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趋势与城市群的建设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趋势与城市群的建设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李京文一、21世纪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伴随着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21世纪初中国区域经济赢得普遍发展;现代制造业发展速度普遍开始快于传统制造业;四大区域开始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城市群和城市化地区开始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空间依托;全国性高速交通系统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基础性的保证。1.21世纪初中国区域经济赢得普遍发展。区域经济赢得普遍发展是中国21世纪初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首要特征。中国人均GDP全国平均由2000年的7086元增加到2004年的10561元,按照可比价增长了35.9%。从图1-1可以看出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均GDP2004年无一例外地明显高于2000年。人均GDP是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福利以及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综合性指标,人均GDP的普遍增长反映中国区域经济赢得普遍发展。图1-2反映出了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均GDP按现价计算的增长幅度。从增长的横向比较看,增长最快的是内蒙古自治区,2004年人均GDP比2000年增长了93.7%,增长最慢的是上海市,增长幅度为23.8%。图1-2显示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的另一个特征:中国大量的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开始大幅度增长,一些地区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沿海地区。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中西部地区的许多省份2006年确实赢得较好的增长态势。如果考察GDP的增长,比如按现价计算,内蒙古2000~2004年GDP总体增长了93.6%,增幅居全国第一位,而上海增长了63.7%,居全国第17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沿海地区总体上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人口增长快,降低了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比如内蒙古2004年比2000年总人口仅增长8万,而上海却增长了68万。中国中西部地区人均GDP良好的增长态势,决定了中国各省区之间发展的相对差距在逐渐减小。图1-3反映中国1979~2004年各省(市、自治区)人均GDP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的变化。从图1-3可以看出,1979年以来中国人均GDP的标准差呈现上涨趋势,但是其标准差系数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标准差系数由2001年的0.75降低到2004年的0.63,接近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1990年的0.59)。从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比较看,2000年以来最发达省份与最落后省份差距也在缩小。上海人均GDP长期居中国首位,而贵州则较长时期居倒数第一。表1-1反映了2000~2004年上海与贵州人均GDP变化的比较。2000年上海人均GDP为贵州的13倍,而到2004年该比例下降到10.5倍。可见,进入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赢得普遍发展。省(市、自治区)之间发展差距的减小,标志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代。如何大规模发展跨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建立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区域性城市群作为区域增长极,实现区域统筹发展是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主题。2.现代制造业逐步成为区域发展的主体产业。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进入重工业化发展的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深加工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重工业化持续推进到以深加工工业为主体的阶段,进入现代制造业主导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表1-2反映出中国重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趋势。在1995年中国的前10大企业中,除了上海大众汽车以外,全部都是原材料工业;在2003年的前10大企业中,已经有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上海大众、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及达丰(上海)有限公司等5大企业属于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重工业化过程中的深加工化过程正在继续。深加工工业的高效率发展需要现代制造技术支撑,这一时期的主导产业大部分属于中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OECD在《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根据各制造业行业的技术水平将制造业划分为低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其中低技术产业包括纺织、食品、造纸及家具等;中低技术产业包括能源原材料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包括化学品及化学制品的制造除去医药品、机械和设备的制造、电力机械和装置的制造、机动车辆、挂车和半挂车的制造、铁路和运输设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品、办公室和计算机械、收音机、电视机和通讯设备和装置的制造、医疗机械、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钟表的制造、飞机和航天飞机的制造等。按照OECD的划分,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所占的比重快速提高,1996~2004年中国低技术产业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率为16.1%,中低技术产业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率为31.1%,而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率为52.8%(如表1-3)。图1-4反映出中国1996~2004年制造业各行业销售额所占比重的变化。图中明显反映出以轻工业为主的低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出现下降趋势,而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中高技术产业比重则大幅度上升,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和技术结构升级正在蓬勃展开,中国正在走进一个依赖技术进步而发展的时代,中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在中国深加工工业化的过程中,飞内部结构不协调,装备产业的发展滞后于耐用消费品工业。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主要有两大类产业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一是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一是现代装备产业。前者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关键产业,后者是提升整体国民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当前,中国这两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开始有能力加入国际分工体系:装备产业严重滞后。汽车产业和金属切削机车分别是高档耐用消费品和装备产品的代表,图1-5明显地反映出金属切削机床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汽车产业。