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PPT135页)
香港股市的基本情況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郑亚光博士,原西南财经大学财务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指导组成员。•主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等10项,出版专著教材9部,发表论文40余篇。2003年提名四川省十佳青年教师,2004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曾任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兼职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和多家公司管理顾问、财务顾问。•熟悉现代企业制度、上市公司运作、IPO实务、并购重组、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对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有系统研究和实务经验。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价值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要素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分析企业风险管理技术原理企业内部控制操作实务提纲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价值分析•一、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以效率和公平为据•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第二阶段:1978年--2007年•第三阶段:2007年--二、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负债: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资产负债率及资产泡沫度通货膨胀率及名义利率美国经济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衰退过度负债的经济体遭受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对资产负债表的冲击——资不抵债;私人部门转向使用收入(包括企业利润)来修复资产负债表,从而抑制投资与消费意愿。美国正在经历一次典型的资产负债表衰退金融危机前,美国各部门总负债从80年代约占GDP的340%上升至2008年末的680%。金融部门因信贷金融创新加大杆杠,负债占GDP比例从160%膨胀到320%;居民部门过度负债提前消费,负债占GDP比例从50%膨胀到100%。金融危机导致居民部门在房地产和股票资产上的最大损失接近08年GDP(14.44万亿)。美国家庭原先就相当脆弱的资产负债表进一步受到破坏,穆迪预计目前约有1000万美国家庭资不抵债。美国房市泡沫破裂后住房价格显著下降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家庭净财富大幅下跌修复资产负债表需要相当长时间美国居民储蓄率从零左右大幅最高上升至5%左右;历史平均值在8-10%水平;即使考虑收入增长,要完全修复资产负债表,需要以10年计时间;修复资产负债表抑制消费与信贷需求美国将难以像之前数十年那样,为世界经济提供额外的消费拉动力金融危机后美国居民储蓄率逐步回升银行在美联储持有的超额储备水平仍在高位消费者信贷还未从危机的影响中走出来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及其后果各国政府债务/GDP的比率美国政府赤字及债务/GDP的比率财政部:巨额财政赤字09年财政赤字占GDP比例超过12%,11年超10%,12年预计仍超10%,累计已超百分百美国必须、也只能通过持续的、大规模的财政赤字来弥补私人部门投资及消费意愿的下降,一如日本当年的经历如何持续?能否生效?美联储:数量宽松型货币政策直升机货币政策: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1.9万亿扩大到4.5万亿,基础货币投放规模惊人;债务货币化:数量宽松型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可能无效,除了债务货币化效果,一如日本当年的经历如何退出?能否退出?希腊穷途末路,欧元重重危机欧盟和IMF的援助有助于短期缓解希腊债务危机然而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否可能成为即将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西班牙失业率高达20%欧元危机重重,德法勉力支撑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主权债务违约掉期(CDS)价格西班牙的失业率在欧盟内部尤其惊人欧元区成员国债/GDP比重已普遍超过《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60%上限全球货币的系统性风险、结构性通胀及政策退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不论是欧洲、日本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还是中国、印度、巴西、澳大利亚等新兴经济体,都采取了同样激进的货币与财政政策。这已经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全球货币再次面临系统性贬值风险;中印巴俄等新兴人口大国,经济崛起带来的资源增量需求长期而言将继续推动商品牛市,面临较长期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相应的,反危机政策退出将快速而强烈;新兴市场主权债券相对发达市场的风险溢价正在重估美欧日等国,因处于资产负债表衰退之中,难以再度形成资产价格上涨,消费品领域的通货膨胀则取决于资源品领域的外部传导;相应的,反危机政策退出将缓慢而温和;新兴市场主权债券相对发达市场的风险溢价正在重估-505101520251998-011998-081999-031999-102000-052000-122001-072002-022002-092003-042003-112004-062005-012005-082006-032006-102007-052007-122008-072009-022009-09-60-40-20020406080100全球M2增速高盛商品价格指数全球货币供给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阴阳的化转: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谁在阴型经济状态中?——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因资产负债表衰退将陷入长期低迷美国:低迷将持续较长时间,复苏进程较晚,复苏力度较弱欧洲:部分国家如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冰岛、希腊等国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而整体金融与创新体制僵化,复苏力度更弱日本:仍未能走出资产负债表衰退,失去的不只是十年危机后的前景:经济停滞+输入型疲弱通胀经济政策及效果:财政政策有效,需长期维持;货币政策外溢,难以退出谁在阳型经济状态中?