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TC1100操作手册
TC1100操作手册§1.0前言§1.1目的保证TC1100全站仪在疏浚测量工作中的正确使用§1.2使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各测量队§1.3职责1、测量队长、技术主管对本手册在本队的正确有效运用负责。2、测量队员对本手册在本工程(工序)的正确有效运用负责。3、测量队仪器管理员(专职或兼职)对仪器的维护和保管负责。4、定位测量技术中心对仪器的维修和技术服务负责。§2.0仪器组成(略)§3.0仪器操作§3.1操作概念§3.1.1固定键盘(白色)经常可用,退出此功能即转回到原先的对话框[ON/OFF]开关[CONT]转回到最后的对话状态[F5]睡眠状态(SLEEP)用“SLEEP”模式可使电能消耗降低60%。按任意键仪器将重新启动并继续睡前最后的的对话。[CONT]确认并存下对话中输入的数据等内容,转到下一显示[ESC]终止当前的功能并返回到上级程序运行,输入或改写的内容不存储。[CODE]选择用户代码或输入标准代码(Info1~7)。码块在测量数据的连续处理过程中用以记录附加信息。在“测量与记录”状态该键被激活。[]显示屏对比度的调整;显示屏和十字丝板灯光的开/关及亮度调整。[Contrast]调整显示屏对比度,标准值50%(用上移光标)[F1DISPL]显示屏照亮开/关ON/OFF[F2RETIC]十字丝板照亮开/关ON/OFF[F6]进入编辑,再用[F2]至[F6]键进行调整加强或减弱。[]电子水准器,用数字和图象显示仪器竖轴在纵向和横向的倾斜。(如果仪器上的圆水准器在距操作者较近的一侧,则电子水准器中的小圆圈和圆水准器气泡的移动方向以及步调一致;否则相反)[aF....]重要功能0EDM测量方式[F1]标准测量(STAND.)[F4]跟踪测量(TRX.)[F5]平均测量(AVERG.)1EDM测试[F3]信号强度及测量频率[F5]停止(STOP)[F6]开/关音响信号(ON/OFF)(注:EDM—测距仪)2音响/水平角扇区—击键音量调整:[F6]选择—关掉—低声—高声—水平角扇区音响:[F6]选择—ON&OFF—设置角度值:用[F6]及数字键输入、修改角度值(注:当仪器水平转动经过此角度时发出声音。)3垂直角显示—垂直角:[F6]选择—天顶方向为0—水平方向为0—百分比表示的倾斜度4电源自动关闭方式—电源关掉:[F6]选择—超出指定时间后进入睡眠状态—超出指定时间后自动关机—保持仪器工作—分钟数:用数字键输入指定的时间值5补偿器/水平角改正(用[F6]键进行设置)—补偿器开关ON/OFF—水平角改正ON/OFF§3.1.2功能键(橙黄)这些键对应于屏幕显示最下一行的内容,用于特殊的对话框和执行功能。这些键的功能由软件确定并随对话框而变第一功能:[F1]到[F6]第二功能:[Shift+F1]到[Shift+F6]Shift+F1=帮助信息(HELP)。显示关于当前功能键的一段描述性短文。Shift+F6=结束功能(END)。中断程序的执行,并返回主菜单。(注:关于主菜单页功能键的详细说明见后面§3.2基本操作)§3.1.3控制键(绿色)在对话框中垂直移动光条或滚动条在一行内将闪烁光标定位于需写入或擦去数字和字符位置§3.1.4数字键(黄色)[0~9]输入数字或选定屏幕上相应数字的功能[.][+,-]设定小数点和数值符号[CE]擦去光标所覆盖的数字或字符,若光标在行尾而无覆盖时,则擦去光标前边的一个数字或字符。