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小组合作学习文献综述
小组合作学习文献综述1.1合作学习的发展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和实践。从文字记载看,教育中合作的观念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古典教育名著《学记》。《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2]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切磋,彼此交流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在西方,早在1世纪的时候,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18世纪初,英国牧师倍尔和兰咯斯特在英格兰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了广泛的实验,他们的观念于19世纪初传到美国,深受欢迎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这一时期,最杰出的合作学习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家帕克,他在担任马萨诸塞洲昆西学校的管理者时(1875-1880),每年平均有30000多名来访者,检验他对合作学习法的运用情况。帕克以后,著名教育家杜威(Dewey,J)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小组,并将之作为其著名的设计教学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教育学史上,真正的、科学的、系统的关于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不仅震惊了美国朝野上下,同时也使美国教育界受到了了严峻的挑战。此后十几年里,美国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有三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开始了课堂情境中合作学习的开发与研究。他们从小组教学,能力分组教学等教学实践中得到启示,从社会心理学中寻找理论依据,初步形成了一些关于合作学习的策略(如“小组一游戏一竞赛”);到8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的理论日趋成熟,其影响也逐步扩大,合作学习的研究者们从各种实验研究中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学生小组成绩分工”、“小组辅助个人”、“小组调查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等),合作学习开始成为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教学流派;现在,合作学习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国的中小学教学,对于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合作学习己进入与相关教育理论融合发展的阶段,合作的观念开始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我国关于合作学习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现有文献看,我国较早尝试运用合作学习小组教学的是浙江省的杭州市。这一尝试是由原杭州大学教育系与天长中学、杭州第十一中学合作进行的。实验班的教师认为:“采用小组教学后,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气和活力”。[3]1993年,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主持的中外合作项目《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开题。该课题实验单位涉及山东、广东、河南、浙江、北京、天津等9个省市的百余所学校,历时长达6年,实验学科以语文、数学、外语为起点,逐步向其他学科推进。通过研究与实验,首次提出了合作教学的性质、原则、模式、策略以及合作教学技能等概念体系,为我国的合作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并对合作学习给予了高度重视,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4]然而,从现有文献来看,我国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的英语、政治、历史、艺术等文科教学领域,高中理科关于合作学习的实践探讨还很少,特别是针对化学教学的研究就更少。因此有必要在这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工作。1.2合作学习的相关概念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已有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其实践也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2]由于在不同国家的合作学习实践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人们关于合作学习概念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5]英国著名教育学家赖特和以色列著名教育学者梅瓦里克女士根据斯莱文的上述定义,揭示了他们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6]加拿大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文泽认为:“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将学生随机地或有计划地分配到异质团队或小组中,完成所布置的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7]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俩则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3]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沙伦博士认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8]我国教育学者王坦,对合作学习的概念做了这样的界定:“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3]综上所述,对合作学习概念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组织策略。它通过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成分;2.合作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学生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3.合作学习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目标价值和实施策略,己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1.3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目前,实践中运用着的合作学习方法和策略种类繁多,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入手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是每一个合作学习的实践者都必须首先做出回答的问题。合作学习并非仅仅是让学生们围坐在课桌旁,边做作业边说话,合作学习也不是将一份作业单交给某一个小组,由一个人承担全部作业,其他成员各行其是,最后大家都签上名字上交了事。真正的合作学习重在要求学生们就学习上的问题共同进行讨论,彼此帮助,相互依赖。