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二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考试题一、选择题(50分)中学历史教学园地1、“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三国同盟正式形成②英俄签订协约③英法签订协约④萨拉热窝事件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3、在一战期间科技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以下哪一场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俄国的夏季攻势4、巴黎和会上,美国铩羽而归的主要原因是A.威尔逊国际外交经验不足B.美国综合国力不如英法C.美国不愿意插手欧洲事务D.美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面临日本的挑战5、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该国以购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③表明英、法、美绥靖意图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6、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共同获得1926年诺贝尔和平奖,与之相关的条约是:A.国联盟约B.《拉巴洛条约》C.《洛迦诺公约》D.《非战公约》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A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生产与销售的矛盾8、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②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⑦④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个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战略进攻的是:A、苏德战场B.太平洋战场C.北非战场D.西欧战场1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A、发动阿拉曼战役B、召开德黑兰会议..C、发表《大西洋宪章》D、登陆西西里岛11、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正确的是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12、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美苏两国划分了势力范围B、苏联的参加C、反对法西斯,关注民主政治D、大国之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平衡13、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14、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15、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B.“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D.“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16、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A.军事力量的削弱B.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17、右图揭露了日本A法西斯的侵略罪行B、“大陆政策”的实质C广田内阁法西斯政权的本质D、在美国保护下军国主义的复活18、美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1941年11月29日,苏联女英雄卓娅在德军的绞刑架前,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不可能绞死所有苏联人。”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红场阅兵式,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9、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②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③美国侵略越南④两伊战争爆发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20、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了一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援助科威特B执行联合国的维和行动C与苏联争夺该地区的利益D维护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21、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防御、伊朗进攻阶段是属于第几个阶段:A一B二C三D四22、对克什米尔说法,下列正确的有:①居民大多数位穆斯林②居民大多数位印度教徒③印巴分治之前是印度的一个土邦④大多数居民不希望加入印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3、当前局部性的战争比起“冷战”时期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霸权主义横行和国际政治力量失衡B.地区性冲突由来已久C.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D.西方大国的暗中指使24、1999年,中美关系一度降至最低点,主要是由于美国:A.向台湾出售武器,干涉中国内政B.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挑衅我国主权C.轰炸南联盟,推行霸权主义D.推行“和平演变”策略,遏制社会主义25.、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二、材料解析题(50分)26、历史图片是人类历史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缩影。观察下列图片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用史实说明产生的影响。(4分)材料二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简述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材料三材料三国际联盟开幕大会洛迦诺会议签约现场《非战公约》签约仪式(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平事业”?(5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参战各方伤亡情况统计参战方伤亡人数伊拉克军队美军其他国家军队战斗伤亡非战斗伤亡死亡约2万人148人138人192人受伤约8万人458人2978人318人(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高科技战争的特点。(2分)材料三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德军参谋总长毛奇(2)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和意图。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4分)材料四《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子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3)材料四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一宣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4)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2分)2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要对全球任何角落的所有共产主义新苗头断然予以迎头痛击。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在1954—1956年间所采取的“冷战”政策要求,美国应当对几乎所有可能出现共产党挑衅的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作出军事反映。材料二“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1)“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主要是西方国家和霸权主义发动的战争以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战争。阅读上述两则材料,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简要说明这两类战争发生的共同原因。(3分)材料三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2)举例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的表现。(2分)这些“错误”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3分)(3)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但并没有演变为新的世界大战,为什么?(5分)..答案:26、(1)苏联人民誓死保卫国家,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坚强决心和高昂的斗志。1941秋到1942年初苏联人民英勇地进行了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打破了德军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4分)(2)英美及世界人民逐步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国家集合到反法西斯的大旗下,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从根本上扭转了国际力量对比的不利局面,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分)(3)图片反映了在战争的打击和人民反战情绪高涨等因素推动下,各国利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矛盾。一方面一系列国际和平会议的召开,反映了各国趋向采用和平手段解决矛盾和纠纷。这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并对一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一系列会议均被大国操纵,并不能彻底解决大国之间的矛盾,使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大打折扣。(5分)27、(1)特点: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运用;电子战、信息战;战场空间的高度立体化;规模大、节奏快;双方伤亡人数悬殊。(2分)(2)观点: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战争揭示人类的高尚品德;歌颂与美化战争,宣扬军国主义。反驳:战争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战争中;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4分)(3)内容:反对核战争。影响: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来。(2分)(4)立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2分)28、(1)二战后美国势力空前膨胀,为称霸世界,实行“冷战”政策,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在“冷战”旗号下,美苏竭力对其他国家加以控制,甚至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成为局部战争不断的原因。(3分)(2)表现:①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发动对南联盟的大规模空袭;(2003年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2分)负面影响:对联合国安理会维护和平的作用构成严重挑战,同时也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联合国宪章》的严重践踏,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3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CBDCCC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CBDDDDBD题号2122232425答案BDABB..(3)①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一方面互相争夺,危机不断,另一方面又竭力避免直接碰撞,避免了战争的发生。②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有利于抑制战争的爆发。③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④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有力的制约着战争。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潮流。(5分)..湛X中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选修3:战争与和平)班别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
本文标题:战争与和平期末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282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