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论纪伯伦散文诗的哲理内涵.docx
论纪伯伦散文诗的哲理内涵.摘要被称为“天才作家”和“黎巴嫩文坛骄子”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散文诗在华丽鲜艳的语言外衣和自由洒脱的形式外表风格之下隐藏着无数深刻的哲理内涵。它们或分散在字里行间的不同处,或隐藏在类似寓言故事的演绎背后。但是无论这些哲理内涵以何种方式显现,我们都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和魅力。所以本文尝试从现象与本质、斗争性与同一性、原因与结果三个哲学命题的角度来具体阐述纪伯伦散文诗中哲理内涵的存在状态及其意义。本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由三章构成。绪论部分首先从纪伯伦的生平和他的文学创作及他散文诗的哲理倾向的形成三方面简单介绍了纪伯伦的情况,其次梳理了关于纪伯伦的研究述,最后提到了本论文的创新点及撰写视角。第一章从“壳”与“核”的本质及其二元对立的实质出发概括了纪伯伦散文诗对现象与本质的哲学命题所做的具体的阐释。第二章从纪伯伦散文诗中选取五组意思相反的意象来说明诗人对斗争性与同一性这一抽象的哲理命题的形象化解释。第三章从人们不自觉的行为当中对原因与结果这一命题的利用和错误的引用将会导致的结果两个方面来总结纪伯伦散文诗对这一命题所做的解答。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指出了本文写作的意义所在。关键词:纪伯伦散文诗;哲理内涵;现象与本质;斗争性与同一性;因果关系绪论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黎巴嫩著名诗人和作家,阿拉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旅美派”的领袖,“笔会”主席,也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散文诗的奠基者之一。是20世纪与泰戈尔同样伟大的东方诗人。一、纪伯伦生平与文学创作状况纪伯伦于1883年1月6日出生在黎巴嫩一个名叫贝什里的小村庄,这里有能轻易就让人陶醉的大自然的瑰丽之景,有成林的傲然挺立的参天的雪松,有绵延起伏几千里的群峰,家乡因为无比优美的自然风景而让它在纪伯伦的心中有着崇高的位置,并没有因为贫穷和落后而显得一无是处,在纪伯伦以后的艺术创作中,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都曾专门地呈现过家乡的美景和表达出对家的无限眷恋之情。在1895年6月25日在母亲卡米拉·拉姆的带领下和哥哥两个妹妹迁至波士顿以前的所有时光,纪伯伦都是在风景如画的家乡度过的。在来到波士顿以后,在母亲勤俭持家的努力下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但仍不富裕,尽管如此,纪伯伦还是得到了学习的机会,他于1895年9月被送进附近的移民学校奎西学校学习,他最先在这里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并因为显著的绘画天赋而受到弗劳伦斯·皮尔斯的赏识,并逐渐开始涉足波士顿先锋艺术圈。在1898年9月—1902年6月期间,纪伯伦离开波士顿返回黎巴嫩学习民族语言文化知识。在1908年7月1日,他在中学女校长玛丽·哈斯凯尔的资助下,得到了于他非常难得的去法国巴黎为期两年的学习绘画的机会,师从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1910年10月学习结束重新回到波士顿后,他与玛丽同时决定放弃结为夫妻的决定,纪伯伦开始潜心写作。1911年5月,纪伯伦迁居当时美国的文化中心纽约,在那里结识了众多的文化名人,有的发展成了他文学创作的支持者,纪伯伦的文学创作也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环境和他人的支持而进入了巅峰时期。他的许多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如:1911年冬天出版的阿拉伯语中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9年3月由1913年4月创刊的纽约第一份阿拉伯语文艺期刊杂志《艺术》出版的阿拉伯语长诗《行列》;1920年出版的阿拉伯语代表作《暴风集》;1918年11月出版的《疯人》;1920年10月出版的《先行者》;1923年9月出版的《先知》;1928年5月在波士顿出版的《人子耶稣》;1931年3月出版的《大地之神》,等。纪伯伦并没有病痛和生活的原因而稍有懈怠,这种努力创作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结束前夕。纪伯伦于1931年4月10日在美国波士顿逝世。遵其遗愿其遗体安葬于故乡贝什里由此举动也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极端热爱和思念之情。