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略述印度佛教史许楚群佛教在印度兴起的契机一?印度地域二?风土特色三?人种复杂性四?吠陀时代的社会五?婆罗门教六?业报轮回七?沙门思潮八?六师外道九?悉达多创教原始佛教一?佛陀的生平二?出家修行三?转法轮四?晚年的不幸五?佛入涅盘六?佛陀在世的思想七?佛在世的教义部派佛教的分裂及主要学说一?教团的成立二?比丘生活方式三?戒律体系与僧伽四?第一次结集五?第二次结集六?分裂传说七?统一国家出现八?第三次结集九?部派的发展十?三藏的成立十一?部派主要学说十二?主要部派的主张南传上座部佛教一?南传上座部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文献大乘佛教的兴起及主要早期大乘经典一?婆罗门势力二?印度教的形成三?大乘佛教的兴起四?初期的大乘经典大乘佛教的思想体系一?南印度的情势二?龙树三?空的论证法与中道四?大乘佛教的总合五?龙树的后继者六?佛典的梵语化七?有部与经量八?大乘经典的新倾向九?如来藏思想(1)十?瑜伽师与唯识思想十一?唯识说的体系化印度中期佛教及晚期佛教一?如来藏思想(2)二?中观自续派中观经量派三?有相唯识与无相唯识四?瑜伽行派与中观派五?大乘学说二派的命运密教的形成一?密教的特点二?真言乘三?金刚乘四?时轮乘五?初期的论师回教徒入侵印度与佛教的灭亡佛教在印度兴起的契机一印度地域印度的地形,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突出于印度洋的半岛,面积有四百十五万平方公里。印度北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等山脉把它与大陆的其它部分隔开,东临孟加拉国湾,西濒阿拉伯海,南以科摩林海与印度洋相对。这样的地理条件对印度独立的文化体系形成很大作用,这一文化体系表现印度的孤立性,与西洋对立的东方文化圈内,它与波斯、中国是有区别的。从印度半岛自身的构成,地理特色有三个部份:(1)印度河流域:北部、西部以克什米尔及巴基斯坦的山岭,南部包括拉贾斯坦沙漠地带。(2)恒河流域:由恒河和朱木拿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互交会而成,形成不等四边的印度斯坦平原。(3)温德亚山脉以南的地区:横断半岛中央部的温德亚山脉以南的地区,为三角形的德干高原。二风土特色印度地形从热带到温带过渡地带,一般说属于热带地域。它与亚洲大陆和印度洋的特殊关系,在一年的一半时间东北风向海洋吹,这季风相应,印度季节大体分为暑季(三月至五月),雨季(六月至九月)、凉季(十月至二月)三季节,对居民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有人认为,气季酷热,高度湿润,大气清澄干燥三种情况,给予了居民以被动的、忍从的、思索的性格。三人种的复杂性印度的民族包括扪达人、达罗毗荼人等原著民族,入侵的雅利安人和本系统的其它族人,雅利安人与原居民混血。情况极为复杂,难以想象。达罗毗荼人在上古,他们用石器及铜器、青铜器生产,主要务农,并驯养牛羊等牲畜,手工业及商业也相当发达,城市设计水平高,然而这种文化到了公元前二千纪上半叶衰落。至公元前二千纪中叶就灭亡,原因至还不能确证,但有一假说为被入侵操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所灭,雅利安人原居波兰到中亚之间广大平原,在公元前二千纪至一千纪年,一支南下印度河上游,一支向西南进入波斯,还有一支迁入亚细亚。自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印度的历史文化发生了变化,此后印度历史,开始有了文字数据,这主要靠吠陀文献。四吠陀时代的社会雅利安人早期历史和公元前二千纪中叶后,印度历史的最古资料是「吠陀」。吠陀文字属印欧语系,称吠陀梵文,吠陀原意「知识」,共有四部吠陀:「梨俱吠陀」最古,形成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至一千年,文献为对神的赞歌的合集,其中对自然现象、威力,如风、雷、雨、电等构成要素,以抽象观念等予以神格化,作为崇拜对象。诸神被配置于天、空、地三界,据称有三十三位神(或作三千三百三十九位神)。吠陀设祭坛,祭祀献牲,奉敬多神中的一神,在祈祷中期待得到现实利益。