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第1页共41页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一、具体的发展过程1、炫目的花与未结的果: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2、1915年9月陈独秀于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的开端,主要从两反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3、1917年初,陈独秀与杂志迁京,杂志更名为《新青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等轮流编辑。4、其中的一些文章,包括:A、胡适《文学改良诌议》,曾提出“八事”;以及1918年4月发表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B、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将“三大主义”作为征战的目标。C、钱玄同、刘半农导演的“双簧信”D、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5、文学革命过程中的一些论战:A、与鸳鸯蝴蝶派的论战B、与旧文学势力林琴南的论战C、与梅光迪、吴宓等“学衡派”的论战D、与章士钊“甲寅派”的论争。6、文学革命的实绩:A、白话文的全面推广。B、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进和文学团体的蜂起。C、文学理论建设的初步成果。D、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E、总结: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命新运动,带来了文学观念、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大革新、大解放。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1、外国文艺思潮对当时作家的影响A、意象派对胡适“文章八事”的影响B、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陈独秀发动文学革命运动的启发C、西方人道主义对周作人《人的文学》的影响D、易卜生主义对问题小说的影响。2、文学社团的蜂起A、1921年的文研会。B、1921年的创造社。第2页共41页C、1923年的新月社。D、1924年的语丝社。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1、重要的作家与理论作品A、陈独秀《文学革命论》。B、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C、钱玄同《寄陈独秀》、《寄胡适之》。D、傅斯年《文学革命申议》2、胡适的理论思考。A、进化论对他的“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的影响:文学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新陈代谢的历史,是“活文学”随时代替“死文学”的历史。B、1916年10月,《文学改良奏议》,提出从“八事”入手。C、1918年4月,《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表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改名的宗旨。D、对中国文学传统的重估,1923年创办《国学季刊》,主张对过去的文化遗产进行清理。E、1918年《易卜生主义》中,宣扬个性主义,主张写实主义。3、周作人的理论思考。A、1918年底发表的《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描写“非人的生活”,展现“理想的生活”。B、1919年初,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与贵族文学对立,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文学的精神区别,指它的普遍与否,真挚与否”。C、1920年《新文学的要求》讲稿,反省了人的文学的功利主义。1923年,评论集《自己的园地》,强调尊重创作个性、抒写表达作者各自的情思,主张“人生的艺术派”D、1921年《美文》对现代散文问题的理论确认。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1、第一个十年的三个阶段A、1917-1919五四运动爆发,是文学革命初期,很幼稚,难以摆脱旧文学。B、五四到“三一八”惨案,新文学第一代重要作家登台亮相,鲁迅、郭沫若。C、“三一八”惨案到1927年“四一二”事变,投入抗战,创作的沉寂。2、趋向A、理性精神的显现。B、感伤情调的流行。C、个性化的追求。D、多种创作方法的尝试。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1、三十年代文学思潮的显著特征第3页共41页A、文学主潮的空前政治化B、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发展C、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8、文学创作的潮流和趋势:A、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题材的开拓和表现角度的新的开掘:个人走向社会历程、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等;文学形式的变化:中长篇小说与杂文、报告文学B、对民族灵魂开掘的历史深度:艺术表现上: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描写,心理刻画艺术的特别重视C、从沸腾的历史潮流汇中所吸取的战斗激情与壮阔厚实的力的美D、作家作品中个人风格、民族风格与时代审美特征的同时出现2、无产阶级文学文学的倡导:个人的文艺早过去,代替的必定是无产阶级文艺A、1928年,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由蒋光慈、钱杏邨主持B、同年李初梨、冯乃超、彭康主持创建《文化批判》C、《创造月刊》的突变。D、1930年,“左联”的建立。3、自由主义文学的倡导:无产阶级运动已经由政治的更进而为文化的运动。A、1927年,胡适、徐志摩等到上海创办新月书店B、1928年,创办《新月》杂志:维护“独立”“健康的原则”“尊严的原则”4、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A、1929年中选办提出“三民主义文艺”,中国文艺社《文艺月刊》B、1930年,潘公展等发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1、对鲁迅的攻击A、太阳社等,清算鲁迅茅盾叶圣陶郁达夫,坚持“组织生活论”“工具论”B、鲁迅“一切的文艺固然是宣传,而一切的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文艺“不过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代人生的记录”2、对“新月派”的批判A、“新月派”以“人性论”否定阶级论,“天才论”认为文艺是极少数天才的创造B、鲁迅坚持与“左”“右”两种立场斗争的立场。3、与林语堂“性灵文学”的论争A、林语堂1932《论语》半月刊、1934《人间世》《宇宙风》,提倡性灵文学B、被视为对黑暗现实的逃避,对作家社会责任的推卸。在“风沙扑面,虎狼成群的时候”,靠着低诉和微吟,将粗犷的人心磨平”4、与“京派作家”的论辩A、30年代北方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聚集的作家群。B、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第4页共41页C、朱光潜《“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风青”》“和平静穆”的美与鲁迅热烈提倡的战斗的力的美。