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安徽省铜陵市总体规划文本及汇报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2030)2011年6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目录1.规划研究2.市域规划3.中心城区规划4.远景X年概念规划5.专项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1.规划研究1.1规划背景1.2城市总体发展战略1.3规划重点1.4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1.1规划背景1.1.1发展环境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焦点;铜陵面临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挑战。铜陵的制造业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但产业结构偏重工业;铜产业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也造成了较大的环境代价。-1000000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700000080000009000000千元按行业大类分类各行业工业增加值情况2005年2006年2007年产业结构变化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5.31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59:67.11:30.30。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1.1.2区域竞合促进铜陵城市功能提升十一五以来国家提出主体功能区战略,并在2009年以来集中出台了一系列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国土开发格局正在形成。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是区域竞合格局中提升铜陵城市地位的关键。2009年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安徽省迄今第一个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安徽省以皖江城市群建设为重点启动新一轮发展。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铜池一体化发展”,江南集中区一轴双核两翼布局沿江发展轴——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合肥、芜湖双核滁州、宣城两翼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1.1.3区域交通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区位条件沿江、跨江交通设施大规模建设,高铁建设,将对铜陵新一轮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铜陵是皖江地区区域性交通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随着区域交通建设的加快,将极大改善目前铜陵的交通区位环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1.1.4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要求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阶段特征,铜陵既处在空间规模快速增长时期,也面临着发展模式转型带来的产业结构、乃至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大调整。2003年与2008年城市建设用地现状比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城市空间拓展受到“山、水”限制,污染工业布局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生长受到空间门槛限制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区域交通与城市布局的矛盾突出铁路分割城市,城市近期拟建的大型项目趋向“边缘化”,路网结构与产业布局关系脱节,交通功能混杂。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工业用地布局不合理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单中心结构与发展重心转移存在矛盾。工业类型和主导风向影响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用地受限,空间发展重心逐步向北、东偏移,生活与产业在使用空间资源时缺乏协调、同步。未能形成具有凝聚力和独特形象的新的城市中心区。跨越式发展动力不足。工业用地2010年近期规划与08年现状比较2010年近期规划与08年建设用地现状比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1.1.5城乡社会经济转型2007年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对于皖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强调资源永续和生态保护。中部崛起正处在中国城市化战略转型的重要阶段。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1.2城市总体发展战略1.2.1城市发展条件分析(优势与不足)十一五期间,铜陵的经济规模连续跨越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台阶,2005年以来GDP保持17%的年增长率,经济增长速度全省第一位。2010年GDP总量相当于2005年的2.4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38.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安徽省地级市GDP平均增长率比较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巢湖市芜湖市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黄山市1)铜陵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2)制造业对经济贡献大,但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产业附加值低。工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但产业结构偏重工业,而重工业结构又以中低端资源型产业为主,服务业的支撑能力弱。“三个独大”特点:城市经济中工业独大,工业中重化工独大,重化工中有色独大。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城市产业合肥现已形成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轮胎、电子信息及软件、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八大重点产业。马鞍山已形成以钢铁工业为主体,汽车、化工、机械、电子等多门类的工业发展体系,是泛长三角城市群中重要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芜湖形成了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纺织服装、金属压延、船舶制造等产业发展迅速。铜陵铜陵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了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最大的硫磷化工基地、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和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安庆安庆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巢湖巢湖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现已基本形成电线电缆和电工器材、建材与新材料、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与化工、机械、纺织等六大支柱产业。池州池州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出口红茶、茧丝绸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宣城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耐磨材料、电容器、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主的产业集群。滁州滁州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工业已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子、食品、化工、轻纺、建材等优势产业集群。皖江城市经济带各城市之间主导产业比较大部分城市都以制造业为主,铜陵比重较高;制造业各城市之间有专业化分工,但是没有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未来不会有全方位的中心城市,铜陵有可能成为某一职能的中心城市。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2007年中国铜矿查明资源储量分布中国铜矿资源储量主要城市分布3)有好的铜产业基础,产量较大,但铜矿储量相对不足,产品种类比较单一。矿产资源种类多,但储量相对有限,最重要的铜矿资源频临枯竭,已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与国内其他城市或企业的铜产品构成相似,极易造成产能过剩和铜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4)新兴产业成长快,但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一业独大的格局并未根本变化。铜产业一枝独秀,在全国同行业占据重要地位,铜陵有色公司,连续6年保持电解铜产量全国第一。纺织、电子、化工、建材、能源等产业发展较快。已形成了以铜、化工、电子、建材四大产业为支柱,纺织、机械、医药、能源等产业为补充工业体系。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工业增加值逐年上升。电力、电热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也有较快增长。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逐年下降。按行业大类分类各行业产值比较(2007年)-1000000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70000008000000900000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烧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它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电力、电热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重工业比重大,城市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带动能力不强,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局限性。具有较大就业吸纳能力的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比较:2008年三次产业产值比例2.6:67.1:30.3就业比例为22.1:36.3:41.6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20.52%16.30%7.42%6.91%5.41%43.45%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它服务业第三产业发展情况0204060801001202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0.00%10.00%20.00%30.00%40.00%50.00%第三产业产值变化情况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情况5)铜产业支撑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较大的环境代价,增加了就业压力。扫把沟地区循环产业园区城市主导风向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6)多方面的竞争力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产业层次竞争力优势不明显,产业发展成本高、层次低。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省排名第4,全国排名第88。但发展成本竞争力处于明显劣势地位,在全国的排名位186,省内排名倒数第二。产业层次竞争力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排名第7,全国排名第146。第三产业规模小,业态形式单一、传统,物流、咨询、中介、信息等现代服务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06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纲要方案汇报7)行政区划范围小,经济集聚程度高,但与周边地区联系弱。造成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产业基础尚不能支撑中心城市功能的发展。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但人均经济指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中心城区集聚了经济总量的90%,是全省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小的城市。2007年安徽省各市GDP总量比较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合肥市
本文标题:安徽省铜陵市总体规划文本及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30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