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选修三:1.3-4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国家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管理形式(政权组织形式)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相互关系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横向纵向二者与国体之间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复合制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联邦制邦联制三、国家的结构形式根据国家权力集中程度的不同(一)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1)组成单位中央政府享有最高权力,地方要服从中央。: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2)特征:“单一”从法律体系看:一个立法机关,一部宪法从国家机构看: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司法系统从权力划分看:中央统一权力,地方权力来自中央,不能脱离中央从对外关系看:国家是一个独立主体,具有一个国籍1.单一制类型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组成单位权限范围中央政权宪法国籍代表国家地方无自治权,受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有自治权,受中央监督但不干涉法国英国一个一个一部一部统一统一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3)单一制的分类2.联邦制(复合制)(1)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即是由若干个成员单位(共和国、州、邦)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2)特点:“双重”从法律体系看:两套宪法从国家机构看:两套立法机关、政府、司法系统从权力划分看:由联邦宪法作出具体规定,保证联邦行使国家主要权力,同时又规定单位成员享有较大的自治权从对外关系看:个别允许组成成员有外交权,具有两个国籍作为联邦组成单位的各政治实体,享有比较充分的管理自身事务的权力复合制联邦制邦联制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有相对主权,中央地方不任意干涉有全部主权,是松散的国家联盟两个以上联邦和地方宪法多部不统一美国类型组成单位权限范围中央政权宪法国籍代表国家一个统一(3)复合制的分类(P13相关链接)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於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认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自2011年2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其死亡人数之多、暴力程度之严重,已引发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安理会相继召开紧急会议,敦促立即结束暴行,并逐步解决民众的合法诉求。骚乱原因:国内的高失业率和腐败,加上受到周边国家相继发生的反政府示威的影响致民众上街游行。利比亚骚乱导致危机•最大两部族反卡达菲•瓦法拉部族21日已加入反对卡达菲的阵营。阿拉伯媒体消息称,拥有50万人口的第二大部族图阿里(Tuareg)也在瓦法拉的拉拢下加入反对阵营。此外,东南部的塔布(Tabu)部族也可能加入反卡阵营,这个部族曾在1990年代中期后一直遭到卡达菲政权的歧视。•而利比亚东部阿祖维部族(Al-Zuwayya)的发言人在21日表示,将在24小时后试图切断利比亚运输石油管道,以此呼吁当局“镇压示威者”。石油安全将迫使西方大国向卡达菲政权施压。•骚乱至今,只有卡萨斯发和麦格拉这两个关键部族仍旧效忠卡达菲。卡萨斯发部落流落于利比亚昔兰尼迦地区,部族成员过贫穷落后的游牧式生活,这与卡达菲早年生活状况接近。卡达菲上台后对其相对信任。卡达菲的精英兵力、贴身卫队均由其掌握,它是卡达菲的最后依靠。利比亚骚乱实为部族内斗与宗教斗争★背景资料:利比亚有约500个部落,其中的三大部落是瓦尔法拉、阿祖维、卡达法,这三个部落的人口在总人口(642万)中约占三分之一。卡达法部落的领导人卡扎菲在过去42年里一直保持部落之间的力量均衡,并不断肃清政敌,维护铁腕政权。利比亚此次爆发的示威原本是反对卡扎菲长期执政和独裁统治,并呼吁释放被卡扎菲逮捕的政治犯的民主化示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示威演变成了部落之间的矛盾。和埃及、巴林等国的反政府示威不同,2011年2月21日,卡扎菲政府出动迫击炮、战斗机对示威群众进行了血腥镇压,进而导致这次利比亚骚乱。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一个国家民族问题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该国家的统一、安定与繁荣。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证明,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大政治优势,它使各族人民各得其所、和衷共济,向世人展示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的景象。而利比亚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则恰恰相反,与我国形成鲜明的对比。1、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经济发展状况民族构成状况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国际环境、阶级、文化等综合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民族人口、领土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课本14页)(二)民族和国家(二)民族和国家3、民族与国家结构形式的关系(1)含义:人类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民族(P11)(1)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有单一民族国家,也有多民族国家(2)民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结构形式,影响国家的统一和稳定(3)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一个国家居住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居住在不同国家。(民族一定属于某一个国家,同一民族可以属于多个国家)(2)民族与种族的关系:同一民族可以属于不同种族,同一种族可以属于不同民族民族问题的具体表现:课本11-12页1、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判断依据——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单一”还是“双重”呢?(1)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资料(2)中央与地方关系普通地方制度(省、市、县、乡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自治制度必修2P79页高度自治一国两制(三)统一的国家神圣的主权2、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3)“一国两制”对我国国家结构形式产生影响: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带有某些复合制的特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思考:实行“一国两制”会不会改变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是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全国只有一部现行宪法;只有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都是地方行政区域,其所设立的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行使其职权。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现行宪法规定:“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原因:我国一直是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尽管两千多年来几经分合,但国家的统一一直是主流。民族原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历史状况和民族关系决定了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只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而不宜采取联邦制,民族分离对社会发展是极其有害的。维护国家统一的要求:一方面:维护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终究不能得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制止“台独”势力分裂中国2004年广东高考政治卷辨析题:“一国两制”是联邦制的一种特殊形式。练一练参考答案:(1)联邦制国家是指由若干成员单位(共和国、州、邦等)组成的联盟国家.除了联邦国家宪法和中央政府外,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宪法和中央政权机构,并拥有某些外交权。(2)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全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法律制定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从对外关系上看,代表中国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国防事务外,享有行政管理权、地方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将享有更多的自治权).此外,在中央的授权下还可以在经济、文化方面处理某些涉外事物.尽管如此,“一国两制”并没有改变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单一制性质。单一制联邦制含义构成从法律体系看从国家机构组成看从国民国籍看从权力授予看从对外关系看典型国家有联邦宪法,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宪法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有联邦中央政府,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中央政权机关公民只有一种国籍联邦公民同时也是联邦成员国公民地方权力有中央授予各组成部分的权力并非由整体所授予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但有的联邦制国家允许其成员国有某些外交权中法意日英美德俄印度巴西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由若干成员单位组成的联盟国家主权国家(最基本成员,现代社会的基石)与地区的区别:基本要素:权利:义务:类型国际社会的构成国际组织(重要成员)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否拥有主权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产生、特征、分类、机构、作用2.国际组织的含义及主要特征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时间跨国性目的性组织性自主性3.国际组织的分类依据按成员的性质分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按地理范围分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按职能范围分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1.国际组织的机构全体成员大会议事和决策机构,享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审核财政预算和决算、选举执行机构成员和最高行政官员、制定和修改组织章程、接纳新成员,审议各机构的年度报告。执行机构大会休会期间,由部分成员组成执行机构履行组织的各项职能,执行决策机构的决议。(理事会)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为其他机构提供服务。(行政机构)2.国际组织的作用(1)积极作用: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局限性:国际组织内部力量对比情况错综复杂,各成员的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当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的能力就受到影响。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1.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演变过程见19页“相关链接”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理解中国的多边外交?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中国全方位地开展多边外交,参加或与之建立联系的国际组织涵盖多个层次。①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②跨区域或区域性国际组织,例如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与东南亚国家联盟、欧洲联盟、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建立联系。③非政府组织及各类国际论坛。2.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中国与欧盟中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组织概况小结1、国际组织及其分类(1)主权国家是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2)国际组织的分类:成员、地理、职能2、国际组织的机构和作用(重点)(1)国际组织的机构:全体成员大会、常务委员会(2)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3)国际组织的局限性:受大国支配3、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重点)(1)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主动参与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3)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
本文标题:选修三:1.3-4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71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