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7-2、语言实战及辩论技巧(二)
语言实战技术和辩论技巧(二)•一、怪问怪答术•二、语句变换术•三、揭露矛盾术•四、逻辑技巧术•五、其他一、怪问怪答术定义---论辩过程中对方辩手提出一些奇怪荒谬的问题,以对方的话为背景,采用同样奇怪的语句给予回答,即以怪制怪,以谬制谬。优点---不用耗费更多的时间进行阐述,具有现场效果和打击力度。同时也不会给对方留下实际的、明显的打击目标。EXAMLPE1•在一个联欢晚会上,主持人问大家:“二加三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五?”•脑筋急转弯式的回答:算错了的情况下。逻辑式的回答:“如果一加二不等于三,那么二加三不等于五。”EXAMLPE2“把一只五斤重的鸡装进一个只能装一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怎么放进去的,就怎么拿出来。”显然只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注意事项•并不是任何杜撰一句话就可达到怪答的目的。要取得最佳的论辩的效果,就必须根据当时的具体环境,选择最独特的角度,运用最贴切的语句来答辩。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有力、生动、幽默的效果。二、语句变换术定义---在一个句子中,语序不同,表达的意义就往往很不一样。适当的改变语序可以在辩论的实战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Example1•有人问牧师:“祈祷的时候可以抽烟吗?”“不可以。”牧师答。•这个人又问:“那么抽烟的时候可以祈祷吗?”“可以。”牧师答。Example2清代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义军时,连连失败。他打算请求皇上增援军队,于是草拟了奏章,作为面奏时的“腹稿”,讲到战绩时,不得不承认“屡战屡败”。一位师爷看到此提法后,不禁为主子捏了一把冷汗。但是,对皇上又不容谎报军情。他在“屡战屡败”前苦思良久。灵机一动,将“战”与“败”字调换一下位置。变成“屡败屡战”,从而使这句话的意思起了质的变化。“屡战屡败”表现为无能,“屡败屡战”却表现为英勇。次日,皇上听了曾国藩的面奏“臣屡败屡战”一语后,果然龙颜大悦,认为他在失败面前斗志不失、百折不挠。从此他福星高照,连连受皇上恩泽。P.S.其实我们的评委和观众很多时候就象故事中的“皇帝”一样。照顾受体的感受是我们赛前准备的一个大工程。Example3从前,有一个私塾里,学生们听老先生讲课,一会儿有两个学生靠在桌子上睡着了。“拍!”老先生一戒尺打醒了那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学生,说:“你一摸到书就睡着了,你看他,”老先生指着旁边那个穿戴阔气的学生说:“睡着了都还拿着书呢!”三、揭露矛盾术定义---逻辑学的矛盾律要求在一个思维过程中不能对同一事物对象作出不同的断定,这是在论辩中揭露论敌前后自相矛盾的逻辑基础。具体操作办法---注意对方的不仅仅是重要的逻辑底限的错误,还包括一些论辩过程中举例过程中的语言组织性的逻辑失误,对其进行有力的攻击,动摇对方的气势。Example1•甲:“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乙:“既然我国有,那么世界上也就有;既然世界上没有,我国也就没有。你这话是自相矛盾的。”Example2•战国后期,曾有人对墨子说:“辩无胜。”他认为参加辩论的双方都不可能获胜。•墨子答道:“试问你的”辩无胜“之说是对的呢,还是不对呢?如果你的说法对,那就是你辩胜了;如果你的说法不对,那就是你辩败了,而别人辩胜了,怎么能说”辩无胜“呢?”•墨子紧紧抓住“辩无胜”这个论断本身的自相矛盾,给了对方重重一击。Example3•青年玛丽娅大声宣扬:“我已经看破了红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假的……”•这时一个小学生问他:“大姐,你是一个人难道也是假的?”四、逻辑技巧术•1、立场追加前提“合理”过渡-----限制辩题•正方:中学生异性交往弊大于利•反方:中学生异性交往利大于弊•正反双方谁更占优势?•在现代人的眼中似乎正方没有绝对优势可言•那么正方的战术就必须重新设定?正方限制前的观点:•中学生异性交往弊大于利正方限制后的观点:•中学生异性交往任其发展必定弊大于利•正方似乎有偷换辩题的嫌疑?解决办法:做合理的过渡—在开篇进行定义过渡辩稿:我方认为,在男女已经普遍平等的今天,在我们从幼儿园到中学,男女同学已经普遍交往的今天,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上已经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出现了不少早恋甚至性罪错误。这正是今天辩论这个问题的价值所在,如果不是在这点上,我们就不需要辩论这个问题,就象谁也不回争论幼儿园的男女小朋友交往好不好的问题。所以我方认为“中学生异性交往利与弊”的问题辩论价值就在于“任其发展”好不好.•使用--立场追加前提“合理”过渡的注意事项”•1、要限制恰当。有合理的推论•2、限制得天衣无缝,使人看不出任何改变原辩题的痕迹。2、以问制问•当我们面临一个难以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不妨问一个令对方难以回答的问题。使对方陷入被动,自己掌握主动权。•有一天,一个白人牧师问一位黑人领袖:“先生,既然有志于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何不去非洲”。•牧师的诘难显然包含了卑鄙的人身攻击,黑人领袖如果对这一问题直接回答,显然让对方得意忘形。•“阁下既有志于灵魂解放,地狱灵魂多,何不下地狱”五、其他•压韵式反驳•对方问:请问早操制度的执行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我方答:如果睡懒觉是一种错我宁愿一错再错如果他律不来救我我就会在床上迷失自我。逻辑循环•鲁迅先生有过精辟的解释:•1、定义;用要论证的东西作为已知条件的一部分来论证要论证的东西•2、举例: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说的话是没错的。既然我是爱国者那么我说的对的-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已知: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说的话是没错的。既然我是爱国者那么我说的对的•结论:你是卖国贼
本文标题:7-2、语言实战及辩论技巧(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21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