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
第七章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第七章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第一节引言•第二节环境资源的价值:总经济价值•第三节价值评估方法的框架•第四节直接市场评价法•第五节间接市场评估法•第六节陈述偏好法•第七节环境经济损失案例分析•第八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资产评价实例■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第一节引言环境评价指对环境的状况、质量和环境所提供的服务的经济价值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的含义:•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环境资产(包括组成环境的要素、环境质量)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并通常以货币的形式表征出来。为什么要进行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为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了技术基础,并且是将环境问题的经济影响纳入到综合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因为通过货币的形式,能够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的费用和效益进行测度。第二节环境资源的价值:总经济价值•一、总经济价值:环境经济学家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把环境资源的价值称为总经济价值(totaleconomicvalue,TEV)。•环境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分为两个部分:①使用价值(usevalue,UV);②非使用价值(nonusevalue,NUV)。•TEV=UV+NUV=(DUV+IUV+OV)+NUV(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当某一物品被使用或消费的时候,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或偏好的能力。•直接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资源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以森林为例:木材、药品、休闲娱乐、植物基因、教育、人类住区等都是森林的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在概念上是易于理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经济上易于衡量。如药用植物的价值就难于衡量。•间接使用价值是指从环境所提供的用来支持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各种功能中间接获得的效益。•仍以森林为例,营养循环、水域保护、减少空气污染、小气候调节等都属于间接使用价值的范畴。他们虽然不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但却为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必要条件。•选择价值,又称期权价值:选择价值同人们愿意为保护环境资源以备未来之用的支付愿望的数值有关。•选择价值相当于消费者为一个未利用的资产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仅仅是为了避免在将来不能得到它的风险。例如,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未来提供的选择价值。(二)非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是环境资源的内在价值,主要包括环境资源的存在价值和馈赠价值,与人类的使用无关。•存在价值是非使用价值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存在价值是指从仅仅知道某种环境资源存在的满意中获得的价值,尽管并没有要使用它的意图。•存在价值包括人类对其他物种的同情与关注。存在价值是物种、生境等本身具有的一种经济价值。•馈赠价值可能包含有未来使用的意图。•馈赠价值是指当代人将某种自然物品或服务保留给子孙后代而自愿支付的费用或价格。•馈赠价值反映了一种人类的生态或环境伦理价值观——代间利他主义。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划分MA的生态服务功能分类系统:提供产品、调节、文化和支持四个大的功能组。产品提供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生产或提供的产品;调节功能是指调节人类生态环境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文化功能是指人们通过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主观映像、消遣娱乐和美学体验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非物质利益;支持功能是指保证其他所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所必需的基础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和保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源自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Pearce(1994年)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部分,其中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非使用价值则包括保留价值和存在价值。指标体系及价值评价方法,Costanza等,1997年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的价值评价,33万亿美元第三节价值评估方法的框架•环境影响分为4大类:•生产力•健康•舒适性•存在价值第三节价值评估方法的框架环境经济学家创造了各种不同的方法,以便在不同的情况下对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进行环境评价的各种方法是环境经济学对经济学做出的贡献。•环境评价方法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分为客观评价法(objectivevaluationapproach,OVA)和主观评价法(subjectivevaluationapproach,SVA)。•客观评价法直接根据环境变化造成的物质影响进行经济评价。包括生产率变化法、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等。•客观评价法通常使用一个“损害函数”(damagefunction)来表示损害活动(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对自然资源或人造财产或对人类健康的物质损害。•损害函数是一种技术关系,其数据是自然科学家通过调查或实验得到的。•例如,发展中国家往往缺乏有关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的数据,研究人员常把发达国家的有关损害函数移植到发展中国家的类似研究中去,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情况很不相同,使用时要谨慎比较情况的相同和不同。•环境破坏或被污染,环境功能就受到了损害,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是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的关键。