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体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1、体育心理学: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2、锻炼心理学;是对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进行研究,主要探讨身体练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运动心理学;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4,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包含多钟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科学,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一不同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问题并可以加以利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5体育活动:指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6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只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7体育能力:具有一般能力的特征,又是一种特殊能力,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综合体。8、体育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9、体育习惯——是指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时间、器材、指导者等)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10体育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特定的体育学习情境中,为了达到体育学习目标而对学习步骤与学习方法所做的优化组合与精巧安排。11、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等。12,一般体育能力;指从事各种体育活动都具备的能力。13,特殊体育能力;指从事专门体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又称专项运动能力,因体育项目的特点不同而各不相同。14、体育团队——是指由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人群的聚合(教、学、运协同活动)。。15.特殊运动能力:从事专项运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又称专项运动能力。16.运动表象:是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和运动体验。它是反映某个动作技能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点。17、运动兴趣: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18运动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运动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11、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11、运动表象: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7、运动动机: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⒔①直接动机指向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②间接动机指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②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得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的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9运动损伤: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9.运动技能的干扰:是指已掌握的运动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和掌握,产生消极的影响,阻碍新技能的形成和掌握。10、心智技能——心智技能(intellectualskill)又称为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心理技能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练习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11、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动机、认识、情绪、意志、注意等特征)。7、心理健康: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特质和稳定的情绪表现,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8、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6.心理建设——是指通过教育及各种措施和专门性活动,使人的心理品质按照期望的模式更完美的发展。9、心理技能训练: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进行专门化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简言之,心理技能训练就是有系统、持续化的心智或心理技能的练习。⒗心理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⒘专门化心理技能: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33系统脱敏训练:又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的技术。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的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19、生物反馈训练:又称“内脏学习”或“自主神经学习”,是通过生物反馈达到控制生理变化指标的变化或维持这种变化的过程。5、归因训练: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23、模拟训练;也称为比赛模拟化训练或比赛适应性训练,是指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24、表象训练;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题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调控能力的方法和过程。25、暗示训练;是指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刺激,采用间接、含蓄的方法,对训练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21、渐进放松训练;是利用全身各部位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并辅以深呼吸和表象来调控人们紧张的一种训练方法。13,练习曲线;是表示一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绩效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10、团队社交吸引力:每一个团队成员就团体对其接受程度及社交关系的感知。12、动力定型: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这就是动力定型。13、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16、特质焦虑:是指不同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差异,属于个性心理的特征部分。17、状态焦虑:是一种在强度上有变化、随时间而波动的短暂情绪反应。18.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6.运动焦虑:是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具有担忧倾向。22、生物反馈;是利用仪器将机体内的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某些生物学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处理,以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显示给人们。22追加反馈:指动作执行后所获得的信息是凭借外力和外物对于动作结果所外加的信息。22、绩效反馈:运动后提供的有关运动操作特征的外部反馈称为绩效反馈。4.攻击性行为:是指以故意伤害他人的身心健康为目标的,有外显的语言或身体动作的行为。20、工具性攻击:是指由期望得到奖赏所引起的,并通过强化而局限在一定条件下的攻击性行为。19,敌意性攻击;是指由攻击者的愤怒而产生的.具有使人受伤害的意图和引起他人痛苦的攻击性行为。5.状态攻击性:是指一种暂时的攻击行为状态,一般来说,状态攻击性行为的持续时间与被激怒的强度有关。被激怒的程度越强,状态性攻击行为持续时间越长。23系列性技能:在这个连续体的中间是系列技能,运动操作是由一组不连续技能连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更复杂的技能动作,大多数技能都属于这一类。24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称作运动迁移。24.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26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28成就动机: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29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它是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8、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30锻炼成瘾:是指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和生理依赖。11锻炼的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锻炼的过程中,养成有规律的,有持续性的锻炼习惯。31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3,反应时间;指从刺激的出现到第一个反应开始间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又称反应时或反应的潜伏期。17,领导;为了实现预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率领.引导.指挥.协调和控制被领导者完成预定任务的一种活动过程。18,领导者;指实施领导过程的人。21,道德认识,亦称道德观念,是由道德知识.道德信念和道德评价功能几个方面组成。10、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26、任务凝聚力;是指团队成员为达到特定的任务而在一起工作所做出的努力程度,它是与完成团体目标和成绩指标相联系的。27、社交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彼此喜欢和彼此愉快地交往的程度,它涉及友谊、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等影响因素13团体凝聚力:为团体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或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14体育团体凝聚力: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或教练员与队员之间彼此吸引,共同追求某一目标或分担团体目标的动态过程。21.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习惯的技术。12主观幸福感:是描述个体目前体验到的幸福程度的综合性指标,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整体性评价。7跑步者高潮:在跑步过程中出现愉快轻松的感觉,通常会突如其来的出现,这对有规律的锻炼者来说是一种很普遍的体验,我们称之为。4、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从事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他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自己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9.心身疾病:是指主要或完全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也称:“心理生理疾病。它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的关系的总的反映。7、心境——是指延续时间较长且在强度上比较缓和的情绪状态,5.气质: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23.表象:是一种不需要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人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14、应激:人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和生理的过程称之为应激。15、志趣:是乐趣与志向的结合,是推动人实现远大理想目标的迷恋性的、最稳定的动力倾向,是学生获得好成绩的最宝贵的心理动力。6⒉.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13、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信息的指向和集中。4.交往:意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和物质品的交换。10.自尊:也称自尊心或自尊感,就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被人歧视、侮辱。27.个性:在进行某种运动技能的操作时,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操作方式1.后象:当刺激停止作用后,在短时间内感觉仍不消失的现象,是神经兴奋留下的痕迹,故又称“感觉残留”。2唤醒:是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10、迁移:人们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可以影响另一情境中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之间相互影响的现象叫学习的迁移。11、流畅体验;是一种理想的内部体验状态,它来源于人们的生理需要或心理需要的满足。⒐协变性原则(归功于内,归错于外):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吗,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则。31.果断行为是指在商定的规则之内、无伤害他人的意图,为达到目标,全力以赴、积极拼抢的行为。3.内部表象:个体想象自己完成动作过程中肌肉的感觉和情绪的反应体验。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都超不出信息沟通和物质交换的范围。12.间接动
本文标题:体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49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