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第1课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第五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批准时间:1987.12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一、远眺长城——雄伟壮观、气势磅礴●观察秦汉明三个时期的长城图,判断各图对应的朝代,并说明理由?秦延伸,汉西进,明后退,秦与明,不同位朝代修建背景长城起讫地点意义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秦汉明匈奴崛起,进入河套。抵御匈奴明初和明中后期退居漠北的蒙古贵族的威胁,明后期女真人的威胁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5000多公里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6000多公里东至大海、西至盐泽。全长一万多公里位置向东向南倒退;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备最完备的长城。体现了统一的中原王朝的威力匈奴强大;威胁中原;汉武帝时汉国力强盛,反击匈奴,重修长城。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完成表格,然后结合三朝长城地图,谈谈你对长城的“长”的理解。一、远眺长城——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二、近观长城——防御完备、风格独特城墙慕田峪长城敌台嘉峪关关城玉门关汉代烽燧长城是由城墙、关城、烽燧、城障和军用道路等共同组成。以烽燧为报警系统,城墙为前沿阵地,敌台为前沿战斗据点,关城为区域防线的支撑点,后方城障为纵深防线,并以军用道路互相联系沟通,具有强大的防御能力。(一)近观长城之一——防御完备性质: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特点:体系完备,防御严密,结构复杂二、近观长城之二——风格独特图1(建筑材料:流沙、碎石、芦苇、红柳)图2(建筑材料:天然石块)图3(黄河与长城“握手”)图4(山海关长城)●根据图片,结合教材说说长城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由此说明在建筑上遵循了什么原则?对此,谈谈你的感想。原则: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山地高原沙漠风格: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和当地自然环境和谐一致。二、近观长城之二----风格独特●结合以上所学内容,归纳长城的建筑风格居庸关长城云台石刻山西雁门关长城城楼三、细看长城——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你能说出1-2个与长城有关的诗词、成语、民间故事吗?装饰雕刻艺术:雕饰精美、精雕细刻、刀法娴熟美观1、建筑艺术:2、装饰雕刻艺术:3、文学艺术:三、细看长城——艺术与文化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雕饰精美、精雕细刻、刀法娴熟美观民间传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等四、透视长城----历史丰碑和历史意蕴透视一长城是一座巍峨的丰碑透视二长城蕴含着民族精神●从长城的角度看,图2的长城与图1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从变化中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长城是中国从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时代变迁的见证。透视一长城是一座巍峨的丰碑图1秦朝疆域图2材料一:秦朝“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长城庇护下的丝绸之路透视一长城是一座巍峨的丰碑防御作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袭,保护中原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中外关系: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结合材料信息,谈谈你对孙中山这句话的理解?边疆开发:在长城沿线移民实边、垦荒屯田,有力推动了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自然也就成为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蒙古人与中原地区的互市图材料二:汉武帝“设屯戎以守之”,使边境安宁。透视一长城是一座巍峨的丰碑长城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体现在:(1)勇于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力与凝聚力。汉代经营西域,汉唐开凿丝绸之路,贯通中西;以及历代在长城沿线的边贸和平交往,表达与谱写了中华民族主动贯通中西交往的博大胸襟,并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碰撞中融汇一体的友好篇章。(2)在如此险峻地段,依靠简陋的手工劳动工具,用血肉之躯建筑起工程精巧、气势磅礴而震撼世界的地上长龙,显示出中华民族坚忍刚毅和勤劳智慧的精神。(3)因长城而衍生的文化篇章灿烂夺目,异彩纷呈。巨型书画石刻、石窟、墓砖壁画、诗赋、歌曲、乐舞世代传颂,无不与长城的精神有关。显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风彩与豪情壮志。透视二长城蕴含着民族精神一、长城是中国从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时代变迁的见证二、长城的修筑有效保护内地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三、长城是农牧区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历代统治者对沿线的开发,有力地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四、长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勤奋智慧、坚忍刚毅、开放交流、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力与凝聚力的民族精神)并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小结:透视长城----历史丰碑和历史意蕴材料一:目前长城的基本状况是:只有1/3修复和保护基本完好,另有1/3残破不全,1/3不复存在。可以说,我国目前已经没有万里长城了。材料二:紫荆关长城修缮了20多米,但采用的却是新砖加混凝土,而相隔不远处,真正的长城砖却被用来筑院墙、猪圈。高粱地边需要巩固水土,防止肥料流失,长城边的百姓“因地制宜”,搬来长城砖筑墙。材料三:与长城的雄伟和游客的纷至沓来相呼应的是遍布于长城墙面上游客留下的印痕。在墙面的每块砖上,只要人能触及的地方,都布满了游客用各种工具刻画的痕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谈谈应如何保护长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五、反思长城----文化遗产的破坏与保护原因:①自然因素的破坏②历史的原因—战争的破坏;③重视程度不够④对长城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游客的素质;加强对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建;在发展旅游业时注意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知识结构一、远眺长城——纵横十万里二、近观长城——结构与功能三、细看长城——艺术与文化四、透视长城——丰碑与意蕴五、反思长城——破坏与保护第1课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2016年10月浙江选考)33.(10分)【加试题】古语云:温故知新。重温历史,汲取智慧和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将战国时代北边诸国的长城整合为“万里长城”。蜿蜒如带的长城横亘在今天的北中国地区,长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间,“畜牧畋渔以食”。西汉之时,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史谓“凿空”。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00年,历20余年,沿河西走廊,曾多次大修长城。有意味的是,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据《说中国》、《历史》选修教材等整理(1)阅读材料一,按照“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思路,分析并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6分)预期目的: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南下侵扰。实际结果:保护了内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沿着长城西进的轨迹,形成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材料一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将战国时代北边诸国的长城整合为“万里长城”。蜿蜒如带的长城横亘在今天的北中国地区,长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间,“畜牧畋渔以食”。西汉之时,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史谓“凿空”。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00年,历20余年,沿河西走廊,曾多次大修长城。有意味的是,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据《说中国》、《历史》选修教材等整理材料二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长城的线路,几乎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②长城的兴与修,取决于实际的社会政治状况。——摘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等(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以唐朝为例,从内政外交两个层面分析指出唐太宗对修复长城建议“一笑置之”的理由。(4分)侧重解读①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长城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侧重解读②内政:贞观之治,民族团结政策。外交:积极友好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材料一: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延续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施,是融军事工程、艺术与大自然于一体的建筑奇观,是真正的“大地艺术”。长城的修建为中原地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以长城防线为基础的互市贸易,成为推进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长城保护了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交往,农牧民族在长期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融合,最终使辽阔北疆成为祖国牢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根据材料一,说明长城的功能。为什么说长城是“大地艺术”?请举例说明。功能:是军事设施,具有御边功能;保证中原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交往,有利于民族融合。(2分,任答两点即可给分)举例:木结构式样的敌楼、箭楼雕梁画栋甚是美观,体现了高超的建筑与装饰艺术水平。(1分)(1)修筑目的:历代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保护农耕民族的农业生产。(1分)修筑原则:长城的建筑方法,因各地的地形、地势和自然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都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进行修建。(2分)建筑风格:长城的建筑风格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2分)(2)功能:是军事设施,具有御边功能;保证中原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交往,有利于民族融合。(2分,任答两点即可给分)举例:木结构式样的敌楼、箭楼雕梁画栋甚是美观,体现了高超的建筑与装饰艺术水平。(1分)
本文标题: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14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