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本文是什么文体?演说词(议论文)演说内容是什么?高度赞扬伏尔泰对人类思想的巨大贡献和与封建专制统治顽强斗争的精神。自主学习目标1、了解雨果、伏尔泰的生平简历、思想、启蒙运动及写作背景。2、识记生字词。3、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和段落(充满激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段)4、体会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走近伏尔泰与名人零距离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伏尔泰与另一个启蒙思想家卢梭观点不合。伏尔泰猛烈抨击过卢梭的一部书,但是,当伏尔泰得知当局要封禁卢梭的这部书时,他挺身而出为之辩护。他对卢梭说:“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这种话的权利!”这句话一直被民主论者奉为是知识分子美德的最高体现,无数的宽容论的持有者引用这句话,以表示自己的公允。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生于军官家族。主要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凶年集》《惩罚集》《历代传说集》和其他许多戏剧作品,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学过雨果什么作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文学史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表现理想来反映现实。即将理想的生活当作直接的描写对象,展示出一个存在于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补现实的不足。表现手法往往比较奇特,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热情奔放,格调高昂激越。浪漫主义简介《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1778年5月30日,“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几1878年5月30日,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陨落yǔn诅咒zǔzhòu弥留mí灵柩jiù诉讼sòng无聊liáo凌驾líng深邃suì睿智ruì蕴涵yùn怜悯mǐn恪尽职守kè污蔑miè鞠躬gōng注意下列字词的音和形陨落(yǔn)灵柩(jiù)睿智(ruì)诅咒(zǔ)深邃(suì)宽恕(shù)弥留之际黎民百姓恼羞成怒肃然起敬不屈不挠登峰造极媚上欺下恪尽职守(kè)结构解读总结全文,再次揭示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激励后来人。崇高的礼赞(1)(2-9)(10-12)(13-14)总的评价伏尔泰在历史上的非凡地位,世纪性的贡献。回顾历史,伏尔泰为被压迫的人类而孤军奋战。赞美人格,伏尔泰具有睿智的微笑。历史现实伟大人格伟大贡献请在第一段中找出最能体现雨果对伏尔泰评价的一个词和一句话。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为什么雨果认为伏尔泰是永生的?明确:因为他生活的年代反映了法国18世纪的特点,他用长寿的岁月,用等身的著作,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而斗争的自由中去。听读思考世人怎么对待伏尔泰的逝世,雨果呢?细读第一部分,思考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3、“诅咒”和“祝福”如何在雨果的身上被看似矛盾地体现?越是伟大的人物,越是遭受激烈的毁誉。“过去”象征着黑暗与邪恶,“未来”意味着正义与光明。伏尔泰所受的极端毁誉,正反衬出他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他对世人的启蒙硕勋(“启蒙”的西文原意,就是带来光明)。小结:雨果对伏尔泰的精彩评价,激起了听众的共鸣,赢得赞同的掌声。伏尔泰是几个世纪前的伟人,在雨果看来他是怎样的人呢?请找出表现伏尔泰形象的句子。分析“斗士”形象:1.斗争的原因2.斗争的对象3.斗争的方式4.具体表现5.结果(人民无知,宗教愚昧,君主专制,司法黑暗)(宫廷贵族金融界教会)独自一人,一枝笔(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为西尔旺蒙巴伊卡拉斯拉巴尔辩护胜利细读第二部分,思考1、伏尔泰是一个勇猛的“斗士”,他让我们想起旧中国也有这样一位勇士——那就是“鲁迅”,说说他们的共同点:A、用笔作武器B、孤身奋战,都遇到无数的困难、挫折。C、不仅有思想上的教化,还有行为上的具体帮助教师小结:从思想上引导人类走向光明和平,这正是伟人先知的最大贡献。不同的是,他们生活的世纪不同,斗争的性质、对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些不同,获得的效果最终也不一样。伏尔泰是“法兰西思想之父'’,他经历了君主专制由鼎盛到衰败的转折期,为当时的人们带来了自由和民主的声音。倔强的斗士形象雨果抓住伏尔泰的什么特点去表现的?抓住伏尔泰的“深邃的双目”和“睿智的微笑”进行描写。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他的哪些特点?明确: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表现了他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优秀品质;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表现他的善良、仁慈、博爱的宽广胸怀;微笑体现了伏尔泰讽刺幽默的战斗性格。从雨果的演讲,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作为学者,他用著作同封建专制制度斗争,在思想上有卓越贡献:“培育良知,教化人类”,“教导人们走向自由”;作为斗士,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用行动为受害者辩护,替弱者伸张正义,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鼓舞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走出来,为人类争得民主、自由和人权。伏尔泰形象有什么时代意义?他不代表行政权力,他代表进步的文明思想,在他生活的时代,君主的权力、宗教的权威,束缚着人们,而伏尔泰的目的就是推翻权威,建立自由。1.