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体系介绍ERP系统概述(第2章)(4ks)ERP的基本概念(第3章)(6ks)生产管理(MPS、MRP、CRP、车间管理)(第5、6、7、10章)(8ks)供应链管理(第4、8、9章)(8KS)财务管理(第12章)(1ks)ERP实施(第34、35章)(1ks)考试(2ks)第一章ERP概论ERP的概念ERP的发展过程ERP的发展趋势1.1ERP的概念ERP的定义ERP的解释ERP的作用软件?工具?系统?理念?ERP是什么?1.1.1ERP的定义ERP是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的英文缩写,被翻译为企业资源计划。1.从管理思想角度:ERP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公司GarterGroup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MRPII)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Chain)的管理思想。2.从软件产品角度:ERP是综合应用了C/S或B/S体系、大型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OOP)、图形用户界面(GCI)、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成果,面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软件产品。3.从管理系统的角度:ERP是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制造资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体现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并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方案。今天,ERP的概念外延变得更加广泛,几乎成了企业信息化的代名词。它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对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金、材料、设备、方法(生产技术)、信息和时间等各项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充分考虑,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科学、有效地管理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等各项具体工作。一、ERP的定义ERP系统是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其内容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销售管理、分销管理(2)采购管理、库存管理(3)生产管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管理。(4)质量管理(5)财务管理、总帐管理、现金管理、应收/付管理、成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6)人力资源管理(7)设备管理(8)系统管理二、ERP的内容厂房、生产线、加工设备、检测设备、运输工具等都是企业的硬件资源,人力、管理、信誉、融资能力、组织结构、员工的劳动热情等就是企业的软件资源。企业运行发展中,这些资源相互作用,形成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完成客户订单、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基础,反映企业在竟争发展中的地位。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合理调整和运用上述的资源,在没有ERP这样的现代化管理工具时,企业资源状况及调整方向不清楚,要做调整安排是相当困难的,调整过程会相当漫长,企业的组织结构只能是金字塔形的,部门间的协作交流相对较弱,资源的运行比较难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针对企业资源进行管理而设计的ERP系统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设计的,成功推行的结果必使企业能更好地运用资源。1.1.2ERP的作用ERP给企业带来的直接效益•库存下降30%~50%。这可使一般用户的存货周转率和流动比率提高50%•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减少10%,生产能力提高10%~15%•延期交货减少80%•采购提前期缩短50%•停工待料减少60%•制造成本降低12%ERP给企业带来的间接效益•使企业的基本数据更加完备和精细,准确度大为提高;•使企业高层的决策更加快捷科学,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速度得到提高;•使企业的员工从繁琐的手工管理中解脱出来,从而能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真正的管理工作;•理顺了企业的业务流程,打破了企业各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的格局,增强了员工的全局观念,使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成为可能;•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减少了企业管理中的随意性,提高了计划性。1.2ERP的发展过程大多数旨在获取利润的制造企业有三个主要目标:–1、最大的客户服务–2、最小的库存投资–3、高效率(低成本)的工厂作业•达成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这些目标基本上是互相冲突的一、ERP发展过程ERP的形成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订货点方法(ROP):20世纪60年代基本MRP阶段:20世纪70年代闭环MRP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MRPII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ERP的形成:20世纪90年代(一)经济批量的定货点法20世纪60年代,制造业为了打破“发出订单,然后催办”的计划管理方式,设置了安全库存量,为需求与提前期提供缓冲。安全库存量:是一种缓冲器,用来补偿在订货提前期内实际需求超过期望需求量,是为了应付由于供需波动而发生的意外需求而设置的库存量。最大库存量:是根据企业的资金情况和库存容量制定的库存量。订货点方法(ReorderPoint)是一种使库存量不得低于安全库存的补充方法。订货点:随着物料逐渐消耗,库存逐渐减少,当库存量降到某个数值时,即剩余库存量可供消耗的时间刚好等于订货所需要的时间(订货提前期)时,就要下达订单来补充库存,这个时刻的库存量称为订货点。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内消耗的库存量+安全库存量订货量=最大库存量-安全库存量基本的决策变量是订货点(R),定货批量(Q),检查周期(t)和最大库存(S)。①(R,Q)策略:对库存进行连续性检查,当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即时订货,每次的订货量保持不变,都为闭定值Q。适用于需求员大、缺货费用较高、需求波动性很大的情况。