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案)
6.1.2《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广东省编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第二小节中计算机病毒及预防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讲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点,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让他们能够树立起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并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在各方面的水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征。(2)掌握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3)学会运用杀毒软件。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对病毒危害的认识,学习病毒的预防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获取和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积极态度。(2)使学生认识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做到不制造和不传播计算机病毒。(3)使学生做一个守法、尊重知识产权的好公民。【教学重点】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的几个特性,掌握如何预防和清除计算机病毒。【教学难点】掌握如何预防和清除计算机病毒。【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熊猫烧香”病毒的视频。(视频简述:2006年底,我国互联网上大规模爆发“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该病毒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并将感染的所有程序文件改成熊猫举着三根香的模样,同时该病毒还具有盗取用户游戏账号等功能。该病毒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截至案发为止,已有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遭受感染和破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问题:通过观看这段视频,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说说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给学生一个直接的感受,让学生自己通过视频总结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分小组讨论:结合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说一说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征?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性、可触发性。(三)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1、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盘设备进行传播,这些设备通常有计算机专用的ASIC芯片和硬盘等。2、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这些设备包括软盘,磁盘,U盘等。3、通过Internet进行传播。4、通过即时通信(如,QQ,MSN)和无线通道传播。(四)常见的病毒发作案例1、网页屏幕闪烁2、弹出多个同样的网页3、开机弹出很多对话框4、韩国扩大镜病毒展示图片:近年来全球重大电脑病毒疫情及损失,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病毒危害性的认识。(五)计算机病毒的预防问题:既然计算机病毒有这么多的坏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预防计算机病毒呢?(学生回答:使用杀毒软件)介绍几种常见的杀毒软件:卡巴斯基、瑞星、金山毒霸、360、江民、诺顿、ESET问题:那么只使用杀毒软件能够有效预防病毒吗?(教师讲解杀毒软件的杀毒原理)有效预防计算机病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不随便复制和使用盗版及来历不明的软件;▲定期对电脑进行病毒检查,定期升级病毒库;▲对数据文件进行备份;▲关注最新病毒报告和病毒发作预报,做好预防工作。
本文标题: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31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