梨俱吠陀的思辨,首先赞颂宇宙由「造一切者」、「祈祷之主」、「黄金之胎」等创造的「创造赞歌」,其次是赞颂从布路沙(原人)产生万物的「原人赞歌」,最后则是赞颂宇宙的本原是「彼之唯一物」的「无非有歌」,至此而达到「极限」。「挲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大约形成在公元前一千年至六百年,所收内容包括献祭仪式颂诗、仪法、咒语等,他们所反映的时代称为发展期吠陀时代。每部吠陀经都有各种注释性的散文集,被称为「梵书」,后面部份叫《阿兰若书》《森林书》,其后,还有评注性的附加部份称为《奥义书》,含义深奥的哲理。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他们指原住民是黑色,没有鼻子,称原居民为「蔑戾车」,意指蛮人,或称「达萨」,意为敌人。早期吠陀的雅利安人没有城市,依畜牧为主,向神祷告主要是盼望神赐给牛,发起战争主要目的为夺牛。进入印度河流域后渐学农耕,手工业也发展,被征服的「达萨」成为奴隶。《梨俱吠陀》的末卷,首次提到社会地位四个等级,即婆罗门(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农民、手工业者)、首陀罗(非雅利安人的部落平民,地位低下)。进入后期吠陀,四等级的发展成为种姓制度,雅利安人东迁至恒河流域,利用铁器及耕牛务农,手工业及商业生产力提高,商人地位也提升,奴隶制度已确立,有血缘为组织的原居民部落瓦解了,以军事首领通过战争目的在掠夺,拥有很多土地及奴隶,军事领袖成为当地世袭的统治者。四种姓中婆罗门为最高,掌握神权及教育权,主持宗教祭祀,教授吠陀经典;剎帝利掌握军政权;普通的村社农民、牧民、手工业者、从事商业的广大平民阶层,成为吠舍种姓;其后从吠舍种姓中也形成具有众多土地财富的奴隶主,但吠舍絶大多数为小生产者,有些也沦为奴隶,吠舍种姓以纳税及布施等形式供养前两个种姓。首陀罗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失去村舍,不能独立从事生产,成为奴隶,不能接受教育和参加宗教祭祀仪式。五婆罗门教根据吠陀文献,早期雅利安人崇拜自然神,认为宇宙万物,一切自然现象皆受神灵支配,以为祖先神灵不灭,英雄人物死后进身为神祗,崇拜泛神论,有天神(生主,后称梵天)、雷电神(因陀罗,为战神)、司法神(婆楼那)、日神(计有苏里耶、萨毗陀罗、普善等)、火神(阿耆尼)、风神(伐由)、雨神(帕阇尼耶)、酒神(苏摩)、祖先神(阇摩)等等。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在吠陀本集后面附有《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一部分为祭祀、用具、咒语等的规定和解释,也有一部分充满哲学,探讨宇宙和人的本质,人与自然关系,提出「梵天」创造世界和人类及万有,一切社会现象。婆罗门垄断讲授、解释吠陀经典,主持祭祀,掌握天文、地理、历数,祭司为世袭。认为吠陀经典传承天意,是一切知识本源,社会法则依据,借仙人之口传到人间,约在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二世纪的《摩奴法论》,按,指梵天从火神、风神、日神挤出以〈梨俱〉、〈夜柔〉、〈沙摩〉为特征的永恒三吠陀,还说:法(按此处相当于行为规范)的根是全部吠陀。祭祀献供,祈求现世及来世利益,吠陀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王室献祭仪式,举行力钦祭,每年连续十七天,认为这种仪式可增加中年国王的力量,而且可成为有权势的大王。国王加冕时举行灌顶。举行马祭,为期三天,预备仪式则持续一年以上至二年,参加仪式有四个祭司,国王的四个妻子,四百名侍卫及大批观众,每次献祭杀大量牛羊牲畜为祭品,还须向祭司献巨额酬金。《摩奴法论》列举祭词有梵祭、祖先、天神、精灵、人祭(供养客人),天神祭是把供品投入火中,称「烧供」,传说献给太阳,可使太阳生雨,此外,还有谷祭、季末祭、冬至夏祭,苏摩祭等。在早期佛教经典《阿含经》中,可看到佛陀对婆罗门教献祭宰牲的批评。吠陀文献以神的名义对社会的种姓制度作肯定,宣称梵天(或由梵天创造原人补鲁洒)用口创造婆罗门,用手创造剎帝利,用双腿创造吠舍,用双脚创造首陀罗。婆罗门从事教授吠陀,主持祭祀,接受财物布施,剎帝利进行统治,作战和惩罚罪犯,吠舍从事畜牧业、农业、商业、放债,首陀罗从事工业及作奴隶。《摩奴法论》关于四种姓的地位和职业说法,婆罗门至上,有理智,人最优秀,世上任何东西全是婆罗门的财产,有资格享有一切。