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奥尔夫音乐体验这个学期,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课上,使我了解到一种全新的音乐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在欧洲已经相当成功的运用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了,但在中国它却还被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被推广和运用。虽然课程浓缩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但包括了奥尔夫教法中音乐与律动、语言和运动三大方面的内容。奥尔夫教育方法是一种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课程中的亲身参与使我对奥尔夫教学法有了感性的认识,也使我了解了奥尔夫教学的理念:他所追求的是人性中自然、原本的东西,注重人对音乐的基本的感受而不是依靠复杂的理论先分门别类的掌握具体的知识,通过参与来自发的、自然的获得。现以“报纸的故事”这堂课为例将学习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想与大家分享。报纸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找到又价格低廉的教具,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学就是从生活中熟悉的环境、东西开始,司空见惯却可以有那么多可能性,所以创造性教学并不神秘,只要开动脑筋,换个角度,就可以开辟一个新天地。“原本性音乐”教育就是这种寻找适合开端的、富于创造可能性的、而且又在生活中随处可得的生活用品作教具,开始其教学的。一、课程中孩子的参与性奥尔夫明确指出“音乐创造有简单复杂之分,但从创造的本质意义上说,儿童音乐的创造和音乐大师的创造具有同等意义,同等价值。”引导创作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主要方法。在传统的音乐模式当中,老师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学生依照样本,如在舞蹈课中“请你照我这样做”,在节奏乐中按照指定的图谱敲出节奏,给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有限或者没有。而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从行为层来分析,就象奥尔夫讲的,“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与其间”。在奥尔夫的每一个课例都有创编活动,小至一些动作,大至创编音乐剧,在所有的创编活动中,要求不能雷同或需大家共同合作完成,所有的人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尔后又为自己创作的成功感到欣慰与自豪,二、课程中游戏合作体现的协作性。游戏儿童、少年体验、实践和掌握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之一,尤其在音乐教学中,游戏必需是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对于年龄小的儿童和学生。在音乐课中,游戏性和音乐性必然兼而有之,这样,作为音乐游戏,方才能成为一种再好不过的、生动有趣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报纸的故事”第二个环节是分小组用膝盖,脚传递报纸的比赛,培养了协调和配合能力。奥尔夫反复强调“原本性音乐”教育关心的不仅是音乐教育本身,而是更关心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通过身体动作的游戏,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游戏中老师让每个小组分别用膝、肘、脚传递报纸,如果想很快将报纸传递给别人,又保持它的完好无损就需要大家共同配合来完成。这一环节对培养如何与别人合作,产生人际交往中的默契、领悟与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由于独生子女所带来的种种教育问题,更具有实际意义。三、课程活动中体现的创造性、即兴性。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习惯用成规约束幼儿,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只是单一的模仿,久而久之养成了幼儿盲从的陋习,造成了思维的一种惰性,抑制了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是即兴性原则,即兴创造不仅仅把即兴表演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而且把它作为整个音乐的起点和基础。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并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他们尝试音乐创造,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独创力。课堂上的第三个环节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舞蹈与回旋曲式,自编自演,大家都不断挖掘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即兴的表演对每个参与者的节奏感,结构的感知,对于音乐形象、表现的理解,和高度集中注意,默契的相互配合能力均有很大的帮助。一张报纸,就让我们上了一堂丰富又难忘的课!更令参与者可以自由发挥的是在音乐的创造性活动中没有对或错,不会造成的挫折感,反而会让人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回忆整个学习的过程,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教学的方法,更多是一种有效思维的方式,一条发现自我的途径,一份释放自我的快乐。
本文标题:奥尔夫音乐体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9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