景区建设以来,在市、区委、政府和示范区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营收入逐年增长,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管理团队日趋成熟。从成立之初资产规模不足和单一经营旅行社业务,发展成为集旅游购物、客运运输、餐饮住宿、导游服务、演艺娱乐、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会议会展、投资融资等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化、规模化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2.23崆峒山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崆峒山道家养生以广成子“天人合一”的传统养生理念为出发点,包含了崆峒禅修、道家养生功、道家中医学、崆峒武术、养生美食药膳等诸多内容。崆峒山景区的开发,突显了道教文化,但是并没有很好的突出道教养生这一主题。整个大景区布局缺乏整体规划,景区内产品基本以观光为主,重旅游、重经济现象,冲淡了崆峒的道教养生氛围。结合崆峒山景区的养生旅游资源,需开发出崆峒生态避暑养生、运动养生、美食养生、温泉养生、民俗养生等具有道教养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项目。三、崆峒山旅游业发展对策3.1崆峒山产业园区建设在壮大资产规模方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投资。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按照“一中心两园区”战略布局,组建成立了平凉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为全面促进示范区快速发展,区政府以原崆峒旅游集团公司为基础,整合了辖区内原西郊经济开发区、崆峒山管理局、崆峒区水务局相关资产,搭建成立了崆峒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甘肃平凉崆峒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更名为平凉市政府直属县级国有企业平凉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完善服务要素方面,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投资开发建设了广成驿站并投入运营,服务功能包括旅游集散、购物娱乐、餐饮住宿、休闲养生。在崆峒古镇园区内建成了三星级五味宫大酒店和快捷式酒店广成客栈,与景区内的崆峒山庄实现互补,餐饮住宿接待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组建了崆峒旅游客运公司,购置各类旅游接待用车,景区运力逐步增强。建设了以崆峒古镇“撒宝寨”为代表的旅游购物中心,开发了以崆峒剑系列、纸织画、崆峒药枕等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商品,进一步提升了崆峒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增加了崆峒旅游新看点。崆峒水库水面游乐服务项目不断扩大,开发了环湖游览、水上自行车、水上摩托艇等娱乐项目。整合崆峒山艺术团、崆峒文武学校和崆峒笑谈传承演艺中心资源,打造了以忆画崆峒、崆峒武术表演、陇东道情、黄帝问道、汉武西巡为代表的精品演艺节目,全天候在景区中台及古镇进行巡演。在产业链条延伸方面。发挥当地企业欣亚园林古建公司的古建园林资质优势,全面接收太统山景区、龙隐寺景区和弹筝湖水上乐园,通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实施漂流、滑雪、实景演艺、欢乐世界等游客参与性、体验性强的项目,量身打造旅游休闲养生娱乐度假区,扩大了景区服务功能,延长了游客滞留时间,延伸了产业链条。在旅游品牌打造方面,利用大众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加大宣传力度。一是通过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投放广告,与周边各大景区开展宣传牌置换合作,组织专人赴宁夏、内蒙、上海、杭州等多个大中城市,参加各种专场推介会,签订有知名度的合作旅行社,全面拓展客源市场。二是充分发挥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宣传营销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以崆峒山为核心的智慧旅游大景区体系,发展“互联网+旅游”业务,与甘肃敦煌智慧旅游公司合资成立了崆峒山智慧旅游公司,通过改版升级崆峒旅游网站,开通崆峒山官方微博、微信,与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合作,知名网站链接,开展网络互动宣传,不断扩大崆峒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在西安、兰州、银川等一级客源地设立崆峒山旅游营销服务中心,开展了“你游山我买单”等主题营销活动,直接让利于消费者,向市场投放崆峒山优惠代金券,宣传效果显著。同时,同步做好与当地旅游行社、散客咨询、票务上门服务以及游客来平住宿餐饮服务与平凉文旅投集团的对接工作。在融资筹资工作方面,政府搭建平台多方合作。通过政府搭建融资平台,不断探索融资模式,坚持巩固公司信用,规范融资程序的原则,采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与国开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甘肃银行等各大银行进行合作,成功开展短期流动资金和项目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直接融资,并借助政策利好开展了融资租赁等业务,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为崆峒山大景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3.2崆峒山大景区未来发展规划扩大景区面积,延长游览时间。一是挖掘历史文化,展示文物古迹,凸显汉唐遗风,以龙隐寺、博物馆为核心,规划建设古玩字画一条街、花卉市场、垂钓园、龙隐湖、文化景观及“龙隐夜画”大型亮化工程,全力打造龙隐寺汉唐文化旅游区。二是进一步挖掘和深度开发旅游资源,通过开通城区、古镇至太统山旅游专线,打造太统山野生动物养殖园、绿色生态果蔬采摘园,开发特色野味菜品,通过新建俄罗斯风情小木屋、蒙古风情园等提供种类丰富的住宿设施,开发经营高空滑
本文标题:崆峒山大景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13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