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
朦胧诗及其叙述学习目标朦胧诗的“朦胧”所引起的论争情况以及发展结果朦胧诗以及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舒婷、北岛、顾城的创作风格特点,以及他们的异同朦胧诗的发展和变异情况什么是朦胧诗?所谓“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一、回顾五、六十年代诗歌的特点。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与共和国文学范式决定了这时期诗歌的基本范式是:颂歌与战歌。时代对于诗人,以及诗人对于自身,都是这样要求:“必须具有正确的、强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感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和精神的伟大变革,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诗也就是时代真实而嘹亮的音调,也就是人民意志的代表”。在主情的诗歌创作中,强烈的个人情感被社会、集体的本质取代;诗歌独特的含蓄、暗示、暧昧等美学因素被怱略、被消极。贺敬之放声歌唱郭小川自己的志愿二、朦胧诗的出现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这些年轻人的写作既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名利,完全是出自内心的一种真城与激情,所以他们的诗显现出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完全不同的思想空间。《相信未来》郭路生(食指)(节选)当蜘咮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写下:相信未来。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1979年7月1979年,权威性刊物《诗刊》先后刊出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新爱的祖国》等诗,标志着朦胧诗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到1980年,全国许多刊物争相刊登这些青年诗人的作品,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冲击着中国文坛。三、朦胧诗论争的情况及论争的意义由于这些朦胧诗从内容到形式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的颂歌、战歌截然不同,自然引起人们的困惑、不解,以至抵触,特别是经过文革洗礼的的一些文人。1979年,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诗人公刘在《星星》复刊号上发表《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文章对顾城作品中表现的个人情感表示担忧,“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980年,著名作家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文章把这些诗贬意为“朦胧诗”,“朦胧诗”的称呼也就是由此文而来的。1981年,老诗人臧克家在《河北师院学报》第1期发表《关于“朦胧诗”》,文中凛然指出:“现在出现的所谓‘朦胧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一股逆流。”1981年,丁力在《河北师院学报》第2期发表《新诗的发展和古怪诗》一文,把这些新潮诗称为古怪诗,并把其提到政治的高度:“古怪诗的出现是受国内和国外的影响。在国内,有些人对过去的新诗重新评价,为过去不受欢迎的流派,如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反动派翻案,这是不好的。”对这些打破传统格局的诗,支持者也层出不穷。《在新的崛起面前》谢冕《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谢冕主张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朦胧诗,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粗暴干涉的教训,我们又有太多的把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创作方法的诗歌视为异端、判为毒草而把它们斩尽杀绝的教训。而那样做的结果,则是中国诗歌自‘五四’以来没有再现过‘五四’那种自由的,充满创造精神的繁荣。”《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有如下特点:一、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二、强调自我表现;三、对于传统艺术习惯的背离。《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徐敬亚《当代文艺思潮》1982年第1期文章全面阐述了朦胧诗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美学、思想内涵等《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这三篇文章是为朦胧诗呐喊助威的著名文章,被统称为“三个崛起论”,与朦胧诗一样遭到严厉的批评。这场争论延续了近五年的时间,1985年后才渐渐平息。这场论争是以不了了之结尾,而不是形成一场政治运动,这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第一次,非常特别。其原因与思想解放的政治背景有关。朦胧诗引起的这场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1、全面复苏和回归“五四”新文学的精神;2、由论争演变为一场自觉的诗歌运动,并在这一运动中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3、在论争中,不断涌现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这些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影响着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四、朦胧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不再是集体的代名词,也不是“螺丝钉”,而是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在艺术上,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炼、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后来,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五、代表作家的诗作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朦胧诗代表着真正的过渡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代精神,是文学回到文学自身的开始,因此它是当代文学史不可缺少的一笔。