为此,合作学习必须具备某些基本要素以区别其他教学活动。[2]虽然目前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研究者大都有着自己对合作学习基本要素的认识,但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大家比较公认的理论当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约翰逊兄弟俩提出的五因素理论。约翰逊等人认为,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有5个,它们是: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作用、明确的个体责任、社交技能的良好运用和小组自加工。[8]1.3.1积极的相互依赖积极的相互依赖指学生们不仅知道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小组中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为了使学生关心彼此的学习,他们必须坚信他们之间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他们是“荣辱与共”的。小组组员都要认识到:“除非他们的组员取得成功,否则他们自己也不能获得成功(反之亦然),他们必须将自己的努力同其他组员的努力协调起来以完成某个任务”。[9]学生们的这种合作动机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体奖励结构来激发和维持,另一方面,他们之间要有清晰的共同的小组目标。例如,“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并确保所有组员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具体而言,有许多方式可以构建积极的相互依赖:1)积极的目标互赖,全组要完成至少一个共同目标;2)积极的奖励互赖,其他组员受奖励时,每个组员也会受奖励;3)积极的角色互赖,小组为了完成某一任务,各组员被分配一些互补性的、相互联系的角色;4)积极的资料互赖,每个组员只拥有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一部分信息、资料和工具;5)积极的身份互赖,全组共享一个身份;6)积极的外部对手互赖,全组组员合作战胜共同对手;7)积极的想象互赖,全组都想象自己在共同的虚拟情景中学习;8)积极的环境互赖,全组合作学习时紧紧围坐在一起,等等。其中,前五种互赖是主要的。[10]1.3.2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指学生之间有机会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和相互激励。只有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所希望的合作效果:1)产生合作性的认知活动,例如,口头解释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所学概念的性质,将自己的知识教给小组其他成员,阐明所学知识是如何与己有知识相联系的;2)产生社会性规范和影响,例如,同伴承担一定责任,同伴之间相互启发和促进,影响了彼此的推理和结论等;3)通过言语和非言语反应对彼此的学习表现提供重要的反馈;4)有机会影响缺乏学习动机的同伴参与学习;5)使彼此获得了解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合作学习课上,教师应当最大程度地提供机会使学生互帮互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并对彼此为学会而付出的努力给子赞扬。为了使面对面的相互作用富有成效,小组的规模不宜太大,一般以2~6人为宜。1.3.3明确的个体责任个体责任指每个组员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为了落实个体责任,每个组员的作业必须受到评估,并且,其结果要返回到个体组员。小组成员们必须知道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谁最需要帮助、支持和鼓励,并保证不能有人“搭便车”。合作学习小组的目的是使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可能的范围内成为强者。而个体责任是使所有组员通过合作学习取得进步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师可以尝试许多途径,例如,在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测验后,随即抽取某些学生的作业来代表整个小组的成绩,让学生将其所学教给小组其他同伴,让学生向小组解释所学内容,等等。1.3.4社交技能的良好运用社交技能是小组合作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如果学生缺乏社交技能,即使被放在一起,被迫合作,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的。为了协调各种努力,达成共同的目标,学生必须做到:1)彼此认可和信任;2)彼此进行准确地交流;3)彼此接纳和支持;4)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组员之间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学会共同的活动方式,建立并维持组员间的相互信任,以及有效解决组内冲突等。教师必须教学生一些社交技能,以帮助他们进行高效合作。一般来说,学生的社交技能越高,教师对学生运用社交技能的奖励越高,教师越关注教学生社交技能,那么,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的学习成绩就越高。1.3.5小组自加工小组自加工,亦称“小组自评”,指小组成员对小组在某一活动时期内,哪些组员的活动有益或无益、哪些活动可以继续或需要改进的一种反思。由于小组人员与小组任务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个组员的活动效果和效率、整个小组的互动模式的效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合作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以保持在达成共同目标中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小组自加工的作用在于:1)利于组员维持彼此之间的良好工作关系;2)便于组员学习合作技能;3)增进组员对自己参与情况的了解;4)促进组员在元认知和认知水平上思维;5)强化组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的成功。1.4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1.4.1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群体是成员之间的互赖性可以变化的动力整体,群体的本质就是导致群体成为一个“动力整体”的成员之间的互赖(这种互赖通常是由共同目标而创设)。在这个动力整体中,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成员之间紧张的内在状态能激励群体达成共同的预期目的。[11]在合作性的社会情境下,群体内的个体目标表现为“促进性的相互依赖”,个体目标与他人目标紧密相关,而且一方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另一方目标的实现;在竞争性的社会情境下,群体内的个体目标则体现为“排斥性相互依赖”,虽然个体目标之间联系紧密,但一方目标的实现却阻碍着另一方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消极的相互关系。在合作性的群体中,个体具有较强的工作动机,能够相互激励,相互体谅,个体间的信息交流也比较畅通,合作性群体的工作效率明显高于非合作性群体。在“群体动力理论”的基础上,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俩提出了“社会互赖理论”。社会互赖理论
本文标题:小组合作学习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36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