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评述
“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一、城乡关系非均衡发展论(1)强调“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观点持这种观点理论强调以城市为中心,资源要素以城市为中心进行配置,通过城市来带动农村的发展。主要理论观点包括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以及极化理论的佩鲁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缪尔达尔的“循环累计因果”理论等。这些理论共同的特点是强调城市在城乡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表现出“城市偏向”。第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1954年刘易斯在其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二元经济”概念及模型。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部门,一个是以现代化方式为特征的工业化部门,一个是以传统方式为特征的农业部门,这两个部门在劳动生产率、工资水平、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效率、收入水平等各方面存在差异。传统部门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是无限的,为现代部门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刘易斯认为,传统部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构成了二元经济的内在特征,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问题,即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具体来讲,一方面通过现代工业的发展,取得资本积累,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实现现代部门的扩张,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使城市化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张,向传统部门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传播先进技术和思想观念、分享物质设施,这将推进传统部门的改造和发展,最后经济实现由“二元”向“一元”转变。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揭示了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内在发展联系,主张“工业主导论”,并指出这种联系不是静态的相互割裂的,而是动态相联系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忽视了农业的作用,没有认识到农业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先决条件。同时他还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严重的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第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1955年佩鲁在《增长极概念的解释》一文中正式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并在1961年出版的《二十世纪的经济》一书中对增长极理论进行全面阐释。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不是同时均匀的分布在一个领域的每一个点上,经济增长在不同地区、部门或产业,按不同速度不均衡增长。一些地区。该理论的实质是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高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强化增长极的经济实力,同周围区域经济形成一个势差,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的传导力量引导整个区域发展。①按照这一理论,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依托其自身的优势,成为一个地区生产、贸易、服务、金融等中心,并吸引农村的资源向城市流动,形成极化效应,使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产生城市化趋同;同时城市发展还会形成扩散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由此可见,增长极理论更强调以城市作为发展的重点,并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发展。第三,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赫希曼认为在区域不平衡发展的过程中将产生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等两种效应。其中极化效应是指由于城市的发展,其高工资、高利润吸引农村的资本和人才,这一效应扩大了城乡差距;涓滴效应则是指城市地区的成长对农村地区产生的产品购买、投资增加、以及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移民,并由此提高农村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这一效应则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一部分产业,其他部门通过利用这些产业部门的投资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而逐步得到发展。城市和乡村作为构成区域的基本地区单元,在经济发展中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城乡由于内部结构和外部发展条件的不同,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配地位不断从农村获取要素资源,从而使的城市发展水平不断高,而乡村受到压制。第四,缪尔达尔的“循环累计因果”理论:谬尔达尔认为,市场力的作用一般倾向于增加而非减少城乡区域间的不平衡,这使得城市地区由于初始优势而超前于别的地区获得更快发展,而农业地区则由于发展基础和条件的制约发展更慢,这就是“循环累计因果原理”。城乡之间在这一原理的影响下将产生两中效应:一是回波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受到收益差异的影响由农村向城市流动,这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拉大;二是扩散效应,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源短缺等原因,使得其生产成本上升,经济增长势头减弱,这是城市初始优势开始丧失,生产规模的继续扩大将变得不经济,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将会将周边的落后地区扩散,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基于此,谬尔达尔提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实施不平衡的发展战略,对于已经积累起发展优势的地区应予以大力支持,优先发展这些地区,并通过这些地区发展带动落后地区发展。与此同时,他看到过大差距的不利影响,主张政府对落后地区发展的激励与促进。第五,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该理论有弗里德曼在其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中提出,认为一个国家由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组成。其中核心区域是一个城市或城市集群及其周边地区,是城市集聚区;边缘区域则是指相对于核心地区的落后地区。根据“中心—外围”理论,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在发展中处于不对等的关系,核心区域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是生产要素、经济权利、创新力量的的集聚区,引导整合区域的发展;边缘区则依赖于核心区并被其控制。根据该理论的解释,城市与农村关系就是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关系,城市拥有发展的优势,权力分配掌握在城市,因此能够吸进乡村的要素资源进入城市;而乡村则处于从属地位。这种“中心—外围”理论似乎过分强调了城市的核心作用,而忽视了乡村的作用。(2)强调“农村(农业)偏向”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观点持这种观点的理论强调农村(农业)在经济结构转化中的作用,认为农业是现代部门发展的基础,二元结构转化应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典型的理论观点是舒尔茨的传统农业改造论和乔根森模型。第一,舒尔茨的传统农业改造理论:舒尔茨始终强调农业和人力资本的开发在工业化中的地位。他把农业划分为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过度农业三种类型。