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理解及实施(讲稿)
1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理解及实施(讲稿)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李连海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领域,在当前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非常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强调综合主题,但研究性学习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纲绳。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独立与合作地进行探索、追究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活动是课题研究或项目探究活动,即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主动地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调查、观察、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来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年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进行书本知识学习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把书本知识作为结果来获得的接受性学习相对,一般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它超越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严格的课堂教学的局限,强调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自主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关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获得探究的体验,。“研究性学习”之所以成为“课程”领域,是在学生还没有形成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时候,开设此门课程,以形成氛围、习惯。一旦任务和使命完成,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就可以由显性课程转为隐性课程。2在美国迈阿密大学研究了近十年素质教育的黄全愈博士,现在是美国著名的教育管理学专家,他的儿子矿矿在美国学校接受教育的经历,使他很受冲击。他很有感触地讲述了矿矿在学校学习成长的情况:矿矿上小学二年级时才八岁,刚能读些稍厚点的书,写些由几个长句子拼凑成的所谓文章。一天,他从学校回来,一进门就缠着妈妈带他去图书馆,说是他正在做一个关于蓝鲸的研究,要去图书馆找参考资料。两个多小时后,母子两人抱着十几本书回来了,都是儿童图书,全部是介绍关于蓝鲸和鲸鱼的知识性书籍。随着矿矿对那十几本书的阅读及“研究”的深入,黄博士两口子也不断从儿子那里获得有关蓝鲸的知识:蓝鲸一天要吃4吨虾;寿命是90到100年;心脏像一辆汽车那么大;舌头上可以同时站50到60人......矿矿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论文是由3张活页纸钉起而成的。第一张是封面,上面画着一条张牙摆尾的蓝鲸,蓝鲸的前面还用笔细细地画了一群慌慌张张逃生的小虾。在封面的左下方,工工整整地写着作者:黄矿岩(ByKuangyanHuang)。论文含4个小题目:1.介绍;2.蓝鲸吃什么;3.蓝鲸怎么吃;4.蓝鲸的非凡之处。这是黄博士一生中所看到的最简短的论文,也是一篇最让他感兴趣的论文。黄博士说:问题不是儿子学到了哪些有关蓝鲸的知识,更感兴趣的是,孩子从这次研究的经历中获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矿矿从一开始就摆开了一副正经八百作课题研究的架势:收集资料、阅读、找观点、组织文章......一步不差,一丝不苟。从决定题目,到从那十几本书中发现对自己有用的资料,到着手写文章,孩子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工作的状态下,他必须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方向......这个收获要比知道蓝鲸有多重多长更具价值。在美国,小学侧重的是对孩子收集材料、独立提问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到了中学,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则成为培养的重点。矿矿七年级(初中)时,独立完成了一个“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自然科学课的老师在一开学时就给孩子们布置了科学研究的任务,要求学生自选一个课题,用两个半月的时间独立完成全部的研究过程。课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动物到植物,从心理学到行为科学,爱选什么都行。但有一条是必须遵守的,即一定要新,不能重复前人的研究,而且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研究什么呢?矿矿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个异想天开的课题: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矿矿从宠物店买回两只小老鼠。用一块硬纸板把大塑料狗笼一分为二,在硬纸板上一左一右开了两个洞。再把两个一尺长的纸筒接在洞口上。测试时让小老鼠呆在一边,在另一边放上老鼠最爱吃的奶酪,然后测试老鼠钻过洞,取得食物的时间。他把整个测试过程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5天。第一阶段主要训练小3老鼠钻洞。第二阶段主要是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此路不通,右边的洞可以吃到食物。按照矿矿的设计,第三阶段是提供结论的阶段。在实验时,矿矿手里拿着秒表,一丝不苟地记下小老鼠每次通过右边洞获取食物的时间。测试结束,几天后矿矿完成了他的论文:10页正文,3页附加的分析表格。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的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如此“玄”的一个研究课题,竟让一个孩子找到了一个自圆其说的结论,的确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还有什么能比看见孩子独立地去完成一项科学试验更能让人高兴的呢?还有什么能比看到孩子具有独立动手的能力,有消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让人高兴的呢?研究性学习不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独创,西方发达国家早都有类似的课程,实质是舶来品。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作为一种课程领域的研究性学习,其实质是一种基于课题、项目或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即使作为课程,也是一种应用课程;但其对转变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课程价值。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第一,开放性。