[]确认当前的数据、字符输入,或某种选择项的确定(注:总是要用[CONT]键才可使对话内输入或选定的内容存入机内)§3.2基本操作功能选择(在主菜单【MAINMENU】的最底行)[F1EXTRA]特殊功能0联机模式(GeoCOM)[F5]为YES[F3]为NO1记忆卡格式化[F5]为YES[F1]为NO[F3CAL]确定仪器误差(—显示已确定的各项误差)F1确定补偿器的双轴指标差(l,t)F2确定竖盘指标差(i)F3确定视准误差(c)F4确定竖盘指标差和视准误差(i/c)[F4CONT]系统和用户配置(—显示已选定的用户模式内容)F1系统设置0设置日期和时间(用数字键改正;用[F6]选定)—设定日期及其显示格式DMY或MDY—设定时间及其显示格式12小时或24小时1GEOCOM接口参数(只有波特率可另选,其它固定)—数据传输速度(波特率)协定:[F6]选择(300~38400共8个数)—接口协定:GEOCOM—终端(EDL):CRLF—数据位:8—结束位:1—F5缺省设定(波特率=9600)2输入单台仪器名、显示仪器类型及编号3开机首显页及CODE编码的选定—自动执行的应用:(用[F6]选定:主菜单;测量及记录)—选定编码:标准或用户定义(目前只有标准码,无其它选择可能。如记忆卡中有用户编码则自动选定,否则显示标准码)4系统保护(设密码后进入)—记忆卡格式化:不防护/防护—擦除GSI文件:不防护/防护—擦除GSI块:不防护/防护F3—重设系统密码/擦去密码([CE])F5—设省缺值(不需要密码)F6—打开列表选择F4用户模式设置(用[F6]选择;用[F5]设定缺省)—用密码保护用户模式的设定数据—用户模式(定义名称)—语言选择(两种)—测距单位(Metre,Int.ft,In.ft/in,USft,USft/in)测距小数位(0,1,2,3)—角度单位(400G,360S,360D,6400M)角度小数位(2,3,4)—温度单位(℃,℉)—气压单位(mbar,mmHg,inchHg,hPa,psi)—坐标显示(E/N或N/E)—水平刻度盘方向(顺时针+,逆时针-)—定义镜位1的正/倒镜(盘左,盘右)F6选择用户模式(1~5种)[F5DATA]数据文件选择及数据显示—显示数据载体—显示总存储容量—显示剩余空间—查找的数据块号或编码号(用[F6]及数字键输入、修改)—现行数据文件([F6]选择:点坐标值及设定值;测量值)—显示文件大小F5查找数据块ShiftF5(DEL)擦去数据文件[CONT]或[F5](SEARC)查找和显示数据F1(REP)从文件头起查找其后相同点号的标识点F2(REP)从文件尾起查找其它相同点号的标识点F3(--)向前依次显示每个数据块F4(--)往后依次显示每个数据块F5(NEWS)重新输入点号或选择数据文件(转回原对话框)ShiftF3(-∣)移到文件头,若已在文件头则无该功能显示ShiftF4(∣-)移到文件尾,若已在文件尾则无该功能显示ShiftF5(DEL)擦去目前显示的数据块[F6MEAN]测量及记录—现在输出数据的方式(用[F2]选择;记忆卡:RS232口外接)—目前的用户格式(用[F6]选择;1~5种)—现行的数据文件(用[F6]选择;点坐标及设定值;测量值)F4配置0定义测量模式下的显示格式(1~11行)第1行:点号(固定)2~11行:(各行用F1~F6设置)F1—从测站数据块中选择F2—从目标数据块中选择F3—从测量数据块中选择F4—从变量数据块中选择F5—设定缺省值,选择GSI标准显示格式:点号、标注1,棱镜高,水平角,垂直角,平距,高差,E,N,Z,空格F6—打开显示格式的总表选择1定义记录格式(1~8行)第1行:点号(固定)2~8行:(每行用[F6]选择)F5—选择GSI标准记录格式(点号,水平角,垂直角,斜距,PPM/MM,空格)F6—打开记录格式总表选择2设定GSI接口参数(每项用[F6]选择)—传播速度或称波特率(300~38400)—协定(GSI,无)—验校(无,偶,奇)—终止(CRLF,CR)—数据位(7,8)—停止位(1)F5—省略设置:波特率=2400,协定=GSI,检验=偶,终止CRLF,数据位7,停止位1[CONT]测量模式(显示已定格式,共11行,首行点号可改写)—F1测距并记录数据—F2测距—F3记录数据—F4目标点数据—点号—点号增量—棱镜高—注记1—注记2—注记3—注记4—注记5—注记6—注记7—注记8—注记9—F1选择棱镜类型(设置棱镜加常数)—F1设定缺省值(徕卡圆棱镜,加常数=0)—F2徕卡条形目标—F3用户棱镜1—F4用户棱镜2—F