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浅谈化学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和培养
浅谈化学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和培养苏州高新区东渚中学李雪龙作者简介:本文作者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化学教学工作,近二十年的一线教学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至今已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等杂志上发表,并获得好评。现为学校的理化生组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98年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内容提要:在平时的化学教研活动中,经常听到很多老师的教学观:书上重要的知识点讲给学生听就可以了,做什么实验!考什么教什么,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一条适合农村中学学生的教学经验,那就是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渗透,并取得理想效果。素质教育一词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我国教育界的众多领军人物几乎每天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对其大谈阔论。遗憾的是响了这么多年的雷,也没见到下了多少雨。大部分学校只是在嘴吧上说说而已,过过场子,暗地里还是拼命地抓升学率,更有甚者某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在会议上曾公开表白: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大张旗鼓抓应试教育。在这种大气候、大环境下,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紧紧跟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转,一味追求分数,一味地抓智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美育教育、情感教育等,久而久之,使得我国近年来培养的知识分子呈现出一种分数高、能力差、甚至有些道德败坏的不良趋势。针对此种情况,我认为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娃娃开始,从幼儿园开始,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渗透素质教育,特别是情感教育,以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既有较高知识层次,又有良好情感价值观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人才。下面我想谈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首先是实验教学方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自然科学,在学习过程中要遇到很多实验,然而学生在实验中轻过程重结果,往往会忽略很多地方,譬如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用量、以及实验后废液的处理等细节问题。如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要做硫粉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演示前我强调一定要仔细观察实验的操作细节以及实验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接下来我有条不紊的把整个实验完整的演示了一遍。然后我立马逐一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实验中取用硫粉的量你认为多吗?②给你影响最深的主要现象是什么?③实验结束后瓶内注入水并摇晃的目的你认为是什么?④你认为瓶内的“水”能随意倾倒吗?⑤想象一下,如果两人一组进行学生实验,实验室里的空气质量如何?问题刚提出来,教室里马上沸腾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的煞是认真。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障碍一个个被扫除;问题一个个被他们解决;此时学生的脸上洋溢着获取知识的成功和快乐,课堂的气氛活跃到了沸点。趁热打铁,接下来我很自然地介绍了有关酸雨的形成和危害,以便让学生对于这块内容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这样在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但从感官上感知了进行化学实验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在脑海里深深烙下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原来进行化学实验也会产生污染!做化学实验也要有环保意识!原来环保就在我们身边!为以后的学生实验打好了扎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得到了一次升华,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其次,化学教学和生活方面的联系。大家知道化学源自生活,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然而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而是一味的以为把书上的知识重点全部机械地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细心的老师不难发现,近几年化学中考的考题其实越来越贴近生活实际,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想大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因而我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化学跟生活之间的横向联系。民以食为天,所以当学完《食品中的的有机物》后,我特意安排了一节《饮食·化学》的专题课,之前我利用网络资源精心制作了一个相应的课件。上课一开始我开门见山的从“绿色食品”这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切入正题,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通过交流讨论后回答“绿色食品”的含义。然后逐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上,如猪肉、水发食品(如肉皮、笋干等)、菠菜等大家喜欢的食品。对于猪肉不用调查就知道绝多数人喜欢吃瘦的,但对于猪肉里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不一定知道,所以我先让学生看了一个关于瘦猪肉和瘦肉精的短片,刚一看完,好多同学忍不住了,满口的“呸、呸”声不断,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笋干、肉皮喜欢吃的人也很多,于是我继续让学生观看水发食品中的安全问题的短片,观看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看的非常的认真,教室里没有丝毫杂音……看完后,很多学生的脸上充满着愤怒。这时我发现时机成熟了,马上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对于短片里人们的行为给予表示愤慨,应给予法律制裁,同时指出这是少数人的不法行为。大家踏上社会以后,应该做守法的公民,对于不法行为应予以制止,大家不约而同的点头表示肯定和赞同。偏食和挑食是中小学生的“专利”,所以接下来我通过短片介绍了偏食和挑食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严重性,包括发育不良、机体产生病变、抵抗力差等。然后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换生活习惯和生活心得,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偏食和挑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帮助他们改掉不良生活习性,纠正饮食习惯,享受健康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把所有的食品问题一一罗列出来,因此我布置了回家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或者进图书馆查阅等多种途径调查:菠菜和豆腐为何不能共食?高血压、高血脂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油炸淀粉类食品的危害等。家是社会的细胞,每天同学们早晨从家里出发来上学,下午学生放学回家,因此当学了《化学·环境污染》这块知识后,我又单独专门安排了一节主题为《住宿·房子》的课。