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主要是北岛、舒婷、顾城。北岛简介原名赵开振,1949年生于北京,1968年中学毕业后,进北京一个建筑公司当工人。后曾在两家杂志社当编辑,然后辞职做“自由撰稿人”,80年代末出国定居。主要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在天涯》《零度以上的风景》(这些诗作大多在海外出版。)北岛的诗作特点:北岛1970年开始诗歌创作,在他的生活中的两次死亡事件对他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是好友遇罗克的被“四人帮”的专政机构枪决,二是他妹妹为救一个溺水儿童遇难,这不仅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冷峻的观察,也使他对于死亡——生命的意义有了省思。北岛表现出沉思者的姿态,诗风凝重,眼光犀利。他的诗中充满着许多警句式的诗行,极富概括力与洞察力。舒婷出生于福建泉州,在厦门鼓浪屿长大。一九六九年中学毕业后到闽西山区插队落户,一九七二年回城待业,做过各种各样的临时工。时代的灰暗与个人的不幸,刺痛她的心灵,她在那时充满了被遗弃的寂寞。舒婷诗作的特点:在朦胧诗人中,舒婷是最早得到大家认同的的诗人。舒婷的诗表现出一种甜密的忧郁,一种感伤的希望,形成一种深情柔和的诗风。舒婷以款款的吟唱,抒写了人的情感世界,充满了温情与包容,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舒婷的诗采用了隐喻、意象、暗示、象征、通感以及打破时空等等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具有着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舒婷的诗有较强的宗教色彩。舒婷的诗作《致大海》《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落叶》《双桅船》顾城简介:1956年出身于北京,13岁随父亲到山东左黄河道的农场。1974年回到北京,做过多种杂工。1980年以后专职从事创作,1993年10月9日在新西兰希基岛自杀。他的诗集有《黑眼睛》等。顾城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他诗歌的魅力是来自那种童话般的迹近“纯洁”的幻想。对顾城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舒婷的《童话诗人》中找到答案。顾城的诗作:《生命幻想曲》《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北岛与舒婷的比较:舒婷是情感型的,主要致力挖掘自己(女性)的心灵;而北岛是思辨型的,主要致力于探讨人类的精神。舒婷的诗表现出现代主义的特点,但所表现的现代主义特点是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引桥”,而且表现表现出更加内向的趋势,更加关注生命本体的意义;而北岛是当代诗歌现代主义的先锋,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先驱者的觉醒意识,富有哲理的思想深度和充满艺术魅力的人格力量,形成“凝重奇峭”的风格。舒婷是一个感情至上主义者,重视自己的直觉和感悟,总是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而北岛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自觉地把个人和民族的苦难作为一个双重的精神十字架北在自己身上。北岛与顾城的比较:两人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但两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和表现特点又有很大的差别。所受的文化教养不同:北岛在思想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曾接触过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而顾城较少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对现实的态度不同:北岛虽然拒绝与现实社会合作,但始终表现出自己对人类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而顾城在对现实失望后,以逃避的态度去寻找自己眼中的童话世界,去创造一个与世俗世界相对立的美好幻境。五、朦胧诗的发展与变异朦胧诗江河、杨炼的史诗新生代后朦胧诗第三代诗人江河的史诗代表作:《太阳和他的反光》杨炼的组诗:《诺日朗》、《半坡》、《敦煌》、《西藏》1、朦胧诗的变异之一:史诗2、朦胧诗变异之二:新生代“后朦胧”诗人,以海子、王家新、骆一禾、西川等为代表“第三代”诗人,以韩东、于坚、杨黎、李亚伟等为代表3、“后朦胧”诗人的创作特点:与朦胧诗人一样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但他们与朦胧诗人相比较,他们更强调体现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更注重从哲学层面探讨人生的价值和诗歌的终极意义,其作品比朦胧诗更丰厚深邃,也比朦胧诗更艰深晦涩。代表人物是海子。关于海子1964年生于安微省怀宁县,在农村长大。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4、海子的创作特点:海子是一个诗歌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人生的悲观主义者,在他的身上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在社会急剧变革和中西方文化激烈冲撞中无处依傍的精神焦虑。海子的创作在风格上与舒婷有相似之处,就是善于采用抒情手法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倾向;在精神气质上则接近北岛,受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在作品中透出一种智慧与高贵、孤独与愤激。海子的作品5、“第三代”诗人的创作特点:否定朦胧诗。变异和反动朦胧诗与“后朦胧”诗:反英雄、反崇高、反理性、反文化、反抒情、反优美等。通过语言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变异来体现诗歌审美意识的变异。如:《有关大雁塔》、《尚义街六号》有关大雁塔韩东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次英雄然后下来走进下面的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本文标题:中国现当代文学-朦胧诗及其叙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35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