雨果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塑造了一位“斗士”和“智者”的形象。在雨果看来,伏尔泰“是一个新纪元的到来”。伏尔泰把自由的精神和民主的思想带到人们中间,引起人们思想彻底的变化。在演说词的最后,一般都会发出号召,达到感情的最高点。雨果由对伏尔泰的赞扬,进而又写了什么?作者由伏尔泰联想到一批哲学伟人:卢梭、狄德罗、孟德斯鸠等先驱哲学家们。雨果写这些哲学先驱的目的何在?重申自由、民主和真理的重要,鼓舞人们能够继承前人的精神,向现实宣战。细读第四部分,思考•1、雨果的时代是个怎样的时代?•——“野蛮还在”,“刀剑猖狂”,人类还在流血,还有君主独裁,还有不息的战争,还有被压迫者的痛苦和呻吟。•2、“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这句话包含怎样的意思?•表现出雨果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暗示着:长眠于坟墓中的伏尔泰,他曾经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无论曾经怎样被黑暗湮没,但最终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大放光彩。3.本文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巧妙之处?雨果演说本文的最大意义在于什么?内容上:(演说意义)作为法国19世纪精神领袖的雨果,他希望像他的前辈伏尔泰一样,再一次向世人大声疾呼“人的生命权,良心的自由权,理性的最高权威,劳动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呼告:“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结构上:巧妙地呼应了演讲开头的“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一句;而且把18世纪与19世纪,把整个人类解放的光辉历程,都融合在一起。伟大丰功伟绩思想启蒙——现实关怀非凡人格(正义、仁慈、诚实、浩瀚的心胸)永恒——播种文明、追求光明伏尔泰斗士智者赞扬崇敬呐喊自由、平等、博爱文明的使者、思想之王贡献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思想上“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行动上为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人格微笑“微笑,就是伏尔泰”伟人之伟大自信、雅量和大度语言特点:雨果在这篇演讲中很好展现了浪漫主义的语言风格。体现了对比鲜明、文采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等特点。总结三、品味下面的句子,体会雨果饱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1.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过去”象征着黑暗与邪恶,“未来”意味着正义与光明。伏尔泰受到“过去”的诅咒与“未来”的祝福,正反衬出他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他对世人的启蒙硕勋。所以说“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2.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伏尔泰的微笑,是对愤怒情绪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尘嚣之后的宽恕与安详;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讥讽,是比对手站得更高的俯视、轻蔑;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安抚,是最为真挚的仁慈与博爱。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把迷信和丑恶照得透亮,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平等“黎明的曙光”。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成为“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意味着人民普遍地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这句话揭示了启蒙思想家的毕生追求与巨大贡献。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这句富有激情的生动呼告,表现出雨果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暗示着:长眠于坟墓中的伏尔泰,他曾经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无论曾经怎样被黑暗湮没,最终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大放光彩。这句话,极其巧妙地呼应着演讲开头的“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而且把18世纪与19世纪,把整个人类解放的光辉历程,都融合在一起。八、板书设计: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1、总体评价——伏尔泰世纪性贡献2、回顾历史——思想启蒙与现实帮助礼赞人格——“睿智的微笑”3、回到现实——呼吁讨教,表达决心语言风格:充满崇高敬意、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感情自然流露。课外延伸:伏尔泰哲理名言积累•这里是我的心脏,但到处是我的精神•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虽然我不在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将以我的生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激情是使航船扬帆的骤风,有时也使它沉没,但没有风船就不能前进。•友谊是灵魂的结合,这个结合是可以离异的,这是两个敏感正直的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契约。•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光总向上腾,石头总往下落。
本文标题: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2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