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砖块、沙子、钢筋、熟石灰等,以及它们的生产过程,让学生确确实实感知这些常见的建筑材料原来都是用化学方法制造或加工出来的,从内心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其次我从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小学生乃至幼儿园小朋友患白血病的事例以及原因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室内污染的严重性以及介绍相应的应付举措,如:建议家长购买装修材料的时候不要过分省钱,要有意识的选购一些品牌的低毒的污染少的建筑或装修材料;新装修的房子不能急于搬进去,应该经常性开窗通风,让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通过挥发散逸到空气中,至少一年多的时间后才能搬进去居住;即使搬进去了,平时或者晚上睡觉不能把门窗关的紧紧的,也要经常性开窗,让室内气体和室外空气时刻保持对流,以保证室内有充足的氧气,减少有害气体在室内的积累,从而避免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外出的交通工具也在不断的演变,由原来的自行车到摩托车及电动车,再到现在的汽车这样一个过程。由于交通工具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当学习了三大化石燃料后,我特意设置了一节《化学·交通工具》的专题课。根据学生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较多的事实,我先从自行车引入。对于现在看来有点落后的这种交通工具,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充分肯定,首先可以经常锻炼身体,“燃烧”体内剩余的脂肪,使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其次不会产生污染,保护了环境。然后峰回路转,话题转到电动车上,首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了电动车的工作原理,充电时电能转变成化学能,行驶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然后转变成机械能。同时介绍了电瓶内装的化学物质是硫酸。尔后,我让同学们交流讨论,然后对电动车的优缺点做个简单的评价。大意如下:首先速度快了;其次行驶中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物质,但是电瓶液的不合理处理会产生水体污染或者土壤污染。说完了自行车和电动车接下来很自然的引到了摩托车和汽车上。这两样交通工具的动力学生都知道源自汽油或柴油的燃烧,但对于汽油和柴油的大量燃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学生知道的较少。因此我让学生观看了相应的资料短片,因为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平时很难感受城市里的空气质量情况,很难想象马路上拥堵的汽车群,空气里漂浮的烟雾和弥漫的刺鼻气味。所以看完后,学生的表情异常的惊讶,显然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因此我马上介绍了当今国际上通用的改善空气质量的具体举措,包括控制私家车的数量,改进燃料结构,使用新能源,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设置每年的9月22号为无车日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等。课的最后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石油的炼制过程和原理,让学生了解汽油源自化石燃料石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作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之一的石油蕴藏量有限,且不可再生,在不久的将来总要用光的。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专题课,把本来十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联系了起来,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平时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应多注意理论知识和生产、生活的横向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真实感受到原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切实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有用性,从内心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化学是一门美丽的学科,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的高涨,在大家的努力下,在化学实验考查和化学中考中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大幅度提高了,法律的意识慢慢形成了,会用自己的观点去评判周围事物的好坏;会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并指导生活实践,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生活误区,大大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和品质。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第三,化学课外活动方面。知识的获取如果仅仅依靠课堂四十五分钟,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只有课堂上学过的理论知识和生活、生产实践有机结合那才是完美的。因而我充分利用本地的特色地方资源开展化学课外活动,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生价值观。在学习了《水的净化》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净化水的方法和原理,我利用化学课外活动课带领学生参观了镇自来水厂,请水厂的技术人员现场讲解自来水的制取流程,特别是流程中每一步的作用和原理技术人员讲得一清二楚。这样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得本来比较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变得十分的具体,学生不必死记硬背就掌握了本来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记住的知识,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外针对全球水危机以及水不断被人为污染的事实,我充分利用本地的特色教学资源——太湖作为我的第二教学课堂。首先我布置了准备工作,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太湖的历史和现状,然后综合编辑出了一期题为《太湖,我们的母亲湖》的黑板报,这样几乎每个学生都对太湖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赴太湖进行实地考查和研究,跟学生一起现场仔细观察湖水的颜色,看看水中是否有漂浮颗粒或者悬浮颗粒,闻闻水的气味,观察太湖中水草的分布情况,沿太湖岸堤走走,看是否有排污口,走访附近居民了解太湖的过去等多种活动,最后每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带了一瓶水样回校作净化实验备用。通过这种课外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大自然,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怀,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美好情感;从内心感知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涤和净化,从而为保护太湖水,珍惜太湖水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根据本地山丘较多的地理特征,为了让学生真实的了解到石灰石的存在以及检验石灰石的方法,利用化学活动课的时间,我和学生带着稀盐酸和其他一些工具(锤子等)到离学校较近的小山丘去野外实践。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组,布置了任务,关照了注意事项(如相互协助等),特别是安全问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小组实践探究活动,学生的收获不少,亲身体验了地质研究人员野外探究的艰辛;了解了石灰石常用的检验方法和原理;改变了以往的凡是石头都是石灰石的错误的观点;从心底感知了科学探究的严谨;更重要的是亲身体验了相互协作的意义和价值;学生之间的友情得到一次很好的考验和升华。通过这次课外活动,学生切实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艰辛;品尝到了科
本文标题:浅谈化学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和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