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历史七年级下册 总复习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第二课:“贞观之治”第三课:“开元盛世”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第五课:“和同为一家”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第七、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选官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统一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2、589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二、隋朝经济发展1、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2、结果:①人口激增②垦田扩大③粮仓丰实三、大运河开通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统治2、时间:605—610年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全长2000多公里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四、繁盛一时的隋朝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618)第二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二、贞观之治1、措施: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注意戒奢从简,并以身作则。④下令整顿吏治,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例如: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2、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延续了贞观政策,注重生产,选拔人才。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三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1、原因:①重用人才例如:姚崇②整顿吏治③提倡节俭2、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使经济继续发展,史称“开元之治”。二、盛世经济繁荣1、农业①修建大型水利工程40多处②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③蔬菜品种增加;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④工具改进: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3、商业::①唐朝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②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繁华的商业区。③“长安百万家”,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三、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四、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907年,唐朝灭亡。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而有真才实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却得不到做官的机会。2、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科举制开始诞生。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二、科举制完善1、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2、唐太宗时:①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②每年参加进士科考试者上前人,录取率仅为百分之一二③进士科考试的第一名称为“状元”3、武则天时:①创立殿试制度②开设武举③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4、唐玄宗时:①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②曾八次举行殿试三、科举制影响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3、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第五课:“和同为一家”一、唐朝在今天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二、唐与吐蕃关系1、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641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密切了唐藩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2、8世纪初,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唐蕃“和同为一家”。三、唐玄宗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封靺鞨族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云南王。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一、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①唐朝繁盛先进,激起了各国的向往;②唐朝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③发达的交通,便利了中国与各国的交往。二、唐与日本的关系1、日本先后派出10多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访问。2、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①仿效唐朝进行政治改革②参考汉字,创制日本文字③在社会生活习俗方面学习中国。3、唐玄宗年间,鉴真经过6次努力东渡日本获得成功,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三、唐与新罗的关系1、隋唐时,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派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文化2、贸易方面: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3、文化交流:①新罗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②新罗引入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③新罗音乐传入中国。四、玄奘西游: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他著《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一、建筑1、隋唐建筑的特点:规模宏大,气势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2、代表:①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③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二、科技1、隋唐之际,雕版印刷品发明,唐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唐朝时,药王孙思邈著《千金方》。三、诗歌1、唐诗的特点: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多。2、盛唐诗人李白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诗歌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3、唐由盛到衰的诗人杜甫,人称“诗圣”,代表作是“三吏”,“三别”,诗歌特点:气魄雄浑、沉郁悲怆。4、中唐诗人白居易:代表作是《秦中吟》、《新乐府》,特点是: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第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一、书法和绘画1、隋朝书法的特点:融合南朝秀美和北朝的雄健。2、隋朝书法的作用:为唐朝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3、唐朝书法家:①欧阳询,代表作是《九成宫碑》②颜真卿,代表作是《颜氏家庙碑》,特点是雄浑敦厚,人称“颜体”。③柳公权,代表作是《玄秘塔碑》,特点是方折峻丽,骨力劲健,自成“柳体”。4唐朝的画家:①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人物身形兼备,代表作《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②唐朝吴道子,人称“画圣”,他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送子天王图》。二、坐落在今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大部分洞穴是隋唐时期开凿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三、隋唐乐舞的特点: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十一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十二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第十三、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契丹建立和北宋的建立1、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辽太宗时,占领幽云十六州。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2、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二、辽、宋、西夏的和战1、宋真宗时,辽攻宋,兵临澶州城下,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打退辽军。宋辽议和,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从此,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2、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宋夏经过战争议和,元昊向宋称臣,送给西夏岁币。三、金和南宋对峙1、12世纪初期,女真族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2、金建立后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3、1127年,赵构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4、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向金求和,以谋反罪杀害岳飞。后来,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第十课:经济重心南移一、南方农业发展1、原因: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③自唐末以来,北方常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为其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④政府鼓励扶持经济发展2、表现:①北宋时引进越南占城稻并得到推广,南方成为水稻主要产地,苏州、湖州是粮仓,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②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宋朝时,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有很多茶园。二、南方手工业兴旺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丝织业有很大发展,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2、棉织业: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3、制瓷业:①南宋时江南成为制瓷业重心②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③景德镇成为瓷都。4、造船业: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商业都市:开封和临安(杭州)2、对外贸易:①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大商港,政府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②南宋对外贸易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第十一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衣食住行的等习俗的变化1、衣:北宋初年,崇尚节俭,到后来,统治者的衣饰华丽。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这反映了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2、食:东京城里的食品有200多种,夜市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北宋的肉食以羊肉为多,临安城内外的鱼店不下200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3、住:宋代百姓的住房简陋,多为低矮的茅屋。城市平民的住房多为长方形,贵族官僚宅第相当宏丽,前堂后寝,以穿廊相连,两侧还有耳房和偏院。4、行: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很普遍,士大夫一般乘驴、骡。旅店业很兴旺:邸店很多。二、瓦子和节日1、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里内就有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2、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在宋代都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第十二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二、元朝建立1、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先后灭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2、忽必烈继汗位,他就是元世祖,于1271年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灭南宋。3、文天祥抗元被俘,著《过零丁洋》、《正气歌》,最后被杀害。4、元世祖发展社会经济措施: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开凿两段新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开辟海运。5、元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马可·波罗著《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得繁华景象。6、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三、民族融合1、表现:①汉族外迁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③契丹、女真汉化④回族形成2、作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第十三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一、.北宋时,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欧洲直到15世纪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400年。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1、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南宋广泛用于航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人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条件。2、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书籍就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3、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意义: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二、沈括和郭守敬1、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记载当时科学成就,如:毕升的活字印刷术;书中还包括沈括自己创制的“十二气历”以及最开始使
本文标题:历史七年级下册 总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17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