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张立静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1《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研究与思考》课题研究成果概述平泉县回民中学思想品德课题组张立静我校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研究与思考》自2007年3月批准立项以来,在教研室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学校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全体思想品德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开展顺利,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就我校《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研究与思考》课题,研究的成果做如下概述:一、课题基本情况课题名称《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研究与思考》立项时间2007年3月课题类别立项课题立项级别市级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编号:0610009课题负责人:张立静所在单位:平泉县回民中学参与人员:赵铁梅、吴赫伦、刘明霞、李亚辉、王景利、汪淑芬、姚淑琴、刘桂英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价值1.问题提出1、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打破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说明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倡导的是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最具建2构空间、生成空间、发展空间的学习方式。2、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学生在和他人合作中共同健康成长,说明课题研究对促进青少年成长的必要性。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更注重的是学生在和他人的合作中的共同成长。而组建合作型学习小组正有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善待自我和欣赏别人。3、他人从事的合作型小组教学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说明课题研究对加速个人成长的实用性。本人从教二十年来,多次参加市、区级教研活动,目睹了许多老师开展的小组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展示了许多宝贵经验,将为自己的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4、学生热衷于参与合作型探究学习,为课题研究取得成功奠定了可能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缺少自我表现的空间,相比较而言,学生更愿意也善于在同龄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就为合作型学习小组的成长和课题研究的成功提供了可能性。2.研究意义与价值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动力之所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成为每一位师者的责任。传统的教学只注重学生被动的学习,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谈不上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学校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摇篮,让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究过程,激活学生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体验创新过程的乐趣,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选本题具有深3远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创新点1、研究目标:1、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合作型学习小组的学习中张扬自己个性的同时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学会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这有利于学生学会如何与别人和谐相处。2、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心、自强意识和能力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互助的对话场,让每个合作个体(既包括学生也包括老师),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都能够有发言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见解,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让成功感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源动力。3、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担任各种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代表、纪律检察员等),而且轮流担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让每一个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学习经验、交往经验,同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从而拓展自我的发展空间。4、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一定的进步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主要依据的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在4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搜集资料、语言表达、书面表达等能力是否都有所提高。5、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合作型学习小组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及帮助。如何更好的帮助合作型学习小组的成长,必然需要老师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及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这必然会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2、研究内容:(一)课题名称的界定合作: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学习: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小组:为工作、学习上的方便而组成的小集体。学习小组:为了方便获得知识和技能而组成的小集体。初中:指对青少年实行中等义务教育的学校。思想品德课:学校进行的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质道德为目的的教学科目。成长:向成熟的阶段发展。合作型学习小组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成长的研究就是研究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目的地开展合作型学习小组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合作型学习小组成长中的问题和经验的理性思考在平时小组活动中时,师生共同认识到合作型学习小组对促进教师成长、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探究和分析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取得了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帮助小组今后的成长。(三)合作型学习小组的创建要求5在组建合作型学习小组时,怎样保证每个小组在合作学习中有更多的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激发出更多的观点,怎样帮助小组成员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思想觉悟的提高都能有所成长。这些问题都是小组在创建之初必须研究和探讨的话题。可以让师生共同商量制定一定的规则,激发更多的学生创建小组的热情以及此后的合作学习的质量的提高。(四)合作型学习小组成员在合作任务中的分工问题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个人的学习。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群体活动的现象。如何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就必须通过制定一定小组活动规则明确组员的个人责任。规则的制定是一个必须深究的话题。(五)合作型学习小组成员的合作技能的培养导致合作学习小组解体或不能顺利进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导致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方法——社交技能。所以,教师必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好的社交技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它们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小组里学到更多东西,对学生与家人和朋友和睦相处,以及在未来事业上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在小组中与他人友好而有效地合作,要培养学生掌握许多社交技能。(六)合作型学习小组成长过程中的评价方法为了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由教师指出或让本小组成员自己发现或让别的小组指出某一小组在参与共同活动时存在的亮点和问题所在,从而帮助小组学会怎样更好地合6作学习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总之,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教育不再是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也不是偏爱那些十八岁前已经成绩出众的人;教师要不断摸索,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按上面的思路每走一步,都要认真总结经验,争取完成目标。3、创新点:本选题的创新程度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积极与他人合作,能对某一问题具有积极探索的心向和强烈的愿望,以及奇异的思维方式,新颖、独到的解题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激活学生内部的动力,让学生具有自主、自由、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与他人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三)研究方法(一)行动研究法遵循一定的原则创建合作型学习小组。合作型学习小组在课堂内外都有合作学习的任务,同时也要及时地对小组在某一阶段(某一项目、一节课、一周、一学期等)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以确保每个小组及组员都有所进步。(二)经验总结法教师对各合作型学习小组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初步形成一定的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四)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1、研究结论:72007年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研究与思考”课题研究以来,通过有效方法及途径,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培养了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团结合作能力加强。通过课例研讨等教学研究活动,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增强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探索出富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讲学稿设计模式这两套实用模式和可推广的理论成果。2、主要观点: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突出体现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的主体作用。⑵为学生营造合作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于实践之中。⑶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⑷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五)研究成果及其目录1、研究的主要成果第一部分:理论成果本课题组经过三年多的认真探索和积极实践,总结形成了以下富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两套实用模式和可推广的理论成果。课题组成员在教学中均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共同编写师生共用讲学稿,形成“课前预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揭示目标,探8究新知-总结重点-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讲学稿中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及学习难点。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精心备课,讲学稿的核心内容有课前回顾、课前预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究新知、课堂训练、课堂小结、达标检测、课后反思等环节,把讲学稿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自习课督促学生小组合作预习,使“先学”落到实处;讲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为后教做准备。授课时,重视问题情境的设置,课题组各成员在每节课前精心准备,创设恰到好处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学稿的每一环节的问题的设置都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学生预习就会的不讲,没预习全会的经老师点拔就会的不要多讲,难度大的要重点讲,争取每节课老师讲解的时间不进过25分钟,留足时间学生及时反馈。尤其是在达标检测设计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必做、选做题两部分,目的是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拔尖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这一环节的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课题组成员在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并有每个学生的辅导记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检测辅导效果,每学期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实际,划分课外合作学习小组等,他们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其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附新的教学模式流程图和讲学稿的编写模式(见下面两表)9(一)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中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图☆老师提前布置预习内容指导研讨诱导发现引导方向明确目标适时点拨帮助指导组织展示总结评价检查预习学生课前预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揭示目标探究新知课堂小结总结重点当堂训练检验小组学习成果研讨教材找出疑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小组评价他组评价10(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讲学稿设计模式☆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讲学稿编制模式☆课题年级组授课类型授课课时总课时授课时间执笔人审核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课时重难点课时重点课时难点教学方法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二)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三)揭示目标,探求新知(互动探究、合作学习)(四)课堂小结,总结重点(构建网络、畅谈收获)(五)当堂训练(当堂训练、迁移拓展)课后反思(及时反思,总结提高)11第二部分:实践成果(一)教师方面1、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并带动和影响了一批教师。2、实验教师的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3、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借鉴。4、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取得丰硕的成果。(1)教师课题研究方面本组教师除积
本文标题:张立静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0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