D、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序》,刘西渭(李健吾)《咀华集》,沈从文《沫沫集》5、“左联”的概况A、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上海成立,鲁迅做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B、《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导报》。C、“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倾向”,并且表明要“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6、左联的工作A、加紧对马克思文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B、对世界文学的引进C、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7、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把握过程:A、初期,创造社成员的独尊现实主义B、1929年,太阳社从日本引进的无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C、1932年,瞿秋白、茅盾提出“唯物主义辩证法创作方法”D、1933年,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执政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1、第三个十年的总体特征A、文学和战争与救亡发生紧密的联系B、战争局势的变化影响到文学发展的阶段性C、影响到作家的心理心态、题材风格等D、战争分割文学地区: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2、国统区文学特征:初期:1937-1938武汉失守,服从于“救亡”,A、基调表现:昂扬奋进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主题和解放战争中新人的诞生B、1938年老舍、郭沫若、冯乃超、胡风等成立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C、文体上:报告文学和通讯成了最热门的题材;诗歌向广场文艺发展D、强调调了文学的功利性宣传性,牺牲了多样化和个性化中期:武汉失守进入相持阶段,社会心理和时代气氛为之一变,开始正视现实A、基调:“热情凝固了,幻想破灭了,光明晃远了,代替了这的是新的苦闷和抑郁”B、文学的艺术表现追求其应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性C、题材上:爱国主义题材的纵深开拓与发展D、文学形式:史诗格调的追求: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与抒情诗后期:抗战后期至解放战争时期第5页共41页A、基调:时代大转折时期特有的紧张愤激,嘲讽痛苦B、题材:集中于对黑暗的诅咒和对腐朽的现实政治的否定,以及知识分子的自我内省C、在解放区文学影响下,向民族形式与大众化方向发展,加强与世界文学的联系。3、解放区文学特征:陕甘宁地区,明朗、朴素的基调A、解放区文学产生的前提:在政治翻身上的农民提出的文化翻身的历史要求B、题材主题方面:对新社会新制度的赞美及对人们斗争生活的热情描绘C、对文学民族大众化的自觉探讨D、缺陷:形成一种片面性4、沦陷区文学特征:1937年“七七”事变以北平为中心的东北沦陷区文学A、日伪的文化政策:禁绝一切“激发民族意识对立”“对时局有逆反倾向的作品”B、题材:乡土文学的倡导以及对平凡生活的重新发现与肯定C、俗文学与雅文学在对立中的接近趋向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讲话》概况A、1942年5月召开,1943年10月发表于《解放日报》B、对当时的文艺运动有现实针对性,并对革命文艺的诸多理论问题也做了系统阐述,主要考虑的是当如何领导文艺的根本性的政策问题。2、《讲话》的问题A、革命文艺“为什么人的的问题”:“为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B、“如何为群众”:作家艺术家的政治立场如何转变、思想感情如何向工农兵靠拢的问题。途径:与工农兵结合。C、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从属于政治下“政治上与真实性的统一”(实际上的割裂)D、文艺与生活:“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E、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三、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的理论批评1、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利用旧形式创造作品A、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创造新鲜活泼的为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B、1940年,在看待民族形式来源上林冰葛一虹两种片面看法2、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论争A、1942年,延安:整风初期的探讨,以及对王实味等人的政治性批判B、国统区,关于茅盾《清明前后》、夏衍《芳草天涯》3、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A、胡风强调作家“主观战斗精神“,提倡重体验的现实主义。B、批评者:认为生活应当一句政治标准化为主流直流、本质与非本质、光明和黑暗等,并要求革命作家以体现主流、本质、光明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第6页共41页第三章小说(一)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1、小说取得文学正宗地位的过程A、传统地位:边缘,被正统士大夫不耻。B、1902年,梁启超发动“小说界革命”,提高了小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C、“五四”文学革命给小说的现代化带来了契机。D、外国小说的引入,推动了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E、经济的发展、稿费制度、市民阅读群体对小说发展的作用。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1、问题小说形成的多方面原因A、思想启蒙运动造就了“思考的一代”。B、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直接刺激。2、发展过程:A、开端: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俞平伯《花匠》,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B、正式:1919年,冰心发表的《斯人独憔悴》。C、1921年文研会成立,将问题小说推上高潮。3、问题小说作家作品A、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超人》。B、王统照《微笑》、《沉思》、《湖畔儿语》、《一叶》C、张资平《冲积期化石。》D、庐隐《海滨故人》4、人生派小说作家作品A、叶圣陶:问题小说有《这也是一个人?》、《低能儿》,人生派小说以学校知识分子和城镇小市民为题材如《潘先生在难中》、《饭》、《校长》。文研会的乡土小说作家群:B、鲁迅C、王鲁彦《柚子》、《菊英的出嫁》、《野火》又名《愤怒的乡村》D、彭家煌《怂恿》、《隔壁人家》、《我们的犯罪》E、台静农:集子《地之子》,《烛焰》、《天二哥》《拜堂》《新坟》F、许钦文《故乡》集子、《鼻涕阿二》G、蹇先艾《水葬》、《在贵州道上》、《盐巴客》H、许杰《惨雾》、《赌徒吉顺》三、自叙传抒情小说1、自叙传作家作品A、郭沫若《未央》、《鼠灾》。B、倪贻德《玄武湖之秋》、《残夜》、《音乐会小曲》、《木犀》、《楼头》、《双影》。C、叶灵凤《壁画》、《女娲氏之遗孽》、《菊子夫人》D、王以仁《孤雁》第7页共41页E、庐隐《海滨故
本文标题:《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08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