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8年生物会考重点内容及典型习题
12018年生物会考重点内容及典型习题七上生物知识:一、生物和生物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例:在绿草地上生活的蝗虫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野兔依赖牧草生存,但它们的活动也改变着草场,野兔的爆炸性繁殖曾一度使澳洲的大草原沦为荒漠,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光照对鼠妇的影响;朵朵葵花向太阳。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松土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影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空间、土壤等。(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之间的常见关系:捕食、合作、竞争、寄生、共生等。1、生物圈: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范围: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表面。2、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举例:一片树、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生产者植物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2)★组成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例:菟丝子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消费者;人是消费者;蘑菇是分解者;蚯蚓是分解者屎壳郎是分解者。3、食物链和食物网:★(1)组成:生产者、消费者(不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它们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也就是捕食关系。(2)规律: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在食物链中生物数量最多的是植物)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3)写法: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的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例: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4)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5)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得许多生物,越高级的生物体内毒素积累越多。(6)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动物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细胞结构知识:2玉米种子花药花丝花柱柱头子房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三、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梳理)1.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根毛的意义:扩大吸水面积,提高吸水效率。2.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3、根、茎、叶中都有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贯穿于整个植物体。4、种子的结构及种子的萌发知识:5、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6、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胚是活的,完整的,成熟的。种子已经渡过休眠期的。7、花的结构及开花结果知识: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从花到果要经历开花、传粉、受精和结果四个过程。8、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光合作用:3(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捕获太阳光,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光能(2)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叶绿体呼吸作用:1.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2.反应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注: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七下生物知识: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知识:1、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有各种消化液,消化液的含量最多。(唾液淀粉酶)(胰液、肠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胃液、胰液、肠液)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胆汁)(胰液、肠液)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二、人体的呼吸知识:1、呼吸系统1)、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2)、肺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功能:气体交换2、气体交换二氧化碳(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肺泡氧气氧气(2)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三、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二氧化碳1、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成分:水、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4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2)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3)除小肠以外,血液流经身体其它部位,养料都会减少;除肾以外,血液流经身体其它部位,废物都会增多;除肺以外,血液流经身体其它部位,氧气都会减少。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分(根据含氧量的多少:)①动脉血:含氧高,颜色鲜红的血。②静脉血:含氧低,颜色暗红的血.。四、人体废物的排出知识:1、尿的形成与排出1)排泄的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水、二氧化碳。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3)肾单位肾小囊肾小管(1)肾小球滤过: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形成原尿(2)肾小管重吸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送回血液。若尿液中有葡糖糖,则肾小管或胰岛可能病变;若尿液中有蛋白质或血细胞,则肾小球可能有炎症。五、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物像形成在视网膜,视觉形成在视觉中枢。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2、耳的结构和功能:(1)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听觉形成在听觉中枢。3、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大脑:控制记忆、思维、感觉等脑小脑:控制身体协调性脑干:控制循环和呼吸细胞体神经元突起树突:数条,短而呈树枝状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神经元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冲动。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指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1)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2)结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激素调节: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激素:5名称腺体作用过少过多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和发育侏儒症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生长发育(幼儿脑的发育)呆小症甲状腺亢进(甲亢)胰岛素胰岛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糖尿病低血糖症肾上腺激素肾上腺提高兴奋性不写不写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八上生物知识: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2、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配合。3、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先天性行为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学习和生活经验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4、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①维持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6、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八下生物知识: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3.嫁接成活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61.青蛙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四、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提供一定营养和水分,卵黄——营养的主要提供部分。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2、生物遗传下来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2、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中,DNA是遗传物质。因此,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3、.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三、生物的变异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四、传染病及其预防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感染病的人或动物)、切断传播途径(空气、饮食、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二免疫与计划免疫1.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7ABCDE1、(8分)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个鸡蛋、一杯鲜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水、无机盐、维生素。(2)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口腔。若物质a是淀粉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的产物那么物质a是葡萄糖。(3)右图中,气体b是氧气,它在人体血液中主要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4)右图中,气体c是由图中的组织细胞产生的,当血液中的气体c含量增多时,我们的呼吸会加深加快,对此起调节作用的神经中枢在脑干。(5)如某人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红细胞,可能是图中A(填图中字母)2、(6分)大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器官。(2)“生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街上有人卖,园里不种它。”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关于豆芽的谜语,那么你知道吗?我们所吃的豆芽菜其主要部分是由图A中的[①]_胚轴_发育而来的;在由大豆发成豆芽的过程中,其有机物的变化曲线与右图中的Y相似。(3)E是由D中的子房发育而来,在其发育成E之前必须经过
本文标题:2018年生物会考重点内容及典型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321670 .html