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领导干部如何走出决策的经济学误区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领导干部如何走出决策的经济学误区周天勇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前言党的16大提出决策要科学化,民主化,特别是科学化。我们领导干部,平常日常大量的面对的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因为党的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党执政的第一要务也是经济建设,所以在经济建设中,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用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那么我到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学很多年,在省部级班、在中心班,在讨论的时候,在交流的时候,到外地去调研讲学的时候,学员以及实际中提出来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些观点、有些看法似乎表面上是对的。但是,实际上可能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有可能是错的。那么我今天,就讲这么十几个问题。这个题目就叫“走出决策的经济学误区”。一、农业的规模经营与集体经济体制第一个问题就是农业的规模经营要走回集体经济体制。这个问题就是有一次我们在学员交流的时候,有一个市委书记,地级市的市委书记提出来,看来这个农业规模经营加入WTO以后,那么,还是要回到过去集体经济那种体制上去。但是,你要是表面上一想,你看现在各家各户地都很分散,小规模地生产,肯定竞争不过的国外的大规模的农场。好像似乎是对的。但是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就是说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不可能再回到集体经济体制上。从经济学分析有这么几个原因。(一)制度经济学的分析一个就是制度经济学上讲,简单的生产方式适应的是简单的组织形式。农业这种简单的生产方式,适应于家庭经营这种简单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制度经济学上讲,如果以简单的生产方式,套以复杂的组织形式,比如说,集体、国营公司或者是甚至股份公司等等这种复杂的组织形式的成本太高,简单的生产方式收益比较低,这个简单生产方式的收益,抵不过复杂组织形式的成本,那么这个组织形式是要亏损的。这就是一个从经济学上讲,它是这么一个道理。就是你看你专业化分工复杂了,或者是比如说比农业复杂一步了,到生产作坊了,这个就需要股份合作制。再进一步是工厂制了或者很大需要资本很多,这样就需要股份公司、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有限责任公司,就复杂的组织形式,对应于复杂的分工和协作形式。(二)回到集体经济体制实现规模经营的问题从现在来看,我们就是回到集体经济体制上去,来实现规模经营,容易形成一些问题。1、和村民发生冲突一个就是村里留机动田、集体留机动田,来实现规模经营,村长、村委会可能用机动田的调整来实现一些自己的利益,这是一个,和村民发生冲突。2、劳动力大量剩余第二个就是回到集体经济,集体规模经营,从另一个意思上说,就是说原来一亩地上一个人,小规模的,现在把100亩集中起来,如果100个人也集中起来,这个土地和劳动力的比率没有发生变化,就是劳动生产率还是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规模经济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这100亩地集中起来,由10个人耕种,原来由100个人耕种的,现在由10个人耕种,那么这个就实现了规模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不是说简单地回到集体经济体制上去,回到集体经济体制也是劳动力大量剩余,更加剩余,这是第二个。3、集体经济的体制风险很高第三个就是你回到集体经济,这个集体经济的体制风险很高的。(1)农民劳动没有积极性集体经济首先从劳动上来讲,农民没有积极性。这个我们人民公社制度高级合作社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农村的联产承包制以前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集体经济实际上,如果搞不好就是谁也不劳动,谁也想占便宜,谁也想从集体经济里多获得收入,多获得利益,但是少付出劳动的经济,集体经济实际上就是这样。