尽管他短暂的生命旅途里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异地他乡度过的,而对家乡的爱并没有因为相处的时间的短暂而淡化,对它的爱反而因此更加强烈到死亡也不能把它割舍。把一生大部分的时间留给了没有归属感的异地他乡,纪伯伦在贫穷与困顿中努力前行却仍跑不赢时间,在他还没有能力改善家庭处境和帮助家人摆脱命运的束缚的时候,他的亲人在生活的劳累与艰辛中离他而去,先是妹妹,接着是哥哥,母亲。他的心灵在一次悲痛欲绝的情感洗礼中懂得了温厚而沉着地坚守住心中美好的阵地,与丑恶做斗争。只要坚定了心灵的方向,即使在生命的旅途中要不断地翻山越岭,也要始终如一地追随着它。在纪伯伦的作品里表现为对人生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人子耶稣的无限崇敬之情。如《先知》、《先行者》、《人子耶稣》。对美好的竭尽全力的追求必然让他发现丑陋塞途的现状,进而见识到被迫害者血淋淋的惨状。在作品中表现前者的有《暴风集》、《疯人》,表现后者的有《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折断的翅膀》。纪伯伦其他的作品还有他在1904—1905期间陆续发表的散文诗集《泪与笑》、1904年出版的第一部阿拉伯语文学作品《音乐短章》、1906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由格言汇编成的英语散文诗集《沙与沫》(1926)。在他去世后,由他生前的秘书整理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流浪者》和未完成之作《先知园》(1933)。纪伯伦家喻户晓的知名度和经典的作品给他戴上了金光璀璨的成功者的光环,也让成功放大了他本来的形象而让人以为他的一切都尽善尽美,而让他经历过的巨大的悲痛和生活的艰辛都成了微不足道的代价,这种看待是必然的又是最没有根据的。忽略了经历者情感上的磨难。纪伯伦终身未娶,这样一个优秀而善良的人在个人的奋斗旅途中得到众多人的青睐与帮助。他们当中的女性有玛丽·哈斯凯尔,她与纪伯伦的来往书信结集成了《蓝色火焰》,可以看做他们的情书,他们彼此的语言是温柔关切的,互通着心灵的认识和感情的变化,他们炽热地相爱过却并没有成为真正的生活伴侣,按照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归宿为标准,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遗憾!但并没有人真正把他看做纪伯伦的不幸,因为纪伯伦是成功的人,一切苦痛就都可以风轻云淡,都被认为可以承受得起。二、纪伯伦散文诗哲理倾向的形成纪伯伦从他的出身,紧接着的移民经历,和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关注民族解放的意识,以及个人独特的生命方式的选择,在艺术道路上不遗余力的追寻的体验,让他的生命观和思想认识更加自觉地具备了“平民意识”的因素。首先表现为他的作品的关注对象是在现实中被鄙视被残酷对待处境悲惨未来绝望的普通民众,他的作品反映了这些人真实的生活处境和生存状态,以及一直被无视的他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状况。“他联想到祖国挣扎于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以同情和忧患的目光注视着故土同胞的生存状态,并痛苦地思考着灾难深重的祖国以及东方世界的多重社会问题。在散文诗中,他对阶级压迫、等级制度、贫富悬殊等社会现象表示了强烈的悲愤和谴责。他看到‘为他人野心而卖命的士兵、孤独而贫困的诗人、受尽纨绔子弟屈辱的薄命女子’都在绝望的深渊中挣扎,而人们死后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作者还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条流浪犬眼中的世态炎凉:‘我待在这灰堆里,这灰堆总比人心温柔。我藏在这废墟里,这废墟总比人心温暖,我逃离了那片不讲仁义、没有公正的土地。”其次表现在他心目中的完美世间和理想的幸福处所是以普通民众的立场和意愿为出发点搭建的,不是知识分子的式清高而否定活着的意义和世俗文明的价值,也不是统治阶级的唯财富和权力为要的标尺,而是小心地呵护生命的存在,积极乐观地探索最适宜的活着的姿态。以智者的身份来提供智慧支撑。“在悲悯和控诉的同时,纪伯伦苦苦寻求着济世良方。”,并且“对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他相信人生并非虚空而是有意义的,人类走过‘铺满荆棘的道路’,穿过‘人生黑夜的阴影之后’,‘黎明终将会到来’”。以上这些生活素材造就了他的平民意识,也成了承载他思想内涵的载体。理性思考是纪伯伦散文诗内容的精髓,散文诗表面是不拘一格的形式和优美自然的语言,而内核却是由理性的反思来充实的。“理性精神是纪伯伦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一精神主要体现在他对东方民族积贫积弱的根源的探究上。他从历史文化的高度对东方痼疾进行了真挚坦率而又精辟入里的剖析批判和痛苦反思。他认为,东方民族性格中缺少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观念和以科学为主导的理性精神,造成了东方民族落后和愚昧的现实。”