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企业决策的成功案例Wa-Ha-Ha
企业决策的成功案例娃哈哈娃哈哈为什么说他聪明呢?最终是要解决一个基本问题:水是干什么的?水是用来喝的,不是作为保健产品的。所以正是因为这样,做水这个产品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成本。必须拥有一个很低的成本。第二,资源必须很丰富。当时,饮料市场发生变化了,象“农夫山泉”“五大连池”之类认为水是具有保健功能的。虽然水的质量都很好,但它的采集成本和运输成本太高。假设全国人民都喝“农夫山泉”,它就无法供应,因为所有的水都得到千岛湖去采集。另外,运输成本也很高。第二,就是无法解决水的量的问题。也就是说水的供应还受到局限。因为不是千岛湖的水就不能称为“农夫山泉”,水的供应就不能无限扩大,同时市场也就不能无限扩大。所以最终的赢家就是宗庆后。首先,他不跟其他人争,只认准一点:自己准备做的产品就是水,只要保证自己所生产出的“娃哈哈”矿泉水是干净、卫生、能解渴就行了。当然,其它品牌的水也可以和它竞争,在浙江“娃哈哈”的市场份额并不是最高的。但是一旦走出浙江,它的天地就无限宽广。它为了打败其它的竞争对手,唯一途径就是两个:第一,降价。第二就是销地产,在销售的地方生产,以降低成本。“娃哈哈”在湖北、广安、黑龙江、西北都开设了分厂。在这些地方,其它的品牌就无从与“娃哈哈”竞争了。全国最多的就是“娃哈哈”。这就是它成功的原因。它已经在纯净水方面形成了寡头垄断。当初搞饮料的厂家很多,但现在都死了,比如台州的“健士霸”、上海的“碧纯”、深圳的“意宝”,当初都很成功,但一个个都被淘汰了.原因就是没有遵循“低成本、大容量”的原则。同“娃哈哈”纯净水相关联的就是“娃哈哈”集团的“非常可乐”。这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按照常理,这个项目换作是在其它的任何一个企业,也许都会被“枪毙”掉。因为对手确实太强大了,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是因为可乐是一种特种产品,是讲究口味的。为什么“百事可乐”至今仍竞争不过“可口可乐”,就是因为老百姓已经很接受“可口可乐”的口味了。那么作为一家曾经是做果奶的企业,“娃哈哈”做可乐的风险就很大,但他们为什么敢做呢?这又是因为遵循了两条原则:首先,做这个新产品,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另外就是市场的划分。当时刚好有一个机遇。“可口可乐”中萃公司的人员流动,因为“可口可乐”公司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它的海外公司,雇员的级别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既不升职也不涨工资。比如当做到市场总监之后,工资就不涨了,同时地位也不升了。所以一批在中翠公司干了十年左右员工就觉得没有前途了,工作也没有积极性,又没有地方可去,他们曾经提出两次抗议。可是因为公司很清楚,这些人只有基于“可口可乐”这个载体才能发挥作用,一旦离开就成不了气候,所以公司并不会太在意他们的意见。但是这些公司的高层却没有注意到,市场是应该遵循一个规律:信息可以培养一个竞争对手。所以“可口可乐”公司的这批员工就找到宗庆后进行合作,建立股份公司,宗庆后占51%,剩下的49%就是他们的。宗庆后发现这个决策没有错,因为这些原“可口可乐”公司的员工将所有关于信息、市场的事宜都包了,而不用伤他的一点脑筋。另外因为“娃哈哈”在国内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如果再加上一个可乐产品,不是更好吗?做广告是连续的,成本如果连续计算就低了。另外他们还带来一个信息:中国“可口可乐”的市场是畸形的,产品的销售都在城市。所以在中国可分配的市场中,有一块县级以下的市场,这样就万事俱备了。果真一炮打响,走中低档市场的路线。宋庆宗遵循了这个科学原理取得成功。
本文标题:企业决策的成功案例Wa-Ha-Ha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78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