——中印巴俄等新兴经济体依托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将自我复苏澳洲、巴西等资源核心国中国、印度等制造核心国危机后的前景:经济扩张+资产泡沫+内生型通胀经济政策及效果:财政政策外溢,将逐步减缓货币政策有效,需逐步退出IMF调高12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至2.9%阴型经济:美欧日发达国家资产负债率下降财政政策有效阳型经济:中巴等新兴国家资产负债率上升货币政策有效资产负债率及资产泡沫度过度负债,信用危机,泡沫破裂,通货紧缩,货币贬值;过度储蓄,结构失衡,泡沫上升,通货膨胀,货币升值;通货膨胀率及名义利率三、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趋势:消费升级大浪潮劳动力价格及居民收入将进入加速增长期,劳动者报酬占比上升,提升消费能力出生率下降20年后劳动力供需关系转变2006年农民工月均工资1000元,2009年1400元,民工荒报道再次大量出现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健全社保体系资产价格持续上升形成财富效应金融深化提高负债能力创造内需10121416182022241978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人口出生率实际工资指数日本出生率下降约20年后劳动力价格开始大幅上升中国出生率下降已近20年,推动劳动力价格上升51015202530354019471950195319561959196219651968197119741977198019831986198919921995199820012004050100150200250出生率制造业名义工资18-20年18-20年劳动力价格上升推动日本消费占比持续上升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趋势:消费升级大浪潮消费升级大浪潮:人均GDP增长与房地产、汽车的产/销量2003年: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第一波城市消费浪潮;2006年:人均GDP跨过2000美元,第二波城市消费浪潮;2008年:人均GDP跨过3000美元,第三波城市消费浪潮;2010年:人均GDP跨过4000美元,第四波城市消费浪潮;2013年:人均GDP跨过6000美元,第五波城市消费浪潮;……收入水平的提高使越来越多中国居民加入消费升级大军,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增长与消费升级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人均GDP(美元,左)汽车产量(万辆,右)商品房销售面积(百万平,右)第一波消费升级浪潮,一线城市第二波消费升级浪潮,二线城市第三波消费升级浪潮,三线城市第四、第五...波消费升级浪潮,四线城市、农村第四波、第五波...消费升级浪潮,四线城市、农村乡镇劳动力数量增长劳动力素质提高资本投入增长技术进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平稳增长消费升级工业化城市化总供给增长决定长期增速及趋势总需求增长决定短期增速及波动人口红利中国经济长周期繁荣延续: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人口红利和消费升级奠定中国经济10年高速平稳增长黄金时期的基础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增加负债创造内需,是续写中国经济长周期繁荣的关键基建高峰、房地产繁荣、汽车时代内需:产业升级,外需:产业转移•四、企业价值分析•1、企业价值的涵义企业价值是指整体企业持续经营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企业价值是企业的公允市场价值,而非其帐面价值、现行市场价值、清算价值。••2、企业价值的计量•理论价值模型(现金流折现模型)市场价值模型V=B+SS=NPntttrCFV11价值•3、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现金流CF---经营效率•折现率r---财务风险•时间t---制度安排•4、财务管理模式•(1)核算型财务•反映•监督•(2)管理型财务•决策•控制•(3)资本型财务•服从服务于经营•发现和创造价值第二部分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要素一、内部控制的涵义和意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解释: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1、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含义:内部控制强调全员参与,人人有责,都是内部控制的参与主体。注意:内部控制的“全员控制”与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并不矛盾,领导者与普通员工仅仅是分工不同、承担的权责大小不同,但都是内部控制的参与主体,而不是被动遵守内部控制相关规定。内部控制各参与主体的责任•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并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内部环境这一控制基础。•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在内部控制中承担重要责任。•企业所有员工:在实现内部控制中承担相应职责并发挥积极作用。•另外: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2、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含义:内部控制的覆盖范围要足够广泛,涵盖企业所有的业务和事项,包含每个层级和环节,而且还要体现多重控制目标的要求。•注意两点:•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一种防弊纠错的机制,而且还是一种经营管理方法、战略实施工具,是一种为多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全面控制。内部控制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因为:内部控制无法作用于外部环境;内部控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含义:指内部控制是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①时间顺序上看,可分为②内容上看,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制度设计制度执行监督评价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内部控制是组织运营和管理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等四个不同的阶段,并已初步呈现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演变的趋势。内部控制作为组织内部的一种制度安排,意义有以下三点:1实施内部控
本文标题: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PPT135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1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