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儿茶酚胺增多症病人的护理
儿茶酚胺增多症病人的护理定义儿茶酚胺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总称。儿茶酚胺增多症多见于青壮年,主要症状为高血压以及代谢改变。由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及肾上腺体质增生分泌过量的儿茶酚胺并由此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统称为儿茶酚胺增多症。儿茶酚胺增多症包括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体质增生。病因1.嗜铬细胞瘤主要发生在肾上腺体质,但交感神经系统及其他部位亦可发生,如颈动脉体、主动脉旁的交感神经节和嗜铬体;嗜铬细胞瘤也可发生在膀胱等处。嗜铬细胞瘤多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发生率为5%~10%。2.肾上腺体质增生表现为肾上腺体积增大、增厚,有时可见肾上腺结节样改变。髓质体积增加两倍以上是诊断肾上腺质增生的病理依据。病理1、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约占85%,其中10%为双侧性。10%以上为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发生率不足10%,瘤体常很大。恶性变的征象为有转移和周围组织侵犯,血管和淋巴管中有癌栓形成。2、肾上腺体质增生病因不明,表现为双侧肾上腺体积增大,可不对称,有时可见结节样改变。此病较少见。临床表现1.高血压: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和持续性高血压或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发作。2.代谢紊乱可出现高血糖、糖尿和糖耐量异常;少数患者还可能有低血钾表现。3.特殊类型的表现(1)儿童嗜铬细胞瘤:以持续性高血压多见,肿瘤多为双侧多发性,易并发高血压脑病和心血管系统损害。(2)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如膀胱嗜铬细胞瘤,常在排尿时和排尿后出现阵发性高血压,有心悸、头晕、头痛等症状。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肾上腺体质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测定(2)药物试验2.影像学检查(1)B超肿瘤检出率高。(2)CT(3)MRI(4)放射性核素I131治疗要点手术治疗:开放手术和腹腔镜下切除肿瘤或增生的肾上腺术前护理(1)药物治疗:应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有效控制血压。通过扩容使缩小的血容量得到纠正,减少因术中触摸和挤压肿瘤引起的高血压危象和心血管严重的并发症。常用药物:酚苄明。(2)扩充血容量:儿茶酚胺症患者的周围血管长期处于收缩状态,血容量低,切除肿瘤或增生腺体后可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围手术期不稳定,术中术后出现难以纠正的低血容量休克,升血压药物的应用时间将明显延长,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在使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的同时,应考虑扩容如输血、补液。(3)完善的三大指标: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心率90次/分钟,血细胞比容小于45/96。术后护理1.饮食护理肛门排气后可进流食,半流食逐步过渡到普食。2.体位与活动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患者适当翻身及活动。术后2~3日协助患者下地活动。3.严密观察血压切除肿瘤后,由于血浆儿茶酚胺相对不足,血管张力减低而容积增大,血容量相对不足,易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等休克症状。故术后应密切观测血压,脉搏和心率的变化,每15~30min测一次,出现异常及时处理。4.保持尿管通畅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充分引流尿液,保持尿路通畅,减轻膀胱张力,及时消除血块阻塞。5.常见并发症的护理(1)出血表现为腹胀,腹部叩诊呈移动性浊音;血压进行性下降,心率快,出冷汗,眼睑苍白等贫血貌,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引流管持续有新鲜血液流出,1小时内引出鲜红色血液100ml或24小时500ml。应给予静脉快速补液,输血,静脉滴注止血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2)腹胀腹膜后和腹腔手术,常引起肠麻痹产生腹胀;术后禁食,又易发生低钾引起腹胀,术后8h可协助患者翻身或半卧位,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术后2~3日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促进排气、排便,减轻腹胀。(3)肺部感染应鼓励患者咳嗽、翻身、叩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人帮助痰液排出。健康指导1.避免引起儿茶酚胺突然释放增多导致阵发性高血压发作的诱因,如突然的体位变化、取重物、咳嗽、情绪激动、按压腹部等,学会自我保护,保持情绪稳定。2.讲解皮脂腺功能不全的症状,早期发现,早期处理。3.术后少数患者血压仍高,主要是高血压继发血管病变所致。向患者讲解其原因及服用降压药物的必要性。
本文标题:儿茶酚胺增多症病人的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69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