研究性学习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即研究性学习是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探究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活动,也就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开放性是指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不受课程标准、教材、教室、教师的限制,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内容可以是老师提供的,也可以完全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课堂内教材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单学科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可以是偏重实践与项目设计方面的、也可以是偏于理论研究方面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学习时间可能是课堂时间、也可能是课外时间;学习地点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教材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和载体,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课程载体发生了变化,没有了统一规定的教材,没有了可以操作的“本本”,没有了人们所熟悉的套路规范,课程载体变成了“问题”。这样,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宽松的时空与环境;学生没有了思想上的束缚,完全可以在他负责的研究领域中任思绪自由地驰骋,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起一种开放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对于中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第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核心的系列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重视学习结果,但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4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是研究或探究,包括调查、观察、考察、访问、测量、分析、综合、归纳、实验等以研究或探究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不是预先确定的内容,不是现成的知识,也没有现成的材料和标准答案,不能靠记忆、靠理解知识解决问题,而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收集资料,去调查,去观察、去设计实验,去思考,去假设,去想象等多方探究,才有可能解决问题,找到答案,发现规律。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学习活动,重点不在于“科学研究”,而在于学习研究的方法,经历探究的过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可能最后呈现的研究结果稚嫩可笑,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学生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经历,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通过对课题的探究,不仅了解了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知识在他们的眼中也不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内容,而是相互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学生所获得的这些感受和体会,正是开设研究性课程的主要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过程本身恰恰是它要追求的结果。第三,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实践,要求学生关注自然、社会、人类等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便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探究问题。强调超越课堂、超越书本或教材,走出学校,走近自然,走入社会,在现实的生活情境、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中学习。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现有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这是设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最根本目的。一个人的知识可以通过读书获得,而一个人的能力只有在实践的“历练”中养成。实践才是培养人的能力和智慧的摇篮。如果说其他课程主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那么,研究性学习则强调让学生得到实践能力的训练,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归宿。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对“实践性”的理解不能太片面、太狭隘,以为强调实践性,就等同于让学生做社会调查,到校外查资料、搞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实践性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自己去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可以到社会上做调查,可以外出到大学、科研机关等单位访问请教,也可以在学校里查阅资料、上网、观看各种音像资料、和老师同学讨论问题,等等。这里,“实践性”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社会调查、到校外访问与查阅资料等,只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某种具体形式,而不能和研究性学习完全划等号。第四,生成性。生成性是指学习的内容或研究的内容,都可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课题,是原有课题的拓展、延伸、发展、创新。它包括两方面:一是转移(虫吃叶),二是拓展延伸(冰—〉水—〉汽—〉水—〉海—〉5海洋动物)。三、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着眼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满足和能力品质的提高,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形成和经验的获得,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其一般目标是:1.获得亲自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体验,激发观察生活、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接触科学和社会,对身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积极观察和思考,体验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并且解决问题的愉悦,亲身经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并且逐步形成喜爱质疑、勤于思考、乐于在探究中获取新知的心理素质。2.提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特别重视提高学生从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积极探究的能力。包括:针对特定情境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确定探究的题目(项目);针对所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形成简单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采集基本的信息、数据;运用信息和数据对问题作出简单但合理的解释或回答;获得探究的结论,对事物(问题)的发展作出初步预测或提出适当的对策;用明白的话语交流、观察、
本文标题: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理解及实施(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18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