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院参考书1.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2.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李振吉主编.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词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4.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教学参考丛书·中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绪论•学习要求•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属性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基本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穴)在内的整体系统,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主导思想—整体观念•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生理基础—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病理基础—六淫,七情,饮食,劳逸•诊治特点—辨证论治(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代:战国—两汉时期•标志:四部经典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哲学思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道:世界本原与生命起始儒: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兵:用兵之道(2)医药知识的积累•殷商时期:酒及汤液用于治疗疾病•西周时期:认识疾病,确立病名。记载38种•如疸、痹、腹痛、聋等•春秋时期:治疗技术发展(针、灸、药)•战国时期:扁鹊丰富诊断技术,文贽用怒治忧•[五十二病方]记载103病名、283•方、247种药名。(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直接观察法:采用解剖的方法观察。•食道与肠道的长度比为1:35(现1:37)•发现不同脏器及其位置,如肺、脾、肝、肾、女子胞的位置。“心主身之血脉”。•整体观察法:分析类比推理的方法观察人体•逐步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整体观察法•以外测内:“有诸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内脏生理病理现象-----反应于外•外在生理病理现象-----测知于内•五脏分证---某些特定症状,归结为某脏的•生理失常,治疗时,调理该脏•就能治愈该病。(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学说---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影响生命观•阴阳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辩证法思想---推•五行学说动和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1)理论框架的建立四部经典是确立的标志《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著作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包括《素问》《灵枢》共18卷162篇论文。贡献:1.强调整体观念(人自身,人与自然)•2.古代哲学思想(精气,阴阳,五行)•3.建立以五脏为核心的有机整体•4.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论《难经》-秦越人(扁鹊)81难难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补充著作贡献:1.脉学发挥-创独取寸口脉的诊脉方法2.命门说-左肾右命3.无形三焦说后世“内难二经”并称。《伤寒杂病论》成书年代及作者:东汉张机(字仲景)宋代林亿整理出版时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贡献:伤寒杂病论是辨证论治的奠基著作1.《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112方2.《金匮要略》重在脏腑辨证262方3.共载方269方4.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2)治疗技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及作者:秦汉,原著佚名•贡献: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1.载药365种—上品无毒益气,中品疗疾,•下品有毒祛邪。•2.提出“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3.提出“七情”的配伍理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等(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晋-王叔和撰《脉经》是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是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隋-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唐-孙思邈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2.宋金元时期•宋代-陈言(字无择)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首论三因理论,对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宋代-钱乙撰《小儿药证直诀》开脏腑辨证先河,对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作出了新的贡献。•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倡导火热论,•撰《素问玄机原病式》,后人称其为“寒凉派”。•张从正(字子和)倡汗、吐、下攻邪法,撰《儒•门事亲》,后人称其为“攻下派”。•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撰《脾胃论》,后人称其为“补土派”。•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撰《格致余论》,后人称其为“滋阴派”。3.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出版了集大成的医学著作《医学纲目》,《证治准绳》,《医宗金鉴》《四库全书.子部》等。•明-张介宾(字景岳)撰《类经》和《景岳全书》,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主张补养肾阳和肾阴。•明-赵献可(字养葵)撰《医贯》,认为“两肾之间•命门主持一身阳气。命门学说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科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清-吴有性(字又可)撰《温疫论》,首倡戾气以别六淫,戾气多从口鼻而入。•清-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撰《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清-吴瑭(字鞠通)撰《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清-王清任(字勋臣)撰《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理论。4.近代与现代•近代-曹炳章撰《中国医学大成》,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中西医学从论争-汇通-结合•近代-张锡纯撰《医学衷中参西录》,为中西医汇通的专著。现代--继续发展中西医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更加系统规范〈黄帝内经〉—•〈内经讲义〉—〈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三)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1.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与前提•2.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1)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保持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色。•(2)将中医学纳入现代科学研究序列。•(3)强化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研究。•(4)注重中医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5)创建科学的假说和构建新的理论。•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基本概念—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有密切关系结构上功能上病理上诊断上治疗上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互协调,彼此为用相互影响察外知内相互联系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与社会关系的密切性季节气候变化昼夜晨昏变化地理区域不同社会进步社会动乱社会地位社会环境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的整体性•(2)病理上的整体性•(3)诊治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概念: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观点。•结构:五藏,六腑,形体,官窍,在经络系统•联络下,形成五个生理系统。•功能: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气行血,肝疏气机,肺气宣降,脾气运化,肾气摄纳,诸脏赖于心神主宰心心肝脾肺肾小肠舌目筋脉五脏五体五官网络图*形神一体观•形体—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精、气、血•和津液。•广义之神—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之神—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包括情•绪、思想、性格等心理活动。•形与神相互依附,不可分离•形为神之舍,神为形之象•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形神一体观•精、气、神—“三宝”之间的关系••神------主宰------五志变化•化驭气------动力------五脏功能化化调控•精------基础------藏于五脏(2)病理上的整体性•“有诸内,必形诸外”•局部反映整体—眼疾—肝之精气失常—五脏之精气失常,脏腑之间影响•如肝气疏泄失常•—1.影响肝本身功能•—2.影响脾气运化•—3.影响肺气宣降•—4.影响心神、心血(三)诊治上的整体性•诊断•验舌—由外察内的诊病方法•—测知脏腑精气的虚实(质)•—推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和逆顺转归面望面色—测知脏腑精气的盛衰和病邪的所在(三)诊治上的整体性•治疗—强调整体层次上调整局部病变•“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局部与整体•1)口舌生疮,舌尖碎痛—心火上炎•治疗清心火,利小便•2)久泻不愈—肾阳虚—灸百会—下病•上取•3)形神一体—调神可安体,治体可养神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自然环境分时间和空间•时间—年、季、月、日、时•气候变化: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植物生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汗•天寒则腠理闭—尿•地域环境:地势、水土、物产、风俗习惯(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空间—地域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多湿热,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腠理多致密•水土不服(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气候剧变:超过人体适应能力,机能失常,•不能适应气候变化•季节病:春多风病、夏多暑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气候变化影响疾病—关节炎•时间变化影响疾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预防—养生防病要顺应四时•“法于四时”•“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冬病夏治,夏病冬治”(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治疗—“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热远热”“能夏不能冬”—夏不避温热“能冬不能夏”—冬不避寒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子午流注—时间针法•--纳甲法和纳子法•地域影响•西北地势高—寒凉干燥—少用寒凉•东南地势底—温热湿润—慎用辛热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大环境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小环境政治经济地位,对身心机能有•重要影响(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尝贵后贱”—脱营•“尝富后贫”—失精•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急剧变化,导致人•的精神情志不稳定4.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医学模式—医学对人的生命、健康、疾病的•理论认识•生物医学模式—现代医学实验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天人一体观(二)辨证论治•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疾病—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诊断要点、鉴别点•疾病—某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举例—感冒、肺痈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证—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证—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证—证候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时相性—不同阶段的本质•—空间性—不同类型的本质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症—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症—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行为表现,•如发热、呕吐、烦躁等。•症—或是医生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苔黄、脉数等•症—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依据。•症—同一症状可见于不同疾病和证候。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病与证—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证与症—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
本文标题:中医基础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327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