所以我们用联产承包制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体制上讲,解决规模经营问题不能再回到以前的集体经济上去。(2)产权不明晰另外一个集体经济的风险,它这个产权不明晰。可能村委会、村长利用集体的土地谋取利益,没有办法制约他。所以如果农业要实现规模经济再回到集体经济体制上去的话,会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带来一系列问题。(三)规模经营和家庭农场并不矛盾另外,规模经营和家庭农场并不矛盾。为什么不矛盾?你看像美国,像许多国家,美国最大的家庭农场8万亩土地,它的家庭农场平均是1000多亩地,1600多亩地,平均农场都在2000多亩、3000亩一般这样大的土地,就是一家一户就种了。所以家庭经营、家庭农场、家庭这种组织方式和农业生产这种简单生产的规模经营,并不矛盾。(四)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发展合作经济的条件另外一个就是这几年,也提出了关于土地入股、股份合作制,以及农村的社会化服务进行合作经济,发展合作经济,比如说金融、合作信用社、水利设施大家都入股,完了形成一个社会化服务的合作经济。再一个比如说南方有些比较富裕的村,工业比较发达,加工业比较发达的村,土地入股,老百姓以土地的股来进行分红,这些土地集中起来,实行了规模经营,村里派专人来经营这个土地,这个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说,第一,这个村里如果工商业特别发达,除了农业以外,其他的收入比重很大。那么这种情况下,农民把土地交回村里,村里按股进行成立一个股份合作社。实际上,他的股份是土地,那么以这个土地的股份来分红,但是,价值不是土地创造的。而是主要以其他资本,其他生产、其他加工工业创造的,实际上,每个人拥有的土地,成为分其他行业收入的一种依据,一种产权形式。另外,比如说金融合作社、供销合作社这些真正有农民进行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科技组织等等,这些也是与土地无关。所以假如这个村里既没有发达的工业,也没有发达的商业,旅游业等等,仅仅是农业生产或者牧业生产,那么就是没有其它的这种收益的情况下,如果你硬性地形成土地股份合作社,那么这个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就比家庭经营要复杂得多,可能今年这个村里种什么,可能每个人都要投票,每人都要决策,这个决策的成本就很高,生产经营的成本,组织成本就很高,效率很低,不适用这种复杂的形式,不适应于农业生产这种简单的生产方式。所以这个需要区别开来。(五)规模经营需要较长的土地使用年限和流动的产权另外就是规模经营需要农民长期的承包土地。不仅是30年,可能是50年、60年、99年、100年长期地归他使用,土地的使用年限越长,人们越愿意兼并土地。比如说10年,你剩下5年了,我兼并土地干什么?需要有流动的可以流转的产权。我想这是第一个可能发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生误会的一个问题。二、村村通的成本和收益第二个容易发生误解的一个问题,就是村村通。这个村村通是我们经常在报纸、政府文件里看到的一个词。比如说,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水,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村村通邮路、邮政,村村通电话等等。(一)一个案例那么村村通,当然从村民的社会各个全面的发展来看,当然村村通好了,但是需要从经济的成本和收益方面,进行分析。比如说举一个案例,二十户的村有一百五十个,这是一个情况。比如说,有三千户的一万人的小镇子,这是一个情况。那么你通电,通水,通路,通邮电,通电话,通自来水等等,这些二十户的一百五十个村的投资,要比三千户的一个一万人的镇子大得多得多。我在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的《走出决策的经济学误区》对这两个绝对的例子进行分析。就是一个村十几公里修了一条路,十几公里弄了个自来水,弄了个电,这个东西成本太高,它这个村里整个村民的收益,还抵不过电的损耗,路的维修费用等等。比如说这个村里就订了一张报纸,邮递员每天还得送,邮递员的工资呢?比如说一年是2万块钱,这个村里订了一张报纸,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假如说一年也就300块钱,你说他为这300块钱送报,要付出一年一个人2万块钱的工资,这是不合算的。所以,村村通从经济学上讲,绝对是一个片面的错误的概念。(二)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定义经济发展是什么?