原始佛教经典《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多处提及佛与弟子反对婆罗门(梵志)种姓至上的观点,针对当时婆罗门到处宣扬自有「清净」、「第一」、「最尊」、「他人卑劣」而提出批评。在吠陀本集的附属文献中,《梵书》多说祭仪,《森林书》注重祈祷,唯《奥义书》最富有哲理,但种类多,据说有二百余种,现已汇为总集或为百零八书,或百二十书,自古认为最有价值的不过十余种,中国近年所出版的由徐梵澄译的《五十奥义书》收有五十种奥义书,其中有些古奥义书认为在佛教产生之前已经存在。我们可从一些重要篇章括出以下的宗教观点。宇宙万物有统一本质「性灵」,就是「自我」,因它清净无染,称为「梵」,是世界万有、动物、人,一切自然的社会现象为依据,本原,在时间是永恒,范围是无边际,称「大梵」,每个人都有自己本质「灵性」,也是「自我」称「小我」,每个人的「自我」与「宇宙自我」并无二致,是合一的,此即「梵我一如」,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气息」为重要,视为人的根本,「自我」的本来含义是「气息」、「呼吸」,然而表述「自我」以「生命气息」表示「性灵」、「灵魂」本质。把「宇宙自我」人格化,称「梵天」、「自在天」,说梵天造就了日月水火,世间万物及人类,甚至说众天神、鬼怪都是梵天造的,从「万事万物」,皆出乎自我。「大梵」就是因陀罗神,就是诸天,也创造「十大仙」、「众天神和天神的住处」。认为「大梵世界」至真、清净,是「永生」的所在,众生之所以不能到达这一境界,受到「虚伪迷误」,想回归「大梵世界」,就应修持「贞行」,即祭祀、玄默(禅定)、斋戒、隐居林间修行等,唱赞《奥义书》。六业报轮回业(羯磨)指人的行为,婆罗门教宣传人的善恶业为将来带来不同果报,有杀生者,死后转为下等种姓或畜牲、植物。如习吠陀、苦行、行善,死后转生为上等种姓,以至成为天神,与「大梵」合一,从「梵我一如」个人的灵魂(我、自我)与宇宙灵魂同等,自然自我清净无染。对于业与灵魂的关系没有详说,以种种理论来表显婆罗门至上的种姓等级制度作辩据,广大下层民众不为满意,到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婆罗门教面临各种新思潮挑战。七沙门思潮公元前六至五世纪,恒河流域农业、工业,商业很大发展,势力的增长,旧有的阶级制度发生变化。在佛教的原始经典(如《阿含经》)中关于当时的阶级或身份,举出六种:「王族、婆罗门、庶民、隶民、屠夫、清道夫。」并且记载,即使是出身为隶民的拥有财宝、米谷、金银的工商业主,也得到来自王族、婆罗门、庶民的敬意。相对在婆罗门种姓当中有亦医生、佣人、樵夫、商人、牧人、屠夫、猎人、商队的向导,婆罗门种姓的败落由此略见一班。这种社会环境促成了自由革新思潮产生,传统的权威衰落,社会上形成新的统治阶级领导集团。佛教文献中提到作为新统治阶级的组成包括:受过灌顶的剎帝利国王、地方豪族、将军、村长、行会首领、氏族首长。据佛教的原始经典、阿育王碑文和希腊的拉丁文献等推论,在初期佛教时代(公元前五至三世纪),与婆罗门教对立的新的精神指导者「沙门」,处有强力的地位。沙门是这个时代革新思想家的总称。他们游历各地或在森林修行,或在村落说教,作为说法的报酬,人们布施他们食物,他们依此维持(乞食)生活。他们因生活表现不同而被称游行者、遁世者,苦行者、行乞者(比丘)等,作为团体的指导也尊称为沙门。沙门是僧伽,宗教的共同体之主,教团之主。古代的婆罗门社会主张血统的纯粹,婆罗门种姓自认为诸种姓中地位最高,而沙门共同体却不问阶级和身份,都允许出家,佛教和耆那教的创始人都出身剎帝利种姓。这时代,农村社会姑且不论,在城市中,剎帝利取代婆罗门提高了地位,国王虽被认为是社会上最高统治者,但不被认为是神圣的。他们对宣说人人皆应尊奉之法的沙门,亲自拜访受教。在沙门之中,有些围绕着世界和人生的重大哲学、果报、生死轮回、精神解脱等宗教理论、思考、辩论,提出各种的宗教理论和实践方式。佛教经典把婆罗门教及以外的沙门学派,称为「外学」或「外道」。在佛教创立时有很多外道,有的佛经说有九十五种外道,有讲九十六种,甚至有四十九千邪命外道,四十九千外道出家。其中有六人的学说影响较大,在佛经称为「六师外道」。八六师外道1.富兰那?迦叶(不兰迦叶)姓迦叶,从母得名富兰那。否认因果报应论,认为是无因无缘论和无道德论。他说:「
本文标题:略述印度佛教史文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00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