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关于印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的通知
-1-皖水院办[2010]28号关于印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的通知院各部门、各系(部):现将第五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印发给你们,希望各系部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先对示范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认真梳理,再对其他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特此通知二○一○年十一月十日-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专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知识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广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根据我院的实际,提出在优化8个示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现提出如下原则意见,供各系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参考。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依据,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充分吸收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强化办学特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注重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构建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科学优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方面有根本的保证,使人才培养质量有新的提高。-3-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要求,特别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2.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课程可单独设置,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实践教学-4-以安排生产性实习、实践为主,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5.贯彻工学结合思想工学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应主动争取企业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6.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在遵循上述原则基础上,各专业应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专业特色。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1.方案制订的依据、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1依据文件与会议精神1.2指导思想全面发展,整体优化,因材施教,体现特色,国际化1.3基本原则九个突出:目标定位突出准确性、课程设置突出职业性、教学内容突出前瞻性、知识构建突出针对性、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培养过程突出实践性、教学环境突出开放性、质量评价突出社会性、培养方案突出操作性。2.教学计划2.1类型层次本专业培养高职专科应用性专门人才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5-2.2招生对象本专业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2.3修业年限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2.4就业岗位(群)2.5培养目标2.6人才规格与关键能力能力、知识与素质要求职业关键能力主要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2.7课程设置核心课程主要课程及其内容2.8进度安排(表)3.专业教学实施3.1专业建设模式3.2人才培养模式3.3专业教学模式3.4师资配置3.5实训条件配备3.6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3.7主要专业教学实施(项目、主要教学情景、任务单、教学与学习指导……)4.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6-4.1考核与鉴定4.2配套管理制度4.3专业评价制度4.4校企合作协议4.5顶岗实习管理办法5.编制说明5.1方案适用范围和可调节度5.2专家鉴定意见5.3方案主要特点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间安排1.三年制专业的课内总学时一般以2000~2200学时为宜。2.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理工科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50%,文科不低于40%。3.学期课时安排第1学期:新生推迟2周入学+2周新生入学教育+15周教学+1周考试;教学周课时不超过30学时;第2学期:19周教学+1周考试;教学周课时不超过30学时;第3学期~第4学期:19周教学+1周考试;教学周课时不超过26学时;第5学期:课内教学周+考试周不超过10周,周课时不超过26学时;后面安排实践教学,进行“专项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对条件允许的专业鼓励第5学期“工学结合”全部安排“专项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第6学期: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14周,进行“职业综合能-7-力”训练,建议第6学期寒暑假连续安排顶岗实习,以保证学生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五、课程设置的原则意见(一)理论课理论教学由四大模块组成,即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选修课模块。1.公共课公共课主要包括思政、英语、体育、应用写作、高等数学(1)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原则上按专业大类全校打通,统一课时及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度”,构建公共基础课平台。(1)思政课:按中宣部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安排,每门课程除理论讲授外,都应有一定比例的课外教学和实践活动。思政课教学应围绕提高教学效果,着力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使读书、讲课、研讨和实践运用相结合,提高思政的教学质量。思政课在前三个学期内开设,周2学时。(2)基础英语:基础英语分两学期开设,周4学时。按省高职英语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学生入学后可以在任何学期参加高职英语水平考试,对提前通过高职英语水平考试的学生,可免修后续英语课程,学院开设有关英语提高班或选修课,鼓励学生参加CET-4、CET-6考试和专项英语水平考试。在基础英语教学完成之后,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特点与要求适当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建议周2学时。鼓励各系安排各种形式的英语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校英语角和英语社团组织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外语创-8-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做到高职三年英语学习不断线。(3)高等数学(1):一般第1学期开设《高等应用数学》,周6学时(含习题课),第2学期根据专业的不同要求,可开设《工程(管理)数学》方面的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其教学内容可有所不同。全校统一开设《高等数学》(2)供学生选修提高。(4)体育:1-2学期开设基础体育课程,每学期周2学时,第3-4学期开设专项选修课,主要在课外时间进行。要做到体育教学与晨炼,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达标相结合。(5)计算机应用:一般分两学期、两门课开设。一门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另一门根据专业需要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CAD》、《数据库及应用》等,均按周学时4教学,并各安排一周上机实训。《计算机应用基础》参加省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所取得成绩作为该课程成绩。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学习和参加其它计算机应用课程学习及考试(参加省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做到三年计算机学习应用不断线。2.专业基础课:原则上按专业大类打通,为专业学习统一提供基础支撑。同一专业大类内的各专业按专业大类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不能组成专业类群的专业,单独设置基础专业课。3.专业技术课:按专业设置,专业课既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与要求,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积极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要对原有专业课进行重组或整合,删去课程之间重复及陈旧的内容,吸纳本专业最新技术应用成果,体现教学内容精简优-9-化。4.选修课:选修课是指学生在掌握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以后,为进一步拓宽专业面,学习专业前沿与专业交叉知识,提高人文素质或强化专业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所选修的课程。一般开设文化基础拓展类选修课(如:英语、数学、语文等)、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公共关系、美学概论、心理学、环境与人类、舞蹈、音乐等)、业务工具类选修课(网络、规范、标准、手册等)、专业拓展类选修课(专业纵横向拓展及跨专业选修课)、创业创新类选修课(经济、法律、职业生涯设计等)。前两类选修课程由基础部面向全院开设,后三类专业选修课程由各系面向全系开设。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说明学生选课要求。(二)实践课实践课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综合练习、毕业设计或顶岗实习,也包括军事训练、劳动、社会实践等。要加强并严格各类实践教学环节,所有实践教学均不得免修。在实践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习实训,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实践环节一般应单独组织考核,计成绩和学分。学生在校劳动课的安排应在第一、二学期进行。劳动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灵活安排,每次劳动时间计在学生综合素质手-10-册里,总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周时间;学生应积极参加各项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应少于五周时间。六、课外教育计划课外教育计划是我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途径,学生均需按要求参加,并由有关责任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课外教育计划参考如下:项目要求内容责任部门军训时间10天队列训练、内务训练、军事常识、纪律教育等保卫处、学工处、各系形势与政策教育每学期16学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国内外形势教育基础部、各系课外读书活动5本中外名著、名人传记、人文、社科等读物各系、图书馆社会实践5周以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各系、团委劳动1周组织环保、校园卫生,参加有关部门劳动等各系、总务处科技创新3项学校科技活动,校外科技活动。各系、教务处文艺实践或体育竞赛3项文艺社团组织或团体活动,参加体育竞赛团委、基础部讲座6次人文、科技、思想教育、心理健康、艺术等教务处、各系七、学分设定和课时计算原则课程都设立学分,理论课约16学时1个学分;实践课以周为单位,1周1.5个学分。实践课1周按26学时统计。-11-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工作程序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学院统一领导下进行。2.首先由教务处提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经充分讨论并经学院批准后即开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3.各系部要成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小组,由系主任担任组长;工作小组要聘请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参加。4.各系部制定(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充分调研分析专业业务范围、任职要求或技术领域以及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准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科学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形成以后必须召集骨干教师广泛讨论,再经专家论证,根据校企专家论证意见,工作小组进一步修改后确定并上报教务处审核。5.专业培养方案由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经学院批准后作为重要教学文件下发执
本文标题:关于印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的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37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