他提出了收入流价格理论,即在传统农业里,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流价格是比较高的,投入传统社会的资本额收益率比较低。它认为要改造农业,主要从二个方面入手:一是改变技术状况,实现现代生产要素对土地和劳动的替代;二是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改变农民需求,并使之合理化。舒尔茨进而指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从而引起技术变化,推动农业发展。第二,乔根森模型:20世纪60年代后期,乔根森在对刘—费—拉模型进行重大修正的基础上,提出了乔根森模型。改模型试图在一个纯粹新古典主义框架内探讨工业部门的增长是如何依赖于农业部门的发展的②。乔根森模型所表达的思想是:第一,一国经济有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构成,但是农业部门的发展是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第二,农业剩余是工业部门产生、增长的前提条件和规模限度。没有农业剩余存在时,就没有劳动力的城乡转移;劳动剩余一旦出现就促使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工业部门就开始增长;农业剩余越大,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规模越大;伴随着工业资本的积累,工业增长也就越快。第三,农业剩余出现之前,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此时任何从农业中出去的劳动力都具有正的边际产出,在转移过程中,农业部门总产出会受到影响,工业发展会以牺牲农业产出为代价③。可见,现代部门的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剩余。二、强调“城市与农村(工农业)全面发展”的均衡发展理论观点持这种观点的理论强调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的平衡发展,反对偏向城市的不平衡发展观点。典型的理论观点是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经济论,拉格纳·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以及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第一,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经济论:1964年拉尼斯和费景汉出版了《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一书,指出了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拉尼斯-费景汉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该理论说明了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与传统农业部门发展关系,强调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中,农业剩余对工业部门扩张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该理论认为,农业剩余的增长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生产力向非农业生产力转移的先决条件。因此要使二元向一元结构转换得以实现,必须保证农业的迅速增长并使其足以满足非农劳动力对产品的需求消费,农业部门的作用并不是被动消极的。因而工农业的平衡发展是二元结构转化的关键。第二,拉格纳·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出版了《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系统地提出了贫困恶循环理论,阐述了它的平衡发展的战略,说明了贫困条件下经济停滞的原因。纳克斯认为,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些国家国内资源不足,而是因为“贫困恶性循环”起重要作用。他从资本的形成的供求两方面阐述了恶性循环过程。从供给方面看,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又造成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小;低储蓄水平决定了资本稀缺并形成不足;其结果是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难以扩大和提高,从而造成新一轮的低收入。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从需求方面看,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低,生活贫困,意味着购买力低、消费能力弱,使国内市场容量狭小,引起投资诱因不足,缺乏足够的资本形成,导致生产中使用的资本不够,结果造成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低效率又致使低产出和低收入。如此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以上两个循环形成一个死结,很难打破,从而发展中国家会处在长期的经济停滞和贫穷的困境之中。用纳克斯的话来讲就是:“一国穷是因为它穷。”为此,纳克斯提出了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在供求具有互补性和不可分性,主张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进行投资,以推进经济的全面和均衡发展。第三,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20世纪40年代初,罗森斯坦—罗丹提出了以“大推进”为核心的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主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各工业部门要同时并按同一比例进行大规模投资,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以便使整个工业按同一速度全面发展,使各行业平衡发展,以此来摆脱贫困。同时还指出,要对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通过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导机制来获得“外部经济效应”。这样,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以克服需求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全面投资可以通过分工协作,减少单个企业不必要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为提高储蓄和再投资创造条件,从资本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此外,罗森斯坦—罗丹强调工业化的首要任务是将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这其中政府应扮演提供训练的角色。三、强调“城乡(工农业)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持这种观点的反对将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割裂开来,主张城乡互为补充、协调发展。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麦基的“Desakota”理论、城乡边缘区理论以及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设计”理论。第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理论是较早的关于论述城乡一体化发展思想的西方经济学说理论。霍华德在1902年再版其著作《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时书名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田园城市理论是为了解决大城市的扩张而带来的噪音、污染等社会问题,把城市的发展从城乡协调的角度重新阐释,把城市与外围乡村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借助于城乡一体化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按照霍华德的定义,“田园城市”是指为了健康生活和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其规模不超过实际社会生活的需要,周边为农村地带所环绕。土地完全实行公共所有或委托给社区。在那里,高度繁忙和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的所有优点与农村所有德美和快乐达到完美融合,市民就生活在这样一种理想的环境中④。霍华德主张农业与工业联姻,农村与城市联姻。正如他所讲“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乡村
本文标题: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评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73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