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1年高考文综天津卷地理部分高清版本
第1页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地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二卷5至6页,共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媒体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3题。1.图12010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第2页A.空间形态、道路格局B.耗能状况、商业区分布C.空间结构、经济水平D.人口密度、功能区分布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2..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天津海河三岔口周边地区历史上曾是小型的商品集散地,现在这里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型的商品集散地。3.这种商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当前天津城市发展生产的影响主要是A.扩大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B.提高商品制造业的比重C.奠定了中心商务区形成的基础D.调整了商业区的控件布局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图2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题。4.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学生经过分析确定,污染物主要来自A.城镇B.牧区C.林区D.矿区5.学生对图2所示牧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组假设。据图探究,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气候、交通B.土壤、市场C.水源、技术D.地形、人口第3页图3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6.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f—地表崎岖、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风沙大D.dg—气候湿润、林地多7.下列生态功能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A.cB.dC.eD.g图4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5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8-9题。第4页8.发生图4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A.突发地震B.坡度较大的山地C.连降暴雨D.地表堆积物较多9.图5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4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A.aB.bC.cD.d图6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第5页10.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A.a→c→b→dB.b→c→d→aC.c→b→d→aD.d→a→c→b11据图6的四幅天气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第6页2011年普通高校等学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2题。共56分。12.(27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6分)(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6分)甲省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03年2009年2003年2009年5.644.998.357.26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7所示)。(3)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6分)第7页(4)请概括图8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3分)(5)图8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游客好评。请据图简述其原因。(6分)13.(29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Y市所在地每一月盛行___________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8分)(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6分)(3)图9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第8页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6分)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4)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9分)答案选择题1-5ACAAD6-10DCBBC11B综合题12题(1)甲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流速较快);甲省很多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甲省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2)近年来,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甲省高;甲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乙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3)矛盾:城镇用地(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依据: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4)沿河谷(河流、谷地、交通线)分布。(5)服务设施沿交通线分布(服务设施距景点较近),为游客游览提供方便;服务设施齐全,能满足游客在游览中的多种需要。13题(1)偏西(西南;西);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气流源自海洋,使当地增温。(2)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M河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3)两地纬度位置都较低(两地都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两地都位于河流三角洲,排灌方便,土质好(两地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两地河网密度都较大,排灌方便)。(4)S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本文标题:2011年高考文综天津卷地理部分高清版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0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