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革命样板戏:文革十年江青一伙在全盘否定十七年文学的同时,还攫起京剧改革的成果,连同现代舞剧和交响音乐组成八个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乐《沙家浜》2、伤痕文学:名称来源于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新时期文学中,以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为代表的文学潮流和类型,“伤痕文学”主要是小说。内容主要是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以及揭露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虽然在思想深度、文学观念上,带有特定时代的印记,但伤痕文学摆脱了政治的高压,提出了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因而具有积极的意义。3、郭小川体:即“新辞赋体”,为了表达壮阔的思想感情,郭小川从我国古代辞赋中,借鉴联辞结采的特点,结合现代汉语规律,创造了这种新诗体。短句长排、诗行大体整齐、对应的格式,与铺饰、夸张、重叠、排比、对偶等表现手法大量使用,以及结构、词藻、音韵节奏等方面的考究,有效地增强了诗的情感浓度与语言力度,造成一种宏阔与澎湃的气势,使得这种诗体产生了较强的艺术表现力。4、反思文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代表作有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刘真的《黑旗》、张弦的《记忆》、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5、改革文学: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其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代表作还有柯云路的《新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张洁的《沉重的翅膀》6、政治抒情诗:用于歌咏重大政治题材的抒情诗。包括街头诗、传单诗、枪杆诗等。它往往通过一个插曲,来强烈地触及时事,展示社会生活,深入开掘其中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义,把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充满诗情和哲理的艺术境界,比一般抒情诗更概括,更集中,具有强烈的激情,鲜明的政治色彩,抒情于理,抒情性和政治性融为一体。格调高昂,气势奔放,音节响亮。通常使用长句、错落的短句或阶梯式的句子,代表诗人郭小川和贺敬之7、第四种剧本:“第四种剧本”来源于刘川对《布谷鸟又叫了》的一篇评论,是剧作家刘川对1956年前后出现在中国剧坛的一批戏剧的概括。这些剧本突破了当时剧坛所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框框,而显示出某些特色。被称作“第四种剧本”的,主要有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岳野的《同甘共苦》、海默的《洞箫横吹》。【第四种剧本:《布谷鸟又叫了》,该剧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喜剧,一个真实地反映农村生活、刻画活生生人物、打破话剧创作陈规束缚的优秀之作。“第四种剧本”最为突出并最值得肯定的成就是,勇敢地突破当时作家都不敢、也难以逾越的人性、人道主义禁区,大胆地描写人,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8、陈奂生a陈奂生是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小说中的人物b陈奂生最早出现在《“漏斗”户主》中,后又成为《陈奂生上城》等小说的主人公c高晓声塑造的陈奂生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新时期农民的生活与国家的农村政策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又深入探讨了农民自身的弱点。9、丙崽a丙崽是韩少功的小说《爸爸爸》中的一个弱智儿童,是丙崽娘烧死一只绿眼赤身大蜘蛛,冒犯了神明,受到蜘蛛精的报应,生下体残心呆的儿子。b丙崽永远长不大,丙崽玩鸡屎、吸死女人的奶头,只会说“爸爸”和“x吗吗”两句话,从小到大,丙崽只会讲两句话,智力停滞不前。c丙崽是一种意象和人生的象征,作者把一种远古意识和初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给读者,对社会中愚昧、蛮荒、冥顽不化的集体无意识进行了批判。一、分析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以及题材和不足。特色:1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战斗性。他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2感情浓郁,诗意盎然。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他写人善于选取感情色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3注重诗境的创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4结构精巧。常常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采取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方法。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5语言优美、雅俗共赏。注意锤字炼句语言精美,象诗一般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题材:1反映抗美援朝伟大斗争的。《平常的人》2反映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蓬莱仙境》3描写祖国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美好的心灵的。《雪浪花》《荔枝蜜》4歌颂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深情厚谊。《印度情思》《樱花雨》《埃及灯》不足:杨朔的思想内容不可避免地为时代所局限。1有“左”的印痕。部分作品,特别是写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散文,忽视对现实矛盾的揭示,显得不够真实。2在艺术表现上则有雷同化的倾向,如《海市》《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樱花雨》等有公式化、概念化的现象。3构思和语言有时有雕凿痕迹。因刻意求“诗”,失之“太做”。“文章要做,又不宜太做”,妙在做而不露。二、秦牧散文的突出特色。1知识性、趣味性。他的知识储备是十分广泛并有一定深度的。举凡天文、地理、人情、世态、山川、名物、文学、艺术,他都广为涉猎;历史、传说、典故、见闻、奇谈、趣事、异域异论,他都锐意搜求。他堪称是一位“博闻强记”的杂家。2题材广阔,写法多样。他早就痛感于当代散文题材的狭窄,主张它应该是一个“海阔天空”的领域。3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4秦牧散文的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潇洒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与周作人相比:周作人的散文也以知识性、趣味性见长。