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资料之一法律法规和标准
一、法律法规和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资料之一编制:王青义目录一.依据二.标准、考评A级要素排序表三.省定危化企业安标A级权重系数表四.安标要素详解否决项和考评内容五.考评要点六.文件与表单七.注意事项八.相关知识一.依据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2.《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安监总管三〔2011〕93号4.浙江省《评审标准》第十二条A级要素评审要求和标准(试行)二.标准、考评A级要素排序表序号AQ/T9006—2010A级AQ3013-2008A级考评A级1目标负责人与职责法律法规和标准2组织机构和职责风险管理机构和职责3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风险管理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培训教育管理制度5教育培训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培训教育6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生产设施及工艺7作业安全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作业安全8隐患排查和治理职业危害职业健康9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与应急危险化学品管理10职业健康检查与自评事故与应急11应急救援检查与自评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本地区的要求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三.省定危化企业安标A级权重系数表序号A级分值权重系数1法律法规和标准1000.052机构和职责1000.063风险管理1000.124管理制度1000.055培训教育1000.106生产设施及工艺1000.207作业安全1000.158职业健康1000.059危险化学品管理1000.0510事故与应急1000.0611检查与自评1000.0612本地区的要求1000.05合计12001.00四.安标要素详解否决项考评内容标准----评分方法企业达标-----扣分1法律、法规和标准---否决项(100分)*0.051.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50分)未明确专门部门定期识别和获取,扣50分(B级要素否决项)。1.2法律、法规和标准符合性评价(50分)未进行符合性评价,扣50分(B级要素否决项)。1.1.1.标准----评分方法1.1.1.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定期更新。查文件:1.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制度;2.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3.定期更新记录。1.1.1.企业达标与扣分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管理制度;2.明确责任部门、获取渠道、方式;3.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4.形成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并定期更新。未明确专门部门定期识别和获取,扣50分(B级要素否决项)。1.识别和获取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一项不符合扣1分;2.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未识别到条款,一项扣1分;3.未形成清单或文本数据库,扣5分;4.未及时更新清单或文本数据库,扣5分。1.1.2.标准----评分方法1.1.2.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查文件:1.文件发放记录;2.培训记录、告知书、宣传材料。询问:相关方是否接收到企业传达的相关信息。1.1.2.企业达标与扣分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未及时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向相关方进行传达,一项不符合扣1分。1.2标准----评分方法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查文件:1.符合性评价报告、记录;2.不符合项整改记录。1.2企业达标与扣分1.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2.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3.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未进行符合性评价,扣50分(B级要素否决项)。1.未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扣5分;2.未对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进行评价,一项扣2分;3.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未进行原因分析的,一项扣2分;未制定整改计划或整改措施,或整改措施不落实,一项扣2分。五.法律、法规和标准要点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管理制度;2.明确责任部门、获取渠道、方式;3.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4.形成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并定期更新。5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6.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7.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8.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六.法律、法规和标准文件与表单1.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制度。2.告知书、宣传材料。3.相关方是否接收到企业传达的相关信息。4.符合性评价报告。1.文件发放记录。2.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3.定期更新记录。4.相关方培训记录。5.符合性评价记录。6.不符合项整改记录。七.法律、法规和标准注意事项1.法律、法规识别不充分,如2009年6月发布实施的8项AQ的安全规程等,同时对识别出的法律、法规未传达到相关方(只传达到了森美公司)。如安监总局2009年发布的盲板抽堵的AQ标准和2009年发布的GB18218标准未及时进行收集和更新。2.法律、法规更新不及时,如GB18218已有2009年(12月1日实施)版,现企业仍为2000版。3.对识别的法律法规未及时传达到相关方。或无法提供传达给相关方的文件、记录。4.符合性评价报告内容欠缺。5.记录欠缺。八.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关知识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规是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三个层次: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制订:下位法服从上位法执行: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法律位阶从高到低依次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修改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修改,如刑法。其他法律(或称:一般法律或普通法律,是指“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并修改。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并修改。地方性法规由各省、直辖市以及省政府所在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并修改。自治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并修改。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总局、局、办、署经国务院批准制定的一种在本部门管辖范围内有效的低层次法律,与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冲突解决由于存在普遍性和局部性的问题,在法律的适用上,如果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有冲突,虽然从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的原则出发,应当优先适用地方法规,但是司法实践中需要提请国务院裁定适用问题。部门规章之间的冲突也需要国务院裁定解决。安全生产主要法律法规一、《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二、《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国际劳工组织)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五、《职业病防治法》六、《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七、《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八.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关知识标准: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分四级: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3、地方标准4、企业标准《安全生产法》的基本框架安全生产法第一章总则1~15条(国家政策)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53~67条(国家职责)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69~76条第六章法律责任77~95条(违法及其罚则)第七章附则96,97条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44~52条(职工权益与工会作用)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保障16~43条(企业责任)《安全生产法》中涉及的主要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其它生产经营活动1.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主要负责人3.从业人员监督管理活动1.各级人民政府2.安全生产监管部门3.安监人员4.审查部门及人员5.验收部门及人员中介组织服务活动1.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机构2.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人员3.设计单位及设计人4.审查部门及人员5.验收部门及人员其它工会公民社区舆论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法—三大目标:--第1条四种监督方式:--政府、监管、公众、社区从业人员八项权利三项义务—第三章主要负责人六项安全生产责任—17条生产经营单位十三项保障措施—16—43条三十八种违法行为小结一.依据二.标准、考评A级要素排序表三.省定危化企业安标A级权重系数表四.安标要素详解否决项和考评内容五.考评要点六.文件与表单七.注意事项八.相关知识谢谢
本文标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资料之一法律法规和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147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