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搭石》评课稿今天,听了王老师执教的《搭石》一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搭石》是一篇乡土气息浓厚的文章,课文截取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展示了乡亲们善良、友爱、互敬互帮的美好品德。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王老师在课堂上把学生们带入了这个民风纯朴的乡间,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一、教学目标设置合理,完成效果好。王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比较合理,本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王老师很好地把握了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不断体会,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环节清晰,流畅。王老师的教学环节清晰,流畅。王老师在开课初,经过简洁明了的导入和检查预习后,让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说一说体会。学生通过朗读,汇报了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王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段落和句子,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感悟,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评价后再感悟,再升华。在教学中,王老师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通过默读、交流、圈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培养了学生学会倾听的良好品质。三、体会课文,独具匠心。由于我们地处农村,学生对农村人的纯朴、善良都有很深的体会。王老师抓住这一点,积极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他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的情景,想象生活周围那“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让学生引导把这些句子美美地读出来。在教学中,老师还注意引导学生朗读,他让学生反复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语速由慢变快,再由快变慢,孩子们也跟得很有节奏,书声朗朗,起起落落,好像是走搭石的人没有乱了步伐一样,最后总结“这样的动作就叫作协调有序。”又在读中领悟了词意。如此的情、境、意三者融为一体,整个过程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却有一番清新雅致的韵味。四、亮点与不足。王老师的这节课有不少亮点,如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环节的处理,教学评价等都处理得很好。但其中也有不足的地方:感觉有些词语的理解不是很到位。比方说“脱鞋绾裤”、“人影绰绰”等,可以让学生亲自做做动作,或者结合平日的生活情景来理解,这样就容易多了;另外在课堂中,我觉得还应该加强一些写作知识的指导。因为阅读也是为学习文章做准备的,老师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贯穿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的。
本文标题:搭石评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33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