发展经济学上,经济发展在空间概念上的定义,就是经济发展是人口、资本、生产能力、市场基础设施等等,包括信息等等在空间上集中的过程,就是人口要集中。比如说人都在村里90%的人还在农村,你说你这个地方经济发展了,你就是反过来要假如说,我10%的人在城市里,90%的人在20户的村,遍地都是这种村,你说你要把村村通电、通水、通邮路等等,小学也建上,初中也建上,卫生所,防疫站都建上,你根本搞不起,从经济上讲根本不可能的。(三)农民负担重的原因所以现在为什么农民负担重?它有一个原因,就是政府和事业单位也是有投入和成本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的。比如说我5个村集中起来建一个小学,老师教的学生多了,一个校长一个学校就行了,你现在每个50个人的一个村,50户的一个村,一个村要建一个小学,那要5个校长,建5个学校,本来一个老师教100个学生,你现在一个老师教了20个学生,那么20个学生,村民也得负担你,100个学生村民也得负担你。当然你教100个学生,村民负担要轻得多。所以,我们这些教育、卫生,农村的七站八所,就是因为太分散,农民负担很重。我到一些地方去说撤乡并镇以后,有的镇特别大,农民领个结婚证不方便,所以这些人的理由还是小一点,农民出门就领结婚证。但是政府必须得考虑成本,这个领结婚证他一生领一次,假如说他不离婚,一生他就结一次,你说他很远也没什么麻烦的,但是你要说每个村都弄一个民政所,老百姓出门就领结婚证,养着民政助理员老百姓负担多重,你得考虑政府的成本。(四)农村的商业性机构不赚钱的原因为什么农村的一些商业性的机构不赚钱?供销合作社、金融等等这些组织不赚钱,就是因为村里人太少。比如说,我现在成立一个商店,一天来几百个人,一天的流水好几万。村里一天来了三四个人,一天的流水就几百块钱,那么几个商业人员,工资都不够。(五)总结所以村村通路,村村通水,村村建立防疫站,村村建立卫生所,村村干这个,村村干那个,这个东西是口号上讲,从经济学上讲是不对的。那么就必须得人口集中,村要并成,村里的人越来越多的到镇里去,到城市里去,小村子要变成大村子。这样我们经济发展的代价才会小一些。这是第二个容易发生误解的问题。三、加大农业和农业科技投入的误区第三个误解呢,就是关于经常提的一句话,就是加大农业和农业科技投入。这也是我们经常提的,我们几乎每年都提要加大农业投入,特别是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这个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到底对农业发展有没有用?如果片面地强调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不一定对农业有利,甚至有害。为什么呢?有这么几个原因。(一)加大的投入投给中间部门一个就是加大投入,投到哪里去?你是投给农民了还是投给中间部门了?我们现在,很多加大所谓农民的投入,没到农民的手里,到什么公社,七站八所这些部门,最后就到村里。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七站八所用这些钱去养人了。有的加大农业投入是投给农业加工工业、农业生产资料工业了,保护了这些产业的落后,加工工业的落后,有些是用于七站八所养人了,拨点什么林业经费,拨点这个经费,那个经费下来都让这些人吃皇粮了。所以有的是拨到村里,村里干这个,干那个了,效益很低,没到农民手里。这是一个。另外一个就是给中间部门,你今年给得多了,这些吃皇粮的多了,明年不给了,这些吃皇粮的又减不了,反而成了农民的负担了,加大农业投入,最后加大给七站八所,如果哪一天不加大了,坏了,这些人还减不掉,减不了就向农民收费。(二)配套费用加大投入另外一个就是有些农业有配套费用,所谓的配套费用加大投入。比如说这个乡,我给你100万,但是你这个项目必须配套100万,自己拿100万,坏了这个,上面给了100万,但是不够,要搞这个工程,那好了这100万,剩下的配套100万,他就要向农民开刀了,向农民集资,强行地收钱什么。你说是加大农民投入,最后成农民的负担了这个东西。(三)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对技术排挤另外,所谓的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的科技进步,现在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他对技术是排挤的。就是我举个例子,我是农业科技人员,我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农场,我给你提供技术服务,他这个农场比如是3000亩、4000亩,我签一个合同,我这一年服务5个农场,那么可能15000亩地,我这个科技人员能
本文标题:领导干部如何走出决策的经济学误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4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