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ppt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动物区别于植物的特征(p2)•1: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来获得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2:一般能运动。光合作用自由现成的海葵二、腔肠动物:“海中之花”——海葵水母(桃花水母)海蜇珊瑚虫水螅1.水螅基本特征:(1)生态习性:水螅多生活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洁中,常附着在水草或他物上,以小型的、蠕虫为食。淡水水蚤(2)体色:浅褐色体型:圆筒形、口向上,适应固着生活;体长:约1CM,辐射对称(3)辐射对称:通过身体可以有切面都能把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水螅水母海葵各个方向多个纵轴各个方向(4)水螅结构:有口无肛门、具原始的消化腔,出现了细胞外消化;腔肠动物是真正具有内、外两胚层的动物。消化腔触手(上有刺细胞)外胚层中胶层内胚层口(无细胞结构)(5)刺细胞的作用: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和的利器,里面大多藏着刺丝和,在触手处尤其多。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能迅速弹出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将其或。攻击防御麻醉杀死毒液(6)摄食与消化水螅摄食照片•食性:水螅以各种小甲壳功物(如蚤类、剑水蚤等)、小昆虫幼虫和小环节动物等为食,被捕的食物可比水螅大很多倍•捕食器官:触手•捕食过程:•触手将捕获物移向口部;•口张开,食物进入消化腔;•腺细胞分泌酶行细胞外消化;•消化后形成的食物颗粒,由内皮肌细胞吞入进行细胞内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再经口排出体外(7)无性生殖:出芽生殖无性繁殖:群体生活的种类,芽体不离开母体而形成一个复杂的群体。水螅-芽体(在营养条件良好、水温适宜)•1、身体呈对称;•2、体表有;•3、有口无。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辐射刺细胞肛门3、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沿海岸的珊瑚礁,能稳固海岸。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之一。还可可以制成石灰及水泥,以作建筑材料。珊瑚也可作观赏及装饰用。•(2)部分水母,例如海蜇,可供食用。•(3)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伤害性,甚至可导致死亡。三、扁形动物:涡虫涡虫涡虫身体有了明显的背、腹和前、后之分,是左右对称的动物。身体由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三个胚层形成的,中胚层形成了肌肉层,使其运动能力比水螅强。眼点耳突背面腹面摄食:咽部外翻,释放消化酶,消化食物颗粒,再吸入体内,进行消化;消化:细胞内消化与细胞外消化并存感官:眼点,耳突、两侧对称:又称左右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1、身体呈两侧对称;2、背腹扁平;3、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主要特征:扁形动物的种类:绦虫(寄生)涡虫(自由生活)猪肉绦虫血吸虫华枝睾吸虫(肝吸虫)传染途径:人(成虫)—豆螺(卵)——鱼、虾(幼虫)——人日本血吸虫:1、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2、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3、中间宿主:钉螺4、感染状态:尾蚴解放前,我国长江以南省份大约有1000多万人患此病,受此病威胁1亿多人。小结:比较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种类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身体对称性对称对称身体的胚层数胚层胚层运动能力较弱较强代表动物辐射两侧两三涡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猪肉绦虫水螅、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它们的主要特征:一、腔肠动物主要特征:二、扁形动物主要特征:1、身体呈对称;2、体表有;3、有口无。1、身体呈两侧对称;2、背腹扁平;3、有口无肛门。辐射刺细胞肛门小试牛刀!!!1、下列不是腔肠动物的特征的是()A、是多细胞的B、有口无肛门C、对人类都是有害的D、都生活在水中C2.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A.涡虫B.血吸虫C.珊瑚虫D.猪肉绦虫C3、腔肠动物在进化中的地位是()A.低等的单细胞动物B.低等的多细胞动物C.具有三个胚层的低等动物D.具有完整消化管的低等动物4、下列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腔肠动物是()A、血吸虫B、涡虫C、海葵D、猪肉绦虫5、涡虫身体的哪个胚层形成了身体的肌肉层()A、外胚层B、中胚层C、内胚层D、侧胚层BCB6、米猪肉是指猪肉内含有()A、猪肉绦虫的幼虫B、猪肉绦虫的虫卵C、血吸虫卵D、血吸虫7、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的什么部位()A、胃B、小肠C、肝脏D、大脑8.猪肉绦虫的生活环境是()A.幼虫生活在大米里,成虫寄生在猪的肌肉里B.幼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成虫寄生在猪的肌肉里C.幼虫寄生在人的肌肉里,成虫寄生在猪的小肠里D.幼虫寄生在猪的肌肉里,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BDA
本文标题: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56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