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专用名词解释秦始皇兵马俑:出土陕西;人物造型比例匀称,神态生动给人以真实感。他以庞大的数量给人造成磅礴的气势,是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数的纪念。六法论:是出自南齐时代谢赫的《古画品录》。这“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摹写。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这两句话指出了两者在描画衣服上的不同(前者是宽而松的衣服,后者是紧紧贴在身上),也指出线条表现的不同(前者是运动立体感较强的莼菜条,后者是传统的铁线描)。附:“吴风“指吴道子黄家富贵:特点是野逸。代表人物是徐熙,隐逸文人,他的花鸟画以传统的线条为主,色彩为辅,其色彩淡雅。马一角/夏半边:指的是马远的“边角之景”和南宋偏安的“残山剩水”。其主要反映的是留白对作品会产生视觉冲击和无限的遐想。青藤白阳:至明中期以后,随着个性的张扬,画家开始自由表达性情,艺术创作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特性,而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正是这一特性的标志。代表人物是陈淳和徐渭《墨葡萄图》。。扬州八怪:指的是罗聘(字两峰)、李方膺(字晴江)、李鳝(字复堂)、金农(字冬心)、黄慎(字瘿瓢)、郑燮(字板桥)、高翔(字西园)、闵贞(字正斋)、高凤翰(字南阜)和汪士慎(字近人)八位花鸟画家。他们追求思想的自由表达,因为不符合宫廷审美,所以被称为“怪”。中国部分半坡类型:《人面鱼纹盆》庙底沟类型:《花瓣纹彩陶盆》马家窑类型:《旋涡纹彩陶瓮》半山类型:《半山类型彩陶瓮》龙山文化黑陶原始雕塑:人物陶塑---《陶鹰尊》《泥塑女神头像》玉石雕刻---《玉龙》2先秦青铜器:《四羊方尊》附:鼎在古代被认为是青铜器的最可尊贵的代表,可以象征国家的统治权。先秦雕塑:《大型青铜神面像》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和《人物驭龙图》---表现的是开仙思想汉代帛画:长沙马王堆汉墓的《“T”字形帛画》汉代石雕:霍去病墓前的石刻,造型古朴雄健、浑厚有力。青铜塑像:《马踏飞燕》---汉代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青铜雕塑中的一朵奇葩。画像石:武氏祠的《荆轲刺秦王》---平底图雕金属工艺:《鎏金长信宫灯》顾恺之:《女史箴图》---画家的笔墨是“简淡”的,古人称其勾勒轮廓和衣褶所用的线条“如春蚕吐丝”,也形容为“春云浮空,流水行地”《洛神赋图》曹植的诗篇中用“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来形容洛神在水上的飘忽往、来。敦煌莫高窟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行书第一”云冈石窟造像、龙门石窟造像初唐大画家: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盛唐道释画代表: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仕女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唐以后的人物画:韩滉的《五牛图卷》五代人物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隋唐五代山水画:王维---唐代,擅长于人物、山水画荆浩《匡庐图》----五代,气势山川形象宗教雕塑:《龙门奉先寺大王》《龙门奉先寺舍那佛》两宋山水画:北宋四大家---李成《寒林平野图》、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和赵伯骕南宋四大家---李唐《万壑松风图》、刘松年《四季山水图之春》《四季山水图之夏》《四季山水图之秋》《四季山水图之冬》、马远和夏圭元代山水画:赵孟頫《秀石疏林图》《鹊华秋色图》---特征:以书入画3【元四大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倪瓒《六君子图》、吴镇《渔父图》和王蒙《青卞隐居图》两宋人物画:梁楷《李白行吟图》---简洁、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代花鸟画家:赵佶《芙蓉锦鸡图》元代水墨梅竹:柯九思---自谓“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他十分注重以书法用笔入画。王冕《墨梅图》明代画:浙派山水画家---戴进《春山积翠图》、吴伟《灞桥风雪图》吴派山水画:沈周《庐山高图》、唐寅/唐伯虎《落霞孤鹜图》吴派人物画:唐寅/唐伯虎《孟蜀宫妓图》陈洪绶人物画《归去来辞图之菜鞠》董其昌的“南北宗”理论清初:八大山人《荷鸭图》清代人物画: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中西杂交相结合】
本文标题: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1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