②(R,S)策略:连续检查库存,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开始订货。订货后使最大库存保持不变,即为常量S。③(t,Q)策略:每隔一定时期t检查库存,并补充Q量的库存。④(t,S)策略:每隔一定时期t检查,并发出一次订货,把现有库存补充到最大库存水平S。定货提前期定货提前期定货提前期定货提前期数量时间均衡消费消费加快消费减慢定货点定货点不变定货点升高定货点降低定货量不变T最大库存TTT定货量不变定货量不变斜率表示物料消耗速度订货点法已知:小玲爱吃苹果,每天必吃1个苹果;平时都保证手头至少有2个苹果;如果小玲购买一次苹果需要2天时间。请问:如果当天小玲手头有10个苹果,请问还剩几个苹果时,小玲需要开始购买苹果?(订货点)案例•订货点法存在的问题:由上图可见,当消耗变快或变慢时,若仍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则必须提高订货量或改变订货点。因此,对需求量随时变化的物料,由于订货点会因消耗速度而变,因而无法设置一个固定的订货点。•订货点法的前提假设:物料的消耗是相对稳定;物料的供应是比较稳定;物料的需求是相互独立;提前期是已知的和固定的。基本MRP产生的必要性(1)订货点法受到众多条件的制约(2)不能反映物料的实际需求-满足生产需求而不断提高订货点的数量-造成大量库存的积压-库存占用资金大量的增加-产品成本升高-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3)人们形成了“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数量”的重要认识MRP是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缩写,译为物料需求计划(二)基本的MRPMRP是一种模拟技术,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和库存余额,对每种物料进行计算,指出何时将会发生物料短缺,并给出建议,以最小库存量来满足需求且避免物料短缺。这种思想提出物料的订货量是根据需求来确定的,这种需求要考虑产品的结构,即产品结构与物料的需求量是相关的。•1965年,美国管理学专家Orlicky博士提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指出订货点法仅适用于独立需求,并提出适用于相关需求的物料需求计划(MRP)。•如果一个物料的需求与其他物料的需求无关,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则这个物料的需求为独立需求,例如,客户订购的产品;•相关需求是指直接与其他项目或者最终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有关的需求,这个需求是通过计算得来的,例如,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的需求。1生产什么?2用到什么?3已有什么?4还缺什么?何时定货?(量)(提前期)问答1主生产计划(MPS)2产品信息,物料清单(BOM)3库存信息,物料可用量4建议的加工及采购计划MRP回答了制造业的通用公式物料清单BOM是BillofMaterials(物料清单)的缩写,它反映了产品的层次结构,即所有零部件的结构关系和数量组成。根据BOM可以确定该产品所有零部件的需要数量、需要时间以及相互关系。从狭义上讲BOM就是产品的结构,即一件产品是有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从广义上讲,BOM=产品结构+工艺流程。13000套1.0E10000件1.0X11000件1.0A11100件1.0C11110m21.0O0123结构层次独立需求件相关需求件11200D件4.0R12100m30.212000件4.0B11210Pm30.2方桌桌面桌腿面框板材方木1螺钉胶油漆方木2销产供产品结构树BOM物料需求计划MRP42产品信息(物料清单)(工艺路线)库存信息3(物料可用量)主生产计划MPS1潜在客户预测合同2、MRP的逻辑流程图采购计划订货及到货时间,需求数量生产计划生产开始及完工时间,生产数量卖什么?生产什么?买什么?市场要什么?物料需求计划(MRP)MPS独立需求BOM库存信息其它因素采购单(PO)加工单(WO)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工作原理图(三)MRP的改进--闭环MRP1、基本MRP还没有做到的仅说明需求,没有说明可能(下一页)仅说明计划要求,没有说明计划的执行结果实际生产中的条件是变化的,如企业的制造工艺、生产设备及生产规模都是发展变化的;甚至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如能源的供应、政府政策等的影响。基本MRP制订的采购计划可能受供货能力或运输能力、自然环境的限制而无法保障物料的及时供应。另外,如果制订的生产计划未考虑生产线的能力,因而在执行时经常偏离计划,计划的严肃性将受到挑战。因此,利用基本MRP原理制订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往往容易造成不可行。随着市场的发展及基本MRP的应用与实践,20世纪80代初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闭环MRP理论。闭环MRP逻辑流程图自上而下的可行计划自下而上的执行反馈实时应变物料需求计划(MRP)主生产计划(MPS)生产规划需求信息产能负荷分析(RCCP)能力需求计划(CRP)作业计划与控制(采购、车间加工)投入与产出控制(I/O)可行可行必要时修改修改修改YNYN调整能力数据闭环MRP的特点主生产计划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与市场需求(如合同,订单等)。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的运行(或执行)伴随着能力与负荷的运行,从而保证计划是可靠的。采购与生产加工的作业计划与执行是物流的加工变化过程,同时又是控制能力的投入与产出过程。能力的执行情况最终反馈到计划制定层,整个过程是能力的不断执行与调整的过程。(四)MRPII1、闭环MRP还没有做到的执行结果为企业带来什么效益?执行结果是否符合企业总体目标?MRP-II产生的必要性•在MRP系统中,制定计划只考虑到人力,物力条件的约束,没有考虑到财力这一重要约束条件,即没有考虑到资金的运作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过程。•企业生存是以盈利为前提的,缺乏资金管理的系统不能完成企业管理最终目的。2、MRPII的概念1977年9月,美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奥列弗·怀持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它的简称也是MRP,但已经是广义的MRP,为了与传统购MRP有区别,其名称改为MRPII。MRPII对于制造业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计划具有一整套方法。它是一个围绕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企业制造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计划和控制的有效系统,也是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合并使之畅通的动态反馈系统。可行?可行?主生产计划粗能力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采购作业车间作业成本会计经营规划业绩评
本文标题:erp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3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