通常可以用科学实验或统计对比调查(与未被污染的地方或本地污染前进行比较)而求得。•例如,据统计对比调查,退化草原的载畜能力由正常草原的1.05头羊/hm2降到0.33头羊/hm2。•据国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当大气中SO2度大于0.06mg/m3时,可使农作物减产4%~5%。•主观评价法是根据人们的意见或根据对人们行为的观察对可能的损害间接估算的方法。•这种方法有时直接询问人们对环境状况的评价,有时通过观察人们对污染和其他商品的选择来估计可能的损害。•直接询问的例子包括询问人们对海水污染损失的估计。•观察人们行为的例子也很多。例如,由于担心污染,有些地区人们不直接饮用自来水,而是买瓶装水喝,可以用瓶装水的费用来估算污染的损害。•又如,房产价格在污染较少的地区较高,在严格控制其他条件的前提下,两地区间房产价格之差可以用来测量消费者愿意对新鲜空气支付的价格。•环境评价方法还可以按市场信息的完全与否分为•直接市场评价法•间接市场评价法(替代市场价值法)•陈述偏好法(假想市场法)•直接市场评价法包括:•剂量-反应法•损害函数法•生产率变动法•生产函数法•人力资本法•重置成本法。•环境污染或环境质量下降会使农作物的产量下降,由于农作物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并具有市场价格。•可以通过衡量农作物产量的下降幅度,并乘以该农作物的市场价格,估算出环境污染对该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并以此作为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评估结果。•这就是价值评估的第一类方法,成为直接市场评价法。•间接市场评价法(替代市场价值法)•包括:旅行费用法、内涵资产定价法、防护支出法。•当市场不能提供价值评估所必需的信息时,就需要研究和开发其他的方法。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当人们决定购买或消费某些物品时,通常也会考虑环境质量好坏,因而影响对这些物品的支付意愿。•比如当人们购买住房时,通常会把周围空气质量作为考虑因素之一。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包含空气质量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与环境质量相关的其他商品的市场所传递的信息,或者说从人们的市场行为中推断出对环境的偏好和支付意愿,这就是价值评估的第二类方法,称为间接市场评价法。•陈述偏好法(假想市场法)•包括:意愿调查评估法。•通过调查等方式,让消费者直接表述出他们对环境物品或服务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或者是价值高低的判断。这种方法被称为陈述偏好法。不同评价方法的选择•对生产力的影响•当环境变化对生产力产生影响时,首选的方法是直接市场评价法,它能够对因环境变化而导致的物理影响(如酸雨造成的农作物减产)赋予一个市场价值。•如果因为这些物理影响而采用一些防护措施时,也可以采用防护支出法,机会成本法及重置成本法。•对健康的影响•由于人力资本法和疾病费用法是基于收入的减少以及直接的医疗费用进行估算的,所得的数值是环境质量变化价值的最低限值。•防护行为(如哮喘病人迁移避免空气污染对其的影响)和防护支出(如采取私人水处理措施防止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也可以用来评估健康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健康影响研究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用于度量人们对避免或者减小风险以及经济损失的支付意愿以及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同。•对于舒适性的影响•旅行费用法和财产内涵价格法分别基于到达某地的旅行费用以及因环境原因造成的财产价值的差别进行评估。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也可以探讨人们对舒适性的偏好。•对存在价值的影响•因为其他方法考虑的都是使用者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成本与效益,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是唯一能够揭示环境资源存在价值的方法。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选择生产力直接市场价值评估法防护支出法重置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健康影响人力资本法疾病费用法防护支出法意愿调查评估法舒适性旅行费用法内涵资产价值法意愿调查评估法存在价值意愿调查评估法第四节直接市场法•生产率变动法•生产率变动法(changesinproductivityapproach)是利用生产率的变动来评价环境状况变动的影响的方法。这是一种广泛运用的环境评价方法。生产率的变动是用投入品和产出品的市场价格来计量的。•这种方法把环境质量看作一个生产要素。环境质量的变化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导致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变化,而后两者是可以观察到的并可以测量的。例如:•(1)化工厂的污水排放对厂周围的农业的生产率有不利影响。因此而损失的农作物的市场价值可以作为减少污染所得到的一部分效益。•(2)空气污染可能增加机器设备的腐蚀和损坏,从而降低生产率。•(3)土壤流失的减少可以保持甚至增加山地稻谷的产量。•例:某地大气环境SO2浓度超标,轻度污染,引起作物减少。设农作物产量q为400kg,SO2轻度污染使农作物减产系数a为5%,污染农田面积S为3000亩,农作物价格P为0.52元/kg。求因SO2超标而引起的农作物的损失。•解:设减产量为x,没有污染时,农作物产量(正常产量)为m,则•m=x+q•因为•减产系数a=减产量/正常产量=x/(x+q)•x=q×a/(1-a)•所以•SO2引起农作物损失=S·x·P=S×[a/(1-a)]q×P•=3000×0.05/(1-0.05)×400×0.52=32842.11(元)•当标准的某一收益是由多项生态服务引起的或者是由生态服务和其他非生态服务协同作用而引起的,那么如何确定各自的比重也是一个难点。•生产率变动法的实施包括以下步骤:•(1)估计环境变化的物理影响。•(2)估计这种物理影响使产出发生的变化。•(3)估计产出变化的市场价值。生产率变动法被用于多项环境研究,例如,酸雨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Adamsetal.,1986)、水电对环境的影响(KrutillaandFisher,1975)、沿海湿地保护对预防飓风的价值(Farber,1987)等。•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环境状况的变化可能影响人类的健康,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可以用货币衡量的有关损失主要有:过早的死亡、疾病、医疗费开支的增加,病休造成的收入损失、精神或心理上的代价等。•疾病成本法(costofillness)和人力资本法(humancapitalapproach)是估算环境状况对人类健康特别是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的方法。•疾病成本法计算的是所有由疾病引起的成本,例如,缺勤造成的收入损失和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住院费、药费等)。•人力资本法不仅用来衡量环境对健康的影响,而且已经用于劳动力、教育等许多方面的研究。•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污染物的量。•(2)确定污染下发病的增加量。•(3)使用治疗成本、工资损失和生命损失去估计患病和提早死亡的成本。•和生产率变动法类似,疾病成本法也是以损害函数(damagefunction)或剂量—反应函数(does
本文标题: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