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精华-2019-2020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要点
八年级生物(下)北师大版第1页共11页八年级生物(下)复习提纲第7单元生命的演化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一、生命起源的过程1.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2.原始大气的成分:如水蒸气、氢气、甲烷、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游离的氧。3.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热能和宇宙射线的激发)。二、米勒实验示意图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二、马的进化1.年代:5000万年前→4000万年前→2000万年前→现今(现代马)。2.体型:似狐狸→似羊……→现代马。3.四肢:短小→稍长→较长……→现状。4.足趾:4趾→3趾→中趾较其余趾发达→中趾着地,侧趾退化。5.生活环境:树丛→灌木林……→干旱草原。三、鸟类化石1.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2.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长并长有尾椎骨。四、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历史表1.地质年代主要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一代又分为多个纪。2.寒武纪:三叶虫时代,寒武纪出现的海口虫——脊椎动物的祖先;中生代:恐龙时代。3.在地质年代早期只有最简单的生物,越是地质年代晚期,生物种类越多和现存生物也较接近;这说明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漫长历史的产物,生物经历了由漫长的演变过程。五、生物进化历程1.植物进化系统树: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2.动物进化系统树: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六、生物进化趋势: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七、达尔文—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1.主要内容:⑴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⑵遗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⑶生存斗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⑷适者生存:后代中不同的变异类型,争夺生存条件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2.概念: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3.过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5.人工选择:按照人们的喜爱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毛质好的绵羊等。八年级生物(下)北师大版第2页共11页解释自然选择例子:⑴在未污染区,树干是灰色的,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灰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黑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⑵在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黑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灰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①直接原因:被捕食的数量。②间接原因:是否具有保护色(记忆:在**区,树干是黑色的,与甲虫的颜色相近)。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一、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有相似的特征: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也有不同之处,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二、森林古猿进化成古人类的原因1.森林大量消失是森林古猿进化成古人类的外因。2.森林古猿身体的变化是进化成古人类的内因。三、人类的进化历程(人类进化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等阶段)重要变化:脑容量显著增大;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语言发展、制造工具。注:直立人有:元谋人、和县直立人、蓝田直立人、北京猿人;智人有:金牛山人、丁村人(早期)、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晚期)。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的比较比较项目生活时间脑容量制造、利用工具意义南方古猿距今400万年~100万年前450~530mL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已发现的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能人距今200万年前700mL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距今180万年~20万年前1000mL以上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会用火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距今20万年~1万年前平均为1360mL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四、根据肤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分为4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黄)、高加索人(白)、尼格罗人(黑)和澳大利亚人(棕)。不同种族体质特征的比较体质特征高加索人蒙古利亚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皮肤颜色白色浅黄色黑色黄褐或黑棕色虹膜颜色褐、灰或蓝色黑棕色黑棕色黑棕色头发的形状和颜色毛发柔软,少而弯曲,呈黄白、黑褐或红色毛发直而硬,呈黑色或棕色毛发卷曲,呈黑色或黑褐色毛发波形或卷曲,呈黑色面部特征鼻梁高、眼窝深、嘴唇薄鼻梁低、眼窝浅、唇适中鼻低平、眼窝浅、嘴唇厚鼻短而宽、眼窝深、唇较厚八年级生物(下)北师大版第3页共11页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第1节生物的分类一、生物分类: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其分门别类。二、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其进行分类1.分类的依据: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2.分类的等级: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间的亲缘和进化关系,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7个分类等级,其中分类单位最大的是“界”,最小的是“种”,最常用的分类单位是“科”。动物界中有若干个门,每个门的所有动物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在一个门里,可能有成百上千种生物,但是在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一种生物便是一个物种)。因此,“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把各类分类等级按其高低和从属关系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规律总结:①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反之,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②分类单位越小,类群就越小,所含物种越小;反之,分类单位越大,类群就越大,所含物种就越丰富,种类就越多。③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若同属于一个较小的分类单位,则一定同属于一个较大的分类单位;反之,则不一定同属于一个较小的分类单位。)三、依据生物的特征来编制生物检索表四、双名法统一了生物的命名法: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双名法:属名+种名。五、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五大类群20世纪以来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很多生物学家认可将生物分为五大类群(见下表)生物分界主要生物类群结构特点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细菌等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原生生物界藻类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等少数是单细胞生物,多数是多细胞生物,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植物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真菌界单细胞的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等动物界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第2节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一、原生动物是能摄取食物的原生生物1.基本特征:原生动物是结构较简单的一类原生生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这个细胞能从周围环境中摄取食物,能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2.分布环境:原生动物分布很广,一般生活在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少数种类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3.对环境的意义:有的有净化污水的作用,但也会因繁殖过多而污染水环境。4.与人类的关系: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的一些原生动物是病原体,如疟原虫能使人得疟疾,阿米巴变形虫能使人患痢疾等。二、藻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生生物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还为水生动物提供氧气,也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2.藻类的经济意义:⑴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⑵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⑶可作为水域是否被污染的指示植物(赤潮现象)。第3节植物的主要类群一、苔藓植物个体矮小,密集生长于潮湿环境八年级生物(下)北师大版第4页共11页1.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2.特征: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只起着固定植物体的作用;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并且植株很矮小。3.生活环境:阴湿的地面或背阴的墙壁上。4.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人类的意义:⑴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⑵涵蓄水分,保持水土。⑶植物界的拓荒者。⑷植食动物的食物。二、蕨类植物出现输导组织,适应陆地生活1.蕨类植物的特征: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其内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受精过程仍离不开水,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遇到适宜的环境就能萌发和生长,发育成叶状体。2.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⑴可供食用。⑵可供药用(贯众)。⑶作为饲料和绿肥(满江红)。⑷可供观赏(肾蕨)。⑸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孢子植物有:藻类植物(最低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高等)、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植物主要类群的比较三、种子植物主要以种子繁殖1.种子植物概述: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⑴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①体内有维管组织,即韧皮部和木质部。②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⑵种子植物的分类: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①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②被子植物:种子外层有果皮包被。2.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陆地,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国家,被誉为“裸子植物故乡”,其中的银杉、水杉、银杏有“活化石”之称。被子植物是构成我国北方森林的主要树种,松、柏是常见的绿化树种,并且可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木材等。植物类群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种类代表植物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衣藻、石莼、马尾藻、裙带菜、紫菜等苔藓植物阴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叶,无真正的根,茎叶中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2万种,我国有2800种地钱、葫芦藓、墙藓等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溪沟、田野的阴湿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较高大,叶片背面有产生孢子的孢子囊12000种,我国现有2600种满江红、芒萁、卷柏、肾蕨、贯众等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温带地区及热带、亚热带海拔较高的山区或陆地环境中具有根、茎、叶、花、种子,种子裸露800多种,我国有250多种松、杉、柏类,苏铁、银杏等被子植物分布广泛,完全适应陆地环境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且种子外面有果皮的包被。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25万种,我国有3万多种小麦、玉米、苹果、白菜、牡丹、柳树等八年级生物(下)北师大版第5页共11页3.被子植物:⑴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形成的种子外层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是植物界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适应环境能力最强的植物类群,约有25万种,我国有3万多种。⑵分类:被子植物即绿色开花植物,可分为单子叶
本文标题:精华-2019-2020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1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