中国汽车产量由1978年的14.9万辆增加到2004年的507.4万辆,年平均增长14.5%;同期金属切削机车的产量由18.3万台增加到38.9万台,年平均到大规模和高质量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将与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以及电子产业一起成为中国下一个时期的主导产业。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产业从产品形成过程的特征看,都属于组装类产品,每个产品由大量的零部件组成,适宜于通过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提高产业效率,为各地区快速加入现代制造业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条件,从而构成新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产业依托。3.新的区域格局逐步形成。新的世纪,中国开始谋求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然而,中国区域差距的形成己经1000多年的历史,并且有其特定的自然、历史以及经济、社会的原因,谋求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中国而言是历史性的任务。但是,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21世纪初中国四大区域协调发展的雏形己经初现端倪。图1-6显示了中国四大区域GDP占全国比重的变化。需要指出得是这里各大区GDP占全国比重是以各省GDP合计作为100%计算的。2004年全国GDP为136875.9亿元,各省合计为163240.3亿元,为全国统计数的128.4%。为了可比性,我们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合计数作为比较的基础。图1-6显示中国四大区域经济总量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四大区域中只有沿海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处于持续上升状态,其他三大区域GDP占全国比重全部处于下降之中。但是,另一方面,四大区域之间人均GDP的相当水平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势。图1-7显示1979~2004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人均GDP相对于沿海百分比。图1-7显示,2000年以来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GDP相对于沿海地区的比重都在不同程度地提高。这意味着中国三个欠发达区域与沿海发达区域之间人均GDP的差异正在趋于缩小。2004年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23437.7元、8778.6元、7787.5元和13703.5元,分别是2000年的1.49倍、1.59倍、1.62倍和1.54倍。可见,2000~2004年中国中部地区、四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增长速度确实已经超过沿海地区。中国新的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图l-6和图1-7比较表明:中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总量差距在扩大,但是,以人均GDP显示的发展水平差距却呈现出缩小的态势。其原因可能产生于两个方面:第一,人口格局的变化。表1-4显示了中国四大区域1980~2004年四大区域人口规模的变化。1980~2004年中国总人口增长了3.07亿人,其中沿海地区增长了1.17亿,占全国人口增长的35.2%,是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比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多增长3000万人左右,比东北地区多增长近1亿人口。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全国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发达的城市聚集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达的区域人口快速增长是正常现象,我们还需要构建区域间高速交通系统,大幅度提高人口在区域间的流动效率,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配置,以及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第二,产业效率提高幅度的不同。沿海地区工业化起步早,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得到发展,而中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相对具有后发优势,能够在相对较高的技术起点上推进中国工业化过程,因此,其产业效率有可能有较高的提高速度。表1-5资料显示:2004年沿海地区的产业效率仍然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但是,东北地区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效率己经开始高于沿海:东北地区的第二次产业效率76371元/人,高于沿海地区62969元/人。更加重要的是,中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绝大部分产业效率提高的幅度都开始超过沿海,这是中国发展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说明沿海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有萧条倾向,需要大规模开展区域合作,加快沿海地区产业扩散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为了加速沿海地区产业扩散,需要给予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以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加速地区之间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低区域间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的成本,这是构建未来时期中国新型区域格局的物质基础。4.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以长江三角洲为例。(1)城市群己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经过20多年的讨论,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得到官方和学界一致认可的结论。但是,在中国城市化的实践中呈现出的轨迹却是十分明显地显示出,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创造财富的主体区域,成为托起中国城市社会主要力量,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空间依托。表1-6显示了2004年中国最大的15个城市群在全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中的地位。表1-6是按照创造财富的能力排名前15位的城市群,2004年这15个城市群合计人口3.99亿人,占全国的30.7%,创造GDP98186.8亿元,占全国的71.9%;人均GDP是全国的2.5倍。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空间依托。21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为此国家需要集全国的力量,根据城市化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建立以城市群为主体的空间结构,提升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是21世纪中国城市群科学发展的领导力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度发展滞后,但是,90年代以来,他正以蓬勃的气势实现了快速、持续和高质量的增长,成为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引擎,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先导。(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形成及其地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实力最强大,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区,是引领中国经济前进的巨大引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开发比较早的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水网密集,交通便利,人才荟萃,文化昌盛。随着历史的变迁,长三角的城市格局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其中心城市从最早的苏州到六朝的湖州,隋唐时期的扬州再到南宋
本文标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趋势与城市群的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1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