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杜胜亚《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的界定研究》
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的界定研究——杜胜亚2014.10.2.内容摘要:绘画作品的风格形式多种多样,其分类的依据不尽相同,如果按按照图像反映客观物象的程度来分来分,那么美术可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三类。其中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的界定一直是受到学者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趋向从属关系,如果对二者进行界定,那么先要明确美术作品的地域文化等因素。在中国画领域,意象美术只与具象美术相对,抽象美术包含于意象美术之中;在外国美术领域,具象美术和抽象美术是外国美术的两个重要部分,意象美术在外国美术有不同的解释,并游离于二者之间,不能与二者相提并论。关键词: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界定绘画是美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作品的风格形式多种多样,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常见的分类标准例如:按照实用工具和材料来分,按照美术作品的实用性来分,还可以按照内容主题来分等等。另外,湘版《美术鉴赏》中提到一种——按照图像反映客观物象的程度来分,如果按其依据来分,那么美术可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三类。有些人在美术鉴赏活动中习惯先对其进行归类,根据教学实践发现,具象美术的界定和判别相对比较容易,而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人们鉴赏活动的难点,那么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有什么区别呢?一、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定义要分析意象美术,那就要从“意象”一词说起,所谓意象,大致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笔者之所以用“大致”一词是因为目前美学领域也不能给其下定义,《美学》中就特别声明“要回答什么是意象,即为意象下定义,并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1]。而意象美术的课本定义则是:意象美术作品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美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渗透所占的成分要多一些[2](如:图1)。这是相对具象美术得出的结论,意象美术的课本定义是:具象美术作品中的图像对应于客观物象,客观物象的细微之处都描绘得非常充分,物象的比例大小图1梁凯《泼墨仙人图》和空间的表现都严格符合眼睛看到的情形[3]。字面理解就是意象美术反映客观物象的程度不及具象美术。抽象美术的定义为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如:图2)。湘版《美术鉴赏》中指出:“抽象美术作品中的图像不能对应客观物象,它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美术家的主观世界。”[4]当然这更像是对抽象美术进行的一种解释说明,还不够成定义,正如意象美术,人们同样很难用一两句话来定义抽象美术,人们更喜欢把抽象美术与具象美术联系在一起来理解,认为二者是相对而存在的。二、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的界定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定义来进行界定区分。上文所述,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的界定是人们根据图像所反映客观物象的不同程度来划分的。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的不同在于二者对客观物象的反应程度不同,抽象美术比意象美术更为夸张。正因为抽象美术造型夸张,所以使人很难看懂,从而形成一种误区,那就是看不懂的画就是抽象美术,这样的理解当然是不全面、不确切的。另一方面,人们对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的界定还会受到鉴赏者主观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鉴赏者的专业修为或知识储备会直接影响其鉴赏结果,例如人们习惯把中国画视为意象美术,这过于片面,业内人士知道中国画里面的工笔画就不是,更趋向具象美术;又如三维立体画(非3D立体画,如:图3)直观来说是抽象美术,但是其中的图像也很具象,里面的小动物难道不具象吗?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出里面的小动物,这依然取决于鉴赏者个人鉴赏能力,如此等等。因此,不同的人对一幅非具象美术作品的界定并不一定得出同一答案。三、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界定的歧义人们在美术界定时经常会为一件作品是意象美术还是抽象美术产生分歧和图3三维立体图图2抽象美术作品争论,笔者认为产生这种歧义的原因在于人们“高估”了抽象美术。在传统的中国美学领域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之间是从属关系,并非并列关系。《美学》中指出意象分为仿象、兴象、喻象、抽象四类。文章进一步说明:“抽象指创作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课题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5]很显然,在中国美学范畴抽象是意象的形式之一,同理,抽象美术也包含在意象美术之中,因此,在传统中国美学领域只需界定具象美术和意象美术,不需界定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当然,随着西方美术理论的大量融入,抽象美术的比重愈来愈大,抽象美术有脱离意象美术的趋势,但不管怎样,其依然从属于意象美术。在外国美术中抽象美术与具象美术相对存在,二者缺一不可,“抽象”一词起源于外国,且在外国美术中“抽象”一词使用得也很频繁。业内公认抽象画的鼻祖是康定斯基,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美术简史》中指出:“康定斯基在1911年至1921年最早画出了抽象画。”[6]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美术史纲要》中也指出:“1911年他(康定斯基)和马克尔组织了‵轻骑士派′,从这时到20年代初,他创造了一种自由抽象的绘画。”[7]从此之后抽象美术不断发展变化,如: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等等。那外国美术是不是没有意象美术呢?当然不是。通过学者对西方美术的意象性展开的深入研究表明,西方美术有其独特的意象性,由于翻译、理念、习惯等因素,致使意象美术在中西方的表达和体现方式不尽相同。比如西方画家更喜欢用“主义”、“风格”、“画派”等形式来体现画家自身独有的主观性,这其实与中国美术的意象如出一辙、异曲同工,如果按照意象美术的定义,那么相当多的画派作品都是意象美术。例如表现主义,其反对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8]更偏重于主观情感表达;又如抽象表现主义,该主义重要画家托比(MarkTobey)受到了中国书法和艺术的影响,通过抽象的构图和线条与色彩结合,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9]。综上所述,意象美术很难与抽象美术进行界定,对二者的理解和运用需要特定的文化背景。如果在中国美术领域,那么主要界定具象美术和意象美术;如果在外国美术领域,那么主要界定具象美术和抽象美术。当然,外国美术也有“意象性”,中国美术也有“抽象性”。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注释:[1]朱立元,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290-293[2]尹吉男,美术鉴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8:5[3]尹吉男,美术鉴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8:4[4]尹吉男,美术鉴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8:6[5]朱立元,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293[6]邵大箴,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3:252[7]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206[8]邵大箴,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3:250[9]邵大箴,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3:261参考文献:[1]薛永年,罗世平.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5[2]朱立元,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3]邵大箴,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3[4]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本文标题:杜胜亚《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的界定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08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