5用户棱镜3—ShiftF4定义三个用户棱镜名称及输入棱镜加常数—F2置入大气及几何改正(PPM)—输入大气温度—输入大气压力或海拔—显示大气PPM改正—显示几何PPM改正—显示总的PPM改正—几何改正—输入中央子午线的投影因子—输入偏移中央子午线的距离—输入相对于参考投影面的高度(一般为海拔高)—输入附加的改正因子(1)—显示总几何改正PPM(=[1]+[2]+[3])—显示海拔高度计算的PPM(2)—显示投影变形改正PPM(3)—F5几何改正PPM置为0—F6转成改写、插入式——F2折射改正—改正ON/OFF(用[F6]选定)—折射系数—定义标准折射系数([F6]选择:Method1;Method2)—F5设置缺省(选定标准值:Method1=0.13;Method2=0.07)——F3交替选择气压或海拔高——F4交替选择相对湿度或湿温——F5大气改正置为0(标准大气条件下)——F3手工输入平距F4返回“目标点数据”首页——F4交替选择点号、特殊点号——ShiftF3设置当前点号与上一个数据块的点号相同——ShiftF4改变望远镜面(盘左/盘右)—显示△HZ和△V(旋转照准部使两个值均为0后按[F5])§3.3常规测量操作1.安置仪器:对中、整平。可借助光学对中器和电子水准器2.瞄准起始目标(方向)。3.[ON]—打开开关,屏幕显示。图3.1(略)约停二秒钟,然后进入所选定的开机首显页(主菜单或测量及记录模式初页);图3.1(主菜单)4.[F6]进入测量模式,将显示下面的对话框:STATE—UP图3.3(略)Rec.device:记录方式User.templ:用户模式Meas.file:测量文件[F2]选择数据载体(RS232接口,记录卡)[F4]启动设置功能(测量显示模板、记录模板、GSI格式数据记录的接口参数)[F6]打开列表区,以备选择用户模式和数据记录文件[ESC]返回到上一级对话框5.[CONT]—进入测站数据显示,输入测站坐标等STATIONDATA图3.4(略)[F3]将所输入的测站存入已选定的文件中[F4]设置水平度盘的起始方向(需瞄准另一个已知点),置为0或其它给定的值[F5]从数据文件中搜索先前记录的测站数据[F6]转成字符写入式或数字改写、插入式[Shift+F1]—HELP帮助信息[Shift+F6]—END结束当前功能,回到主菜单,重新输入或改选的内容不存储[ESC]返回到上一级对话框6.[CONT]—进入测量状态图3.5(略)[F1]测量距离并记录[F2]测量距离[F3]数据块记录[F4]转入目标点数据[Shift+F3]设置当前点号与上一个数据块的点号相同[Shift+F4]改变望远镜面(盘左/盘右转换)(显示△HZ和△V,旋转照准部使两个值均为0后按[F5])图3.5为GSI下的标准显示格式,选择其它显示格式可在图3.3的对话框按[F4]键盘。进一步的操作:7.瞄准目标点棱镜8.开始测量用[F1]或[F2]等键进行以上4~6项的操作可参见“§3.2基本操作”中“[F6MEAS]测量及记录”的详细介绍。§4.程序应用仪器内已存有五种应用程序,可在主菜单页选定进入:图4.1(略)0——FreeStation:自由站1——Orientation:定向和高程传递2——Resection:后方交会3——Stakeout:放样4——TieDistance:联测点距离关于以上程序的应用,另有手册说明,这里不作介绍。测量模式中“DSP”的显示格式和记录格式内容说明GROUP“STAT.”测站数据块empty空行StationNo.测站点号Stat.Easting测站东坐标(Y0)Stat.Northing测站北坐标(X0)Stat.Elev测站高程Inst.Height仪器高GROUP“START.”目标数据块PointNo.目标点号Easting目标点
本文标题:TC1100操作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110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