具体表现有首先东方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传统的形成中缺乏理性精神的参与,致使它自始至终地冠冕堂皇地制造着错误。因而让人性屡遭凌辱。如纪伯伦的中篇小说《折断的翅膀》中“在宗教势力、传统观念和虚伪法律迫害下屡遭不幸的黎巴嫩女子塞勒玛就是受尽凌辱的东方民族的象征”。其次东方民族的习惯的思维方式中缺少理性的成分,“他们满足于消极、懒散、软弱和愚昧的思维方式,”凡事都顺其自然把一切交给了不负责任的过去和别人的掌控里。总是顺水推舟,对机遇都置之不理,培养成无比强韧的忍耐力,可以把“灾难和痛苦看成陪伴着高尚灵魂的良好习惯”,这样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肤浅草率的。无法深入和彻底地清除问题的困扰,被屡屡广泛使用的暂时起效的麻醉剂却是以普通大众的生命牺牲和情感付出为代价的。“个体精神生命却成为献在宗教势力和道德祭坛上的牺牲。生命的主体性感受和其精神需求——自由、自尊、幸福是世俗观念根本不予考虑的内容。”最后,没有理性精神的支撑,他们对于未来的规划和认识上也只能“依葫芦画瓢”,这又给了悲剧重演和愚昧延续的机遇,“父母、兄姐都按一个既定模式来设计‘我’的未来,所以,‘我’来到疯人院,在这里至少‘我能成为我自己’”。此外,纪伯伦的理性精神还体现在对人类的各种感性体验的理性对待和对生活现象的本质剖析上。如对爱与美、生与死、罪与罚等生命话题的解读。又如“‘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真正公平的人是对你的罪过感到应当分担的人’这些充满博爱和宽容精神的理性呼唤,不仅在民族复仇主义喧嚣的当时,在局部冲突不断的今天,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纪伯伦拥有多元的宗教与哲学观的背景。综上所述,具体来说是纪伯伦思想中的平民意识、理性精神与多元宗教与哲学观背景共同促成了他散文诗中独特的哲理倾向,正如“以抒情诗的形式表达哲理性内涵,是纪伯伦散文诗的重要美学特征。”,而从更彻底的立场和姿态上去看待,则“这种哲理化倾向源自于他对祖国、民族以及全人类的使命感和忧患感,他自称‘将自己的影响送到人们心灵中去的使命的人’。他要揭示世人的灵魂,开启他们的心锁。”三、纪伯伦研究综述纪伯伦作为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他的独具魅力的散文诗得到了广泛流传,而对其文学创作的研究却并没有呈现出应有的繁荣局面,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一部分研究出自东方文学文化史、阿拉伯文学史或阿拉伯哲学史著作的概括性介绍,如季羡林主编的《东方文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王向远的《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论述》(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孟昭毅的《丝路驿花—阿拉伯波斯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葛铁鹰的《天方书话—纵谈阿拉伯文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等。其次是专著性研究有:伊宏的《东方冲击波—纪伯伦评传》。博士学位论文有:2006年马征的《西方语境中的纪伯伦文学创作研究》,该论文摆脱之前研究所持有的或默认的以东方的身份定位来看待纪伯伦和他的文学创作的视角,以纪伯伦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主题的转换为依据,在西方语境中重新解读纪伯伦的文学创作。2011年朱鸣华的《爱者无疆—纪伯伦文学创作浅析》,以纪伯伦“爱、美与生命”的价值观为引导,从作品中梳理出他对它们所做的具体的阐述。硕士学位论文有:2012年张琬的《纪伯伦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研究》以文本细读的方法探索纪伯伦作品中对女性人物的描写和表达出的关于女性问题的看法来总结纪伯伦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2012年马亭的《纪伯伦对尼采的接受和疏离》分别以纪伯伦对尼采的接受和疏离为中心,找出纪伯伦在思想上和文学创作上与两者相对应的表现。2014年张坦的《纪伯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从纪伯伦的三部小说《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折断的翅膀》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为依据以以小见大的
本文标题:论纪伯伦散文诗的哲理内涵.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13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