但他的散文是以趣味性本身为目的的闲适小品。秦牧散文没有闲适性,很注意主题表达,重构思,“形散神不散”的模式。)三、简论刘白羽散文的特点。1)诗情与哲理的结合。他的散文是叙事、抒情、政论三者的结晶。散文叙述重视说理,以情写理,情理互现2)充满了浓重的时代的战斗气息和恢弘的历史视角。从时代的高度观察生活,反映鲜明的时代精神3)直抒胸臆,披露自己的爱和憎,引导读者思索生活中的问题,探求生活中闪光的哲理4)刘白羽在结构上,擅长将现实和历史的镜头剪接交织起来。散文的语言激情充沛,词句鲜亮峭拔,富有充实感。四、比较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的异同。1新奇的故事、精粹的引文、有趣的知识2优美如诗、热烈似火、广阔像海3清丽如水粉、浓艳如油彩和多彩多姿的风俗画。杨朔:诗人,含蓄、隽永、阴柔、婉约,情意绵绵。秦牧:学者,广阔、深邃、丰富、渊博,妙趣横生。刘白羽:战士,雄浑、鲜明、飘逸、刚健、气势磅礴。一、高晓声艺术特点:1农民灵魂的透视者高晓声檀长描写农村生活,善于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探索我国农民坎坷曲折的命运与心路历程的变化,文笔简练幽默,格调寓庄于谐,在新时期文苑独树一帜2农民灵魂的“探求者”。以“探求者”的眼光,为中国农民塑像,既有传统美德,又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所积淀的下来的民族劣根性,重铸受到历史制约的民族灵魂。3把人物置于最利于表现他的环境中,充满喜剧色彩。4幽默深沉,寓庄于谐。高晓声的语言风格具有独特的韵味。那些立足乡土,在民间味道十足里有些许的辛酸和幽默富有别样的意蕴,具有十足的泥土味,富有地域色彩,生机盎然。5第三人称的叙事风格,以叙述为主,尤其擅长概括性叙述,很少使用直接呈现的方式等。6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人物的灵魂。一、简述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及其开拓性意义。1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等。2伤痕文学的开拓性意义在于:突破题材禁区,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开启了80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从人道主义立场塑造人物,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二、简要分析《班主任》中的谢惠敏形象。1谢惠敏是刘心武《班主任》中的人物形象;2从极左的角度看,谢惠敏是个“好青年”:不看黄书(《牛虻》和《青春之歌》);开会“狠批”同学;积极过组织生活;穿长袖衬衫,不穿裙子等等;但是,谢惠敏实际上是个受极左思潮毒害的青年;3谢惠敏形象揭露了极左思潮毒害之深,从而提出了及时清除四人帮思想毒害的问题。一、简析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点。1有强烈的时代感,表现出革命战士的风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写下了豪情满怀的誓言:“请求我们的时代,把更重的担子放在我们双肩”(《三门峡》)2思想深邃而想象丰富。通过想象和联想,开拓新的艺术境界。《甘蔗林—青纱帐》两种农作物本没联系,在他的奇妙的联想中,通过异同比较,构成了两个时代的象征3语言运用具有独创性。他在吸收古典诗词、民歌和群众口头语言基础上,把哲理与形象,抒情与叙事、描绘结合起来,把明朗与含蓄、粗犷与细腻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语言风格。如他的《祝酒歌》4诗歌形式多样,众体兼备。a阶梯式。《投入火热的斗争》b、半自由体《白雪的赞歌》c、新民歌体(比兴手法)如《祝酒歌》d、自由体(散曲、小令)如《将军三部曲》e、新辞赋体。将几个短句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长句,每句二十字左右。诗节行数也有一定的规律,有四行一节,如《甘蔗林——青纱帐》一、简析《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艺术形象。梁三老汉是《创业史》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a在旧社会,这个老贫农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创立家业的辛酸史,因而衷心拥护土改。作为一个小生产者,他最大的梦想是利用新社会分给他的土地,用狠命的劳动真正地创立起个人的家业来。所以,当社会生产方式要发生重大变革时他一时是难以相信也难以接受的。这是他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制观念因袭重担的农民的保守性所决定的。b另一面,他又是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劳动者,他尽管怀疑、反对儿子办互助组,但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关心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命运。c作者相当精彩地描写了这个矛盾着的双重性格,并着重表现了这个人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d把一个农民在告别私有制时思想性格的转变,及其心灵上经历的艰巨的、痛苦的斗争过程,揭示得如此完整、细腻、入木三分和震撼人心,可以说,梁三老汉是当代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二、梁生宝的形象:a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梁生宝,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b他在党的教育下,一旦认识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就决心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道路c正当“老资格”的党员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积极、聪明、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d他谦逊、纯朴、老实、厚道、善于思考,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更不指手划脚、夸夸其谈,表面上甚至还有些面嫩口拙,爱情生活上更是缺少勇气和机智。e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有牺牲精神,是他的最可宝贵的思想品质。小说着重描绘了他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坚实有力的行动。f小说还通过“买稻种的路上”“和增福夜谈”等章节“对梁生宝的内心世界作了深入细致的揭示,展现了他的崇高的心灵美。他决心把自已的一切部献给党的事业g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勇于进取、坚忍不拔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严于律己和注重求实的作风,曾经有力地吸引了许多读者。一、简析贺敬之诗歌的创作特点。1充沛的政治激情和鲜明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即政治情怀2富于变化的抒情与浪漫主义艺术精神的统一3多种诗歌形式的探索。二、简述贺敬之诗歌《回延安》的艺术特点。1比兴,是“信天游
本文标题:现当代文学下册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13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