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后四首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诗人简介常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唐才子传》说他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艺术上有独特造诣。常建现存诗57首,题材较窄,绝大部分是描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的。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悠敲钟的回声。感悟诗意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水。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吗?问题思考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颔联颈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尾联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句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静衬静,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此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衬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俱”,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中心再见送友人李白•与友人送别解题目:送友人诗歌背景•这首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宣城是南齐大诗人谢朓(tiǎo)居住和任太守之地,景色优美,李白对此素来独有情衷。解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解文本•【原文】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注释】•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白水:清澈的水。【翻译】•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解文本•【原文】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注释】•别:告别。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征:远行。•【翻译】•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解文本•【原文】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注释】•浮云游子意: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翻译】•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解文本•【原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释】•兹:声音词。此。•萧萧:马的嘶叫声。•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描写“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翻译】•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赏析——结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点出告别的地点、景色。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抒发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借用马的萧萧长鸣,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无限深情。赏析——主旨•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深切关心;及对朋友前途命运的担忧。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所作苏轼一、简介本词写作背景:“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认为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二、反复品读,根据注释疏通词意,体会词的意境。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又有谁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还有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三、问题探究1、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上阕选择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营造出萧疏凄冷、幽冷寂寞的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3、“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寂寞、孤独、孤芳自赏、洁身自好。2.“独往来”“缥缈”写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境?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4、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下片写的是幽人还是孤鸿?•表面是写孤鸿,实质上是写幽人。•词人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飘零失所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惊魂未定、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的心境。5、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6、你认为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这首词运用了象征(比兴)等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诗中比兴手法运用在何处•「寒枝」隐喻朝廷高位,「沙洲」犹如荒僻的黄州,作者以比兴的手法出之,形象生动。•除此之外,在词第三句出现的「幽人」,本为幽居者或隐居之士的简称,但就整首词意来看,上有他意:荀子,《王霸》篇说:『公侯失礼则幽』,故又有被「囚禁」之义,而这个被「幽禁的居士」毋庸说就是苏东坡自己的化身。所以由此我们亦可将此首词中的「幽人」,视作苏轼对自身遭遇的比拟。7.请联系你学过的诗词,说说“鸿雁”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有哪些含义。A、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发思乡怀亲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B、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比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如李颀《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C、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D、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如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8.探讨:比较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张先词,说一说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A、拓宽了婉约词的视野。苏轼词以清新明快、沉挚深永的婉约词为主。他的婉约词不再是“花间”式的绣幌绮宴席,不是晏殊式的小园芳径,也不是柳永式的依红偎翠,他把人们的视野从传统的酒宴、歌妓、翠帐、香径等狭小的圈子引开,把读者从花间带向人间,从樽前带向世前。举凡咏史咏物、登临怀古、悼亡送别、游仙谈禅、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无不摄入笔端。B、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入宋以后,词学大兴,范仲淹的边塞之作,晏殊的人生几何之叹,欧阳修的婉转言情,柳永的长篇铺叙,都能达到高度成就,词坛的正宗——婉约词,在一百多年的发展演进中,群芳竞放,可说是蔚为大观。然而,苏轼以其淋漓巨笔,翻万丈波澜,开豪放一派先河,树词坛异帜。(两首)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陆游】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作背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内忧外患。新中国面临严峻考验。写作背景——正值金朝派兵攻打宋朝的时期,民不聊生,报国无门。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陆游】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走,漫天大雪又把春天接回来了,悬崖上已经结下百丈坚冰,仍然有梅花盛开,花枝俏丽。俏迎着风雪傲然开放不畏困难积极乐观远离驿站那残破的断桥边,梅花寂寞地开放,无人观赏。黄昏已令她忧愁悲伤,更何况加上狂风骤雨。愁低沉忧郁美丽寂寞孤芳自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俏丽的梅花不与桃李争春,只是把春天的消息向人报告。等到山花灿烂开满山野,那梅花早已隐在花丛中露出微笑。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满。凋零的花瓣落在地上,被车轮碾碎,却仍旧散发缕缕清香。藐视困难、乐观地笑功成身退、谦逊地笑笑乐观向上谦逊无私香如故坚贞不屈【毛泽东】【陆游】通过比较学习,我们已对两首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说一说两首词的相同点与说一说不同点。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陆游时代背景梅花形象思想感情象征意义自然灾害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内忧外患。金朝攻打宋朝,民不聊生,报国无门。傲雪俊俏、积极乐观寂寞坚贞、孤芳自赏乐观向上、充满自信低沉孤高、悲观消沉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化身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通过描写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开放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现了作者低沉孤傲、消沉无奈的思想感